打靶期村

打靶期村

打靶期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箇舊市卡房鎮,地處卡房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卡房鎮的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箇舊市區52公里。東鄰蒙自縣,南鄰黃草壩村,西鄰斗姆閣村,北鄰龍頭寨村。轄龍古克、木瓜沖等1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45.12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氣溫17.55℃,年降水量164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菸、旱稻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村莊一角村莊一角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36畝(其中:水田60畝,旱地4076畝),人均耕地2畝,主要種植玉米旱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45081.6畝,荒山、荒地19854.9畝。

基礎設施

打靶期村耕地打靶期村耕地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擁有電視機農戶380戶占農戶總數的80.5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8戶(分別占總數的76.27%和75.85%)。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卡房鎮的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4戶;有1戶裝有太陽能,建有小水窖345口;完成“一池三改”的54戶。全部自然村已通電、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全部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進村道路進村道路

據有關資料顯示,打靶期村有農戶472戶,共有鄉村人口1996人,其中男性1182人,女性814人。其中農業人口1996人,勞動力1520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多民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429人,苗族567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340人,參合率67.13%;享受低保14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32戶,占農戶總數的49.15%。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打靶期村委會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83人,距離鎮中學3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8人,其中小學生80人,中學生18人。

基層組織

打靶期村衛生所打靶期村衛生所

據有關資料顯示,打靶期村委會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3人,少數民族黨員33人,其中男黨員27人、女黨員6人。該村黨總支部2004年榮獲當群目標管理、黨風廉政建設考核鼓勵獎;2005榮獲三等獎,2006年榮獲三等獎。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等5人組成。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0個,共有團員33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收支情況。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9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農村經濟

2008年,打靶期村農村經濟總收入3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4萬元,占總收入的84%;畜牧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中出欄肉豬1902頭,肉牛115頭,肉羊52頭,禽畜9415隻);林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4.86%。農民人均純收入111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新農村建設

2007年以來,該村人民在卡房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下,通過自發的投工投勞,建設美好家園。完成了進村彈石路的建設,及村內衛生公廁的建設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