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打阿嘎用這種方法做好的地面或是頂面看上去像是大理石的效果,平整光滑、結實耐磨。打阿嘎時工人分成兩隊,邊打邊唱曲調悠揚的勞動號子,跟隨著歌聲的節奏手腳並用,上下整齊地夯打地面,場面壯觀,成為西藏的獨特民俗之一。
“阿嘎”系藏語,意為“白色的物質”。阿嘎是藏區特有的一種建築材料,是風化的石灰岩或沙粘質岩類被搗成的粉未,其主要化學成份是碳酸鈣。西藏民間將阿嘎看得很寶貴,很神秘,正如一首民歌所唱:“阿嘎不是石頭,阿噶不是泥土,阿嘎是深山裡的蓮花大地的精華。”
阿嘎一般用於建築物的房頂及地面。施工時,將其摻水砸實、磨光,建成後平整、光滑、堅實,不滲水,有如水泥。
工藝
首先將開採的粗“阿嘎土”平鋪在卵石和夯實的土層上,約10厘米厚,淋水後用“帛多”夯打。“帛多”為一種專門“打阿嘎”的藏式工具,上面是一根木棍,下面則是中間帶孔的青石。
邊夯打邊平鋪一層比一層細的“阿嘎土”,並且不斷淋水,直至起漿表面平整光潔。
然後,用鵝卵石將地面打磨光滑,再用榆樹汁將地面擦拭兩三遍,最後塗上天然膠類及油脂增加其抗水性能。
在日常保養時,經常使用羊羔皮蘸酥油進行擦拭,使夯制的表面光潔如初。
具體操作
打阿嘎土時,年輕的藏族男女通常是十幾個人排成兩隊,每個人手中拿著一根木製的工具,他們唱著歌、按著一定的節奏前後左右移動步伐,同時用手中的工具敲打著腳下的碎石和泥土。
載歌載舞
藏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養成了一種伴隨勞動唱歌的習慣。在“阿嘎”打制過程中,極需要勞動集體的協調與配合,歌聲能使繁重而機械的體力勞動變得輕鬆、活潑,既提高勞動效率,又能使勞動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減輕體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時所進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為特有的人文景觀。
打阿嘎的勞動場面像是一種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記載,源於古老的勞動號子,後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鏇轉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勢。
打“阿嘎”時的歌曲大多取材當地民歌,類似於內地的勞動號子。歌詞內容極其豐富、幽默,有頌歌、情歌、有景物抒發、有譏諷生活趣事等多種題材。其中多以參加勞動人員的生息地的民間詞曲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時會出現不同村子或不同鄉鎮之間的施工者們難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工藝套用
打阿嘎的整體工藝耗時耗力,一般百姓家庭不會採用。布達拉宮以其尊貴地位,其地面和殿外圍牆頂全部採用“打阿嘎”工藝,大昭寺也採用了此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