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打制石器的製作方法 把選擇好的石塊作為製作石器的原材料,先打製成毛坯,然後再進行第二步加工。從石料上打下來的叫石片,剩下的核心稱石核。石料上受擊力最大的點叫打擊點。石片破裂面上形成的半圓形小瘤叫半錐體。半錐體上會有一個疤痕。以小瘤為圓心,會有一圈圈散開的隱約起伏的波狀紋,並從打擊點處放射出許多小的裂痕。這種人工打制的特徵,不僅表現在被打下來的石片上,而且也遺留在剝下石片後的石核上。據此可以區別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因自然原因所形成的岩石碎塊。為了能夠比較容易地打下合適的石片,先民們往往先在作為石料的自然礫石面上打出一個台面。台面和石片破裂面的夾角叫石片角。據現有的出土資料分析,打制石器的製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a.碰砧法
選擇好一塊較小的石料向另一塊作為石砧的較大的自然礫石上碰擊,碰下來的石片經過第二步加工即可作為工具使用。用這種方法碰擊下來的石片,往往寬度大於長度,台面與石片劈裂面的石片角比較大,常在110°以上。有的石片劈裂面上的打擊點粗大而散漫,半錐體及疤痕往往不太明顯。b.摔擊法(也稱投擊法)
把選擇好的石料放在地上,然後手握另1塊石頭摔擊放在地上的石料,以此打下所需要的石片。用這種方法打下來的石片,其石片角也較大,但打擊點往往不夠明顯。c.錘擊法
把選擇好的一塊石料放在地上,然後手握1塊石頭作為石錘去錘擊石料。在錘擊時要先在石料上選擇一個打擊的台面(即自然平面或稍加打擊的平面),然後再選擇靠近台面邊緣的一個點用力錘擊,從石料邊緣上敲剝下石片。用這種方法打制的石片,石片面較小,石片劈裂面上的半錐體、錐疤、裂紋等痕跡比較清晰。這是打制石器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d.砸擊法(也稱兩極打擊法)
把選擇好的1塊石料放在另1塊作為石砧的大石塊上用1隻手扶住,然後用另1隻手握著石錘砸擊放在石砧的石料。用這種方法砸下來的石片體積小而長。這種石片的一端或兩端因受到重力影響,往往遺留有碎片剝落的痕跡,或者出現稍微內凹或邊凹的現象。用這種方法打制的石片也稱為“兩極石片”。e.間接打片法
在選擇好的1塊石料上面放置1根木棒或骨料,然後再用1塊石頭作為石錘,用力錘擊木棒或骨料,把重力傳遞到石料上,使其剝落下石片。這種石片一般長而窄、兩側近平行。這種石片稱為石葉。用以上五種方法從石料上剝離下來的石片,有些可以直接作為生產工具使用,有些則還需要經過第二步加工才能作為工具使用。第二步加工有錘擊法、指墊法和壓製法等。錘擊法是用石敲擊石片的某一部位,使刃部薄而鋒利;指墊法是用1隻手的食指襯墊住石片,用另1隻手握1石塊作錘,輕輕敲擊石片的某一部位使其成為宜於適用的石器;壓製法(也叫胸壓法)是把石片放在作為石砧的另1塊石頭上,然後用木棒或骨頭的尖端對準石片的加工部位,用手臂或胸部推壓另一端,使之成為適宜使用的工具。這種加工方法多見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