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才山於1910年出生在遼寧省黑山縣的一個地主家庭。“九·一八”事變前,曾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求學,東北淪陷後,轉入東北政法學院學習,從此,開始了抗日秘密活動。1935年作為流亡學生來到綏遠西部桃子鋪墾區開荒,既而參加了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工作。1937年正式參軍,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任抗日聯軍總隊大隊長,後任第十團參謀長。到冀東後,有任冀東軍分區付參謀長及冀、熱、遼軍區副參謀長等職。1940年春,改編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步兵第十團,白乙化任團長,才山任團參謀長。奉命挺進平北,開闢豐(寧),灤(平),密(雲)敵後抗日游擊根據地。
十團進入豐灤密以後,改編了袁水和王榮兩支綠林隊伍。成立了豐灤密聯合縣政府,又在豐、灤、密西部成立了灤(平)昌(平)懷(柔)聯合辦事處。三年中,一直進行根據地的發展建設工作。
1943年冬,才山任晉察冀軍區第十三軍分區副參謀長。
由於冀東地區環境殘酷,戰鬥頻繁,所需彈藥日增。為了解決部隊武器彈藥供應不足問題,李運昌司令員指定才山兼管軍工處工作。
軍工處成立後不久,晉察冀軍區唐延傑參謀長、特派技師黃錫川帶領十來個技術員到冀東工作。
軍工生產用的機器設備,都是利用各種關係從敵占區通過層層封鎖運到解放區的,型號既不統一,新舊又不一致,缺東少西不配套,工人們就加工零件改裝。製做手榴彈、地雷、炮彈,需要大量的黃色炸藥,可是這此原料農村里沒有,需要由城裡買進偷運回來。黃色炸藥屬於軍用物資,敵人對此封鎖甚嚴,很難買到。黃技師和工人們研究,想出了用谷糠代替部分黃色炸藥的辦法,就是把黃色炸藥弄碎,與谷糠混合作為裝料,使之填滿彈殼。經過試驗,效果很好。一顆手榴彈爆炸,能有六七十片碎片。指揮員們反映,我們生產的手榴彈威力較大,戰士們都搶著背,有的管它叫“手炮”。
1945年7月4日在遵化縣楊家峪戰鬥中壯烈犧牲。享年35歲。
主要事跡
1945年7月1日,冀熱遼軍區尖兵劇社和十五軍分區長城劇社聯合公演了黃天、今歌的新作四幕歌劇《地獄與人間》。此劇以反映人民及其軍隊反抗日寇“集家並村”法西斯暴行為主題的,奉軍區首長之命,他們趕赴軍區駐地進行紀念演出。
1945年7月3日早晨,才山率尖兵劇社和長城劇社的80多名文藝戰士,由遵化縣支隊長耿兆江帶一個加強連護送,從十五軍分區腹地灤河東岸出發,奔赴軍區機關駐地玉田縣。
晚上9點多鐘,行至離原定宿營地魯家峪尚有15華里時候,由於女同志和小同志精疲力竭,行進速度越來越慢。為此,才山決定夜宿楊家峪。
楊家峪是距玉田、豐潤較近的一個山村,三面環山,一條小乾河穿村而過,形成河南、河北一條街。兩個劇社和縣大隊的同志住在河北街。
就在這天夜裡,滿洲隊1700多人把僅有100餘戶的楊家峪重重包圈起來。
4日拂曉,雲霧迷朦。敵人乘我軍集合前撤離的機會,偷偷接近村子。楊家峪武裝班長楊喜發覺後,急速返村報告。這時,兩個劇社的同志,有的剛到集合場,有的剛出院門,幾名動作慢的女同志還在房東家裡。突然,兩聲槍響,接著機槍和手榴彈爆炸聲響起來,這時,縣大隊已在西山與敵人接了火。接著,小乾河沿岸也響起激烈的槍聲。於是,才山命令集合場上的同志撤退到一條胡同里,警衛部隊在河北沿上還擊。由於敵人槍多火力猛烈,警衛部隊不得不被迫撤到胡同里。
胡同被敵人包圍後,才山命令部隊趁天沒亮突圍。警衛部隊在前,女同志和小同志在中間,除重傷員由男同志攙扶外,輕傷員全部跟著突圍,有戰鬥經驗的同志留在最後。劇社同志除幹部有幾條短槍和勤雜人員的幾條步槍外,其餘人每人只有兩顆手榴彈。突圍部隊集中了所有火力一陣猛打,從胡同沖了出去。此時,天還沒亮,加上朦朦晨霧,敵人摸不清我方底細,被突圍隊伍甩出的一排手榴彈打的懵頭轉向,閃出一條道路。突圍隊伍乘機衝出村子。
突圍隊伍衝上村西山坡時,遭到山上敵人的機槍攔擊,警衛部隊傷亡很大,被迫退回山下。這時,槍聲越來越緊,村里村外響聲一片,只有西南山上的槍聲比較稀疏。當突圍隊伍轉向西南山坡時,埋伏在山上的敵人突然開火,把衝上來的突圍隊伍壓在山腳的大壩坎下。此時,隊伍僅剩20多人,除幾名警衛戰士以外,多數是女同志、勤雜人員和傷員。
天亮後,突圍隊伍發現東山上有一面敵人的大紅旗,紅旗指處槍聲更加急烈。才山指了指飄著紅旗的東山,命令長城劇社指導員王維漢和副社長朱希明帶領女同志和小同志向東突圍。未等王維漢說話,才山、黃天為吸引敵人的火力,和幾個警衛戰士帶著傷員躍過壩坎,迅速向西猛衝猛打。東山上的紅旗指向西山,頓時西山上槍聲大作。王維漢,朱希明帶領突圍隊伍隱蔽地向東衝去。
才山和黃天等十幾個人,為掩護隊伍突圍,被圍在西山腳下的一片葡萄園裡。這時,所有持槍的同志,只剩下最後的子彈了。敵兵們的吼叫聲,敵人撕破喉嚨的勸降聲,他們似乎沒聽見,都靜靜地坐著,誰也不說一句話。
在葡萄架下的才山,逐個地看了周圍的每個人,然後向敵人閃過輕蔑的一瞥,舉起手槍,用最後一發子彈射進自己的身體,壯烈犧牲。
戰鬥結束後,突圍出去的人們回到了楊家峪。正準備安葬烈士遺體的鄉親們,一齊圍攏上來,人們泣不成聲地訴說著烈土犧牲時的情形。在烈士的遺體中,找到了黃天、今歌和才山副參謀長……楊家峪的人民按照當地的風俗,舉行最隆重的安葬儀式。
解放後,為了紀念才山等40多名烈士和教育下一代,黨和政府在楊家峪建立了革命烈士紀念碑。
人物評價
才山烈士體格很弱,常疾病纏身,但是他依舊廢寢忘食的工作著,自他到冀東後,即著手對軍隊工作整頓,獲得相當的成績,尤其是對軍需品製造保證軍需品供應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
1945年7月4日,才山同志奉命率部自豐灤遷到豐玉遵平原執行任務途中,在遵化縣楊家峪被“偽滿討伐隊”包圍,雖經英勇奮戰,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很大,不能脫險,以身殉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是具有高度革命精神的好同志,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