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手針是以傳統的經絡學說為基礎,吸收人體全息理論的觀點,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針刺點十分條理而規律地分布於手部,手部與整體間存在著相關聯關係。醫學研究表明,特定穴位針刺時,人體免疫系統可產生攻擊性免疫功能和動員體內防禦系統,增強抗病能力。
手具有複雜精細的結構以及靈敏的感覺,不僅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視窗,而且是完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位。手的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皮質的神經功能,所以針刺手部穴位,可以直接影響大腦皮質,從而較快地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和體內防禦系統。大腦為人體的特殊全息系統,起著調節全身各個系統的作用,手處於人體的遠端,針刺點十分條理而規律地分布於手部,由於十二經脈相聯繫,針刺手部穴位時達到防病強身,治療疾病的目的。又因手部沒有針刺禁區,所以手針療法,既安全又有效,而且方便。
“手針療法”是通過針刺手部穴位, 配合其它相應的腧穴和壓痛點(阿是穴)來治療全身疾病的行針法。“手針療法”是山西廣濟中醫糖尿病防治研究所所長、附屬(糖尿病專科醫院)山西廣濟醫院院長張澤全教授經過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以及案例總結出來的一套安全有效的行針方法,用以治療各種疑難病症以及疼痛病。
張澤全教授獨特的“手針療法”受到國內外患者和專家的親睞和肯定,慕名而來的患者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2008年5月,張澤全教授受歐洲針灸學會、羅馬尼亞針灸學會邀請作為首席VIP專家到歐洲進行講學為在場的醫學專家現場施治,並被評為羅馬尼亞針灸學會榮譽會員;
2009年3月,受日本株式協會會長邀請為日本醫學院師生授課並現場治療;
2009年5月,成為美國加州針灸中醫師公會永久會員;
2009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國際中醫糖尿病大會”上做“針灸治療糖尿病”演講;
2009年8月,舉辦了“山西廣濟醫院首屆國際手針培訓班”接收來自歐洲的19名醫生以及患者學習和治療;
2009年10月,被美國加州針灸中醫師公會聘為顧問;
2009年10月,受邀出席“首屆中華名中醫論壇”,講授“手針治療糖尿病”;
2009年11月受邀出席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辦的第七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大會,並為在場的國際、國內專家講授手針療法。
手針穴位和主治
踝點:在拇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標,主治踝關節痛。
胸痛點:在拇指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主治胸痛、吐瀉、癲癇。
眼點:拇指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主治眼病。
肩點:在食指掌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胃腸痛、闌毛炎、膝關節痛、踝趾關節痛、前頭痛。
頭頂點:在中指第一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主治神經性頭痛、頭頂痛。
偏頭點:在無名指第一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主治偏頭痛、胸脅痛、肝痛、膽膠痛、肋間神經痛等。
會陰點:在小指第一指關節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會陰部痛。
後頭點:在小指第一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後頭痛、扁桃體炎、臂痛、頰痛、呃逆。
脊柱點:在小指掌指關節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棘間韌帶損傷、椎間盤脫出、腰痛、尾骨痛、耳鳴、鼻塞。
坐骨神經點:在第四、五掌指關節間,靠近第四掌指關節處,主治坐骨神經痛、髖關節及臀部疼痛。
牙痛點:在掌面,第三、四掌指關節間,近第三掌指關節處,主治牙痛。
咽喉點:在指背面,第三、四掌指關節間,近第三掌指關節處,主治扁桃體炎、咽炎、三叉神經痛。
頸頂點:在手背面,第二掌指關節尺側緣,主治落枕、頸部扭傷。
腰腿點:在手背腕橫紋前1.5寸,第二伸指肌腿橈側,第四伸指肌健尺側處,一二手點,主治腰痛、腰扭傷。
胃腸點:在勞宮穴與大陵穴連線的中點處,主治胃炎、潰瘍病、膽道蛔蟲症、消化不良。
咳喘點:在掌麵食指掌指關節尺側處,主治咳嗽、哮喘、神經性頭痛。
夜尿點:在掌面,小指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處,主治夜尿、尿頻。
足跟痛點:在胃腸點與大陵穴連線的中點,主治足跟痛。
升壓點:在手背腕橫紋中點,主治各種原因之血壓下降。
呃逆點:在手指中指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呃逆。
退熱點:在手背中指橈側指蹼處,主治發熱、目疾。
瀉腹點:在手背第三、四掌指關節間上1寸,主治腹瀉。
瘧疾點:在第一掌骨與腕關節結合處,大魚際橈側緣,主治瘧疾。
扁桃體點:在掌面第一掌骨尺側中點,主治扁桃體炎、喉炎。
急救點:在中指甲距指甲緣0.2寸許,主治昏迷。
脾點:在掌面,拇指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脾胃病、腫痛。
小腸點:在掌面,食指第一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小腸病。
大腸點:在掌面,中指第一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胸、腹、盆腔疾病。
心點:在掌面,中指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心血管病。
肝點:在掌面,無指第一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肝膽病。
肺點:在掌面,無指第二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呼吸系統疾病。
命門點:在掌面,小指第一指關節橫紋中點,主治生殖系統疾病。
腎點:同夜尿點。
器械
28~30號的1~2寸毫針。
操作方法
毫針直刺或斜刺進針,一般可刺0.3~0.5寸,用中強刺激,留針3~5mm。
(1)手針刺腰腿點時,針與皮膚表面呈15~30°角,針尖向掌側面,從伸指肌腱和掌骨之間刺入,深0.5~0.8寸。
(2)治療腰部及各關節軟組織損傷時,應邊捻針邊活動或按摩患處。
(3)治療疼痛性疾患時,在痛上後還須繼續運針1~3min,必要時可延長留針時間,或採用皮下埋針法。
(4)對於需要持續刺激的病例,可以使用電針法。
(5)手針法的選穴常根據不同的疾病選取對側手部的相應穴位,左病選右側穴,右病選左側穴。
(6)主治性能相同的穴位,可以配契約用。如扁桃體炎,可同時取後頭點、咽喉點、扁桃體點。在同一疾病中遇有兼症時,可以對症配穴。如發熱兼有頭產能,取可退熱點和頭痛點同用。
適用範圍
用於治療各種性質的疼痛、發熱、驚厥、昏迷、瘧疾、低血壓、支氣管哮喘、小兒消化不良。
注意事項
(1)手針療法感應比較強,故治療前須向病人充分說明,防止暈針。
(2)手針法針尖宜入肌腿和掌骨之間,不可傷及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