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莫伸

手莫伸

《手莫伸》是陳毅一九五四年所作,該詩猶如一面明鏡,將真假革命、真假公僕照耀得一清二楚,涇渭分明。但該詩的感人至深之處主要不在作法的高妙上,而在於作者以平實自然、深入淺出的詩語寫出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驕傲自滿必翻車、成由謙遜敗由奢這樣一些蘊含著智慧深度的人生真理。這既是對古往今來歷史教訓的深刻總結,也是詩人崇高人格的光輝寫照,給廣大讀者以有益的人生教誨和啟迪。

作品原文

一九五四年仲春①,由京返寧②,感觸紛來,慨然命筆。不作詩詞久矣。觀宇宙之無窮,念人生之須臾,反覆其言③,以勵晚節。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

汝言懼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

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

豈不愛權位,權位高高聳山嶽。

豈不愛粉黛④,愛河飲盡猶饑渴。

豈不愛推戴,頌歌盈耳神仙樂。

第一想到不忘本,來自人民莫作惡。

第二想到黨培養,無黨豈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無人民豈能活?

第四想到雖有功,豈無過失應漸怍。

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⑤。

作品注釋

①仲春:農曆二月。

②寧:南京市的簡稱。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以後,根據中央安排,陳毅任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三書記、華東軍區司令員。5月,上海解放後,任上海市市長。7月,華東軍區和第三野戰軍合併,陳毅任華東軍區司令員兼黨委書記,司令部由上海遷至南京。其時陳毅頻頻往返於滬、寧之間,兼顧上海市和華東軍區兩方面工作。1949年4月南京解放時,陳毅曾與鄧小平等率淮海戰役總前委輕便指揮部進駐南京,在寧有一居屋,但上海戰役後一直未回來居住過。《感事書懷》系1954年仲春回到南京舊築時寫的。故《書懷》中的第一首《五古》詩開篇即有十月未返寧,仲春歸舊築的詩句。

③反覆其言:以不同的形式反覆詠唱。

④粉黛:粉、黛都是我國古代婦女化妝品,借指美女。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愛河佛家語,猶言情天慾海。語出《楞嚴經》: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梁武帝《舍道歸佛文》:登長樂之高山,出愛河之深際。宋代陸游《大聖樂》詞:苦海無邊,愛河無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⑤奢;驕奢。這是指妄求權勢的野心。

創作背景

在黨中央醞釀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調整黨和國家的領導體制與機構的過程中,黨內發生了高崗、饒漱石的反黨分裂活動。在中共中央於1953年6月8日召開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期間,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國家計委主席的高崗及其少數追隨者發表言論攻擊中央領導核心中的劉少奇和周恩來。會後又以休假為名到華東、中南地區繼續活動,要求改組中央,由他擔任黨中央總書記或副主席,並改換政務院總理人選。在同年九、十月份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由華東局和上海市委書記調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全面奪取人事大權。黨中央於1953年12月24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揭露了高、饒的反黨分裂活動,次年2月6日至10日,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揭發批判了高、饒的陰謀活動,並一致通過了《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

饒漱石與高崗一樣,本是毛澤東、劉少奇十分信賴的人,但他十多年來一直在明里暗裡整陳毅,破壞陳毅與中央主要領導人及華東同志的關係。1943年劉少奇離開新四軍回中央工作後,劉安排讓當時僅為新四軍政治部主任的饒代任華中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而饒為排斥資深望重的陳毅便製造了黃花塘事件打擊他。陳毅赴延安後毛澤東為維護團結還曾制止陳毅談論此事。此後,饒在黨內的位置一直高於陳毅。高、饒陰謀敗露後,陳毅與毛、劉等中央主要領導人之間的人為障礙才完全排除。1953年12月赴北京參加全國軍事系統高幹會議期間,陳毅經過認真準備作了書面發言,會後受中央書記處安排,與鄧小平、譚震林主持了饒漱石問題座談會。3月4日,在懷仁堂向2000餘高、中級幹部傳達饒漱石問題。四中全會期間,劉少奇親自到陳毅住處,誠摯地向他道歉,說自己過去看錯了人,信任了饒漱石,使陳毅受委曲了。這使陳毅感動和振奮,馬上把這訊息告訴了華東的同志。毛澤東也完全恢復了對陳毅的信任,並於6月26日邀請陳毅到玉泉山別墅進晚餐時對他說了兩句具有總結意義的諺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並表示要調陳到中央工作。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之後,陳毅就被任命為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並任中央軍委委員。

七屆四中全會後的3月15日,毛澤東南巡路過太湖之濱的無錫,約陳毅去談話,談話中說到:伸手豈止高、饒。此語對陳毅觸動特別深,故在與張茜回南京舊築居住時懷著感奮而又審慎的心情寫下了《感事書懷》詩詞四首。其中詞二首,一首《滿庭芳》,一首《水調歌頭·自敘》;詩二首,一首五古,一首七古,七古題為《手莫伸》。

作品鑑賞

《感事書懷》是陳毅在既振奮又審慎的心境下寫成的。在高、饒反黨分裂活動已經暴露並遭批判的情況下,不僅全黨的團結得到了加強,陳毅自己與中央主要領導人及華東一些同志間由於饒漱石十幾年來的挑撥離間所造成的人為隔閡和障礙也已清除,陳毅坦蕩無私、光明磊落的心懷終於昭明於他人,劉少奇向他致了歉意,毛澤東對他表示了充分信任,這自然使得陳毅終於吐出胸中積淤已久的悶氣,心情為之一振。此種愉快振奮之心情,在第一首《五古》中對南京舊築中初春景致的明快描述中,以及第二首《滿庭芳》中京華事,加強團結,群彥樂融融。心情承見問,春來冬盡,克奏膚功等詞句中,都有所顯露。但是,高、饒事件是建國後黨內鬥爭中的第一大事件,高、饒野心膨脹,企圖以不正當的手段攫取黨和國家的高級權力,他們的身敗名裂自然也就給每個革命者,尤其是給處於顯要職位的高級領導人敲了一下警鐘。再加上對毛澤東伸手豈止高、饒的談話感觸頗深,這就使一貫嚴於律己、勇做自我批評的陳毅不能不反躬自問。因之,《感事書懷》四首又都是以自我反省自我約束為主導意向的。《五古》中有慎之又再慎,謙遜以自束。後車善擇途,前車一再覆的詩句,《滿庭芳》中有須牢記,無情歷史,利己必凶終的詞句,《水調歌頭·自敘》中有隨伴人民與黨,幸得長期培育,每悔過失多。晚自珍惜,日月走如梭的詞句。作者將同樣的意思以不同的詩詞形式反覆吟唱,以此勉勵自己保持革命晚節,為黨的事業奮鬥終生。而這首七古,題目即為手莫伸,其自省自勉的涵義更顯豁明了。

可以說《手莫伸》一詩是陳毅對毛澤東伸手豈止高、饒之語的回答和信誓,詩篇以明白暢曉的語句表達了作者的為官之道。這是陳毅政治態度的堅定告白,也是其磊落胸懷的真誠袒露。詩一開始,作者就對向黨和人民要權勢、要享受、要名利的伸手派敲起了警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這是一個經歷了幾十年革命鬥爭風雨考驗的革命家對歷史邏輯的深刻總結。共產黨是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的無產階級先鋒隊,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的特殊私利。但是,在革命隊伍內部,甚至在一些高級領導幹部當中,確有那么些腐化變質分子,他們私慾膨脹,爭權謀私,與共產黨人的宗旨背道而馳。高崗、饒漱石之類就是如此。以饒為例,1943年他就為了正式當上華中局書記,以挑撥離間、歪曲矇騙等不正當手段,製造排斥、打擊陳毅的黃花塘事件。1949年10月,各大區選任軍政委員會主席時,各大區都是由陳毅擔任,並吩咐讓華東局同志們討論決定。陳毅覺得自己是大軍區司令員,又兼上海市長,夠忙的了,謙遜地推讓由饒漱石擔任,而饒則當仁不讓地對陳毅說,你不擔任我擔任。他根本沒提到華東局會議上討論,就以華東局名義報中央由自己任此職。饒到北京,毛澤東過問此事,饒漱石又謊稱華東局幾個同志都不同意陳毅擔任,只好由我來擔任,以此騙取了毛澤東的批准。調任中央組織部長後,又配合高崗攻擊劉少奇,企圖控制中組部,向中央全面奪取組織人事權。然而,高、饒伸手太長,終於被捉。他們的前車之覆正是歷史的懲罰。接下來,作者又進一步指出,向黨和人民伸手的不只是高、饒這樣的人,有伸手行為和思想的人還大有人在。有的人還沒伸手最懼怕被捉,有的人還沒伸手是想表示自己自覺,其實在心底里都是想伸手的,只是由於身邊廣大人民民眾的監督很嚴才不敢伸手罷了。就心思而論,這些人是既愛權勢,又愛粉黛,也愛推戴的。在詩中,作者以權位高高聳山嶽,比喻權勢崇拜者和鑽營者渴望攫取高官大權,以便高高地凌駕於人民之上,對他人發號施令的心態;以愛河飲盡猶饑渴,揭露腐化墮落者的驕奢淫逸,慾壑難填;以頌歌盈耳神仙樂,形容某些當權者喜歡下級逢迎吹捧、歌功頌德,要名聲,要榮譽。三個詰問句,形象地勾畫了某些伸手都利慾薰心、貪得無厭的醜惡嘴臉,深刻地剖析並辛辣地嘲諷了他們公僕假面後的骯髒靈魂。

在揭露和諷刺了伸手派的醜惡行徑之後,作者又進而向有伸手行為和思想的人發出諄諄勸誡和詰問:第一想到不忘本,來自人民莫作惡。第二想到黨培養,無黨豈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無人民豈能活,第四想到雖有功,豈無過失應漸怍。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來自人民,當然就不應忘本而作對不起人民的事,況且衣食住皆為人民所奉,無人民你又怎么活得下去,一個人能夠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一點貢獻,那是黨培養的結果,不應作為向黨討價還價的砝碼,即使曾經立過功勞,也肯定會有過失值得引為慚愧痛加改正。這是多么質樸的語言,是多么普通的道理,這是勸誡和詰問,也是作者的自勉自勵之辭。時刻把人民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把功勞和成績歸功於黨和人民,不僅不向黨和人民伸手,還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糾正錯誤,繼續努力,這是陳毅的一貫做法。在十年後寫下的《六十三歲生日述懷》中他又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五次大革命,一個跟隊人。幾次左與右,細節不必陳。中夜嘗自省,悔愧難自文。還是鼓勇氣,改正再前行。這與他在《感情書懷》中所表露的每悔過失多、謙遜以自束的情懷是一脈相承的。雖然陳毅是從來不向黨伸手的人,但他依然覺得自己應從高、饒事件中汲取教訓保持警惕,特別是在自己現在已經翻身出頭的時候。詩中的四個想到充分體現了一個革命者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現了作者的高風亮節和坦蕩磊落胸襟。在詩的最後,詩人對自己也對世人寫下了飽含哲理深度足可成為人生儆戒的詩句:吁嗟呼,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陳毅化用了司馬遷《報任安書》中若九牛一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的語句和李商隱《詠史》詩中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詩句,指了居功自傲是要不得的。總結古今無數事實教訓,證明凡是事業成功都由於謙遜謹慎,而事業失敗則是由於驕奢淫逸。真正的革命者應記住這個道理,否則,必蹈前車之覆轍。這些詩句如閃閃發光的金子一般,質樸蒼勁,擲地有聲,讀來感人肺腑,啟人良多,毛澤東1955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高、饒問題時,一再提醒黨的領導幹部要注意驕傲情緒的危險,說不要驕傲,謹防害病,不要驕傲,謹防犯錯誤,所有的同志,首先是老同志,不要翹尾巴,而要夾緊尾巴,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1956年9月在黨的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又告誡說:即使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應該說,陳毅的詩句所總結的人生哲理和毛澤東的這些言論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

陳毅是一位功勳卓著的革命老戰士,但他立功豐不伐(董必武《陳毅同志千古》),位高不自驕,虛懷若谷,謙虛謹慎,於此詩即可見一斑。他的夫人張茜有一則作於1954年的《硯銘》,其辭:滿招損,謙受益,莫伸手。終日乾乾,自強不息。為了工作,必須休息。這則與陳毅互勉而擬制的硯銘,由陳毅親筆書寫,鐫刻在張茜使用的銅硯上,署名春蘭自製。這則硯銘顯然直接脫胎於《手莫伸》一詩。由此即可推見,陳毅夫婦是甚為重視《手莫伸》一詩的,他們把謙遜自束,不向黨和人民伸手作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這首詩在作法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運用詰問和排比的句式直抒胸臆。三個豈不愛的詰問與四個想到的排比,語意流轉急速,錯落有致,一反一正,對比鮮明,將作者愛僧分明的情懷注入筆端。可以說,正是這種從歷史教訓中感悟出人生識見,以及在這種識見中閃耀著的高尚品質的光輝,使此詩不僅成為四首《感事書懷》詩中,而且也成為陳毅所有詩詞中最受人們喜愛的著名篇章之一。

作者簡介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第六軍政委、第二十二軍軍長,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代軍長、軍長,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曾任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書記兼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主要著作分別收入《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