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吹制玻璃領域的工藝大師

發展經歷
戴爾.奇胡利在創作林林總總藝術品的同時,注重研究材料的透明性。當他發現玻璃作為創作介質具有其它任何材料所無法比擬的特點時,廣泛地涉入玻璃行業。早在1965年,作為一個室內設計和建築學專業的學生,他已經為吹制玻璃的技藝所著迷。他考入威斯康辛大學的第一玻璃工程研究所,是由玻璃運動創始人哈維K·利特萊頓建立的專業玻璃研究機構。他拿到雕塑學位後,在羅德島設計學校繼續研究陶器工藝,隨後建立了著名的玻璃工作室,成為一代藝術大師。受當初人文科學界限模糊的教育環境的影響,早在1967年,奇胡利就用氖、氬來吹制玻璃,創作出一種房子大小的、獨立的、像植物一樣的組裝陳設品。1971年,他進入堪稱國際玻璃中心的華盛頓的皮爾切克玻璃學校。在這裡,他引導玻璃製作向藝術性方向發展。從1971年到1989年,他一直擔任該校的第一藝術指導。在他的指導下,皮爾切克成了具有不同背景的國際著名藝術家的聚集地。戴爾 奇胡利工作室,已成為藝術家、收藏家及博物館專業人士關注、嚮往的地方。
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奇胡利作品的非凡魅力,這也讓奇胡利能夠把自己的作品帶到世界各地,繁雜繽紛的玻璃作品讓更多人領略到普通的玻璃製造出的奇蹟。
2000年,奇胡利在古城耶路撒冷建造了17個形態各異、色彩紛呈的巨型玻璃雕塑。耶路撒冷是玻璃工藝的誕生地,奇胡利選擇這個有700年歷史的城堡作為展出地再合適不過了。開幕當晚,盛況空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對這些幾千件玻璃組成的傑作驚嘆不已。
個人作品展
羽西還受邀參觀了奇胡利在紐約的萬寶路畫廊舉行的名為“Mille Fiori”的作品展。
“前來爭睹大師風采的觀眾就有幾千名,奇胡利把他見過的很多奇花異草用玻璃進行了重現,整個畫廊成了花的海洋,他大膽豐富的想像使得古老的玻璃工藝煥發了新的生命!”羽西還高興地說,“在現場我還碰到了克里斯托夫婦,就是《羽西看世界》曾經採訪過的兩位聞名世界的環境藝術家。”看來,藝術的氣息到哪裡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