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文化

戲棚文化

戲棚文化,用竹棚與粵劇結合,成為「戲棚 」,今天只有香港仍保留,這體現了中國建築與傳統文化的傳承,成為獨具特色的建築空間。 戲棚的外觀像「大金鐘」,內窺屬方形,三面敞開,一面封閉。封閉處屬後台和戲台,後台以竹、板及帆布間隔,構成開放式戲間,部分戲間設流動洗手間,雖有點兒簡陋,但設備與大劇院一樣齊備。每個戲間設更衣室、化妝桌、飾物架、抽屜等,看起來毫不遜色於劇院;鮮艷的戲服高掛在竹竿上,格外奪目。 竹建戲棚已成為香港的獨特建築,不但繼承中國古今的建築藝術,還結合中國傳統戲劇與音樂,共同傳承戲曲文化。「戲棚」譽為香港獨有的空間藝術。

定義

文化(拉丁語:cultura;英語:culture;德語:Kultur)一詞,原包括耕種、居住、練習、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種涵義,實際上主要包含器物、制度和觀念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語言、文字、習俗、思想、國力等,大致上可以指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戲棚,指在一片稍為經過平整的土地上,以傳統的搭建方法,利用竹枝與木板,過去以禾草做頂,今以鋅鐵作頂,所搭建的戲台。一般,戲棚分前台與後台,並以布幕分隔,亦多以花牌及旗子裝飾戲棚。

誤解

時至今日,坊間有傳花牌與竹棚之搭建,紅伶之演唱,甚或祭祀儀式,皆叫作戲棚文化,其實都是誤解。花牌與竹棚之搭建,只可叫作扎作藝術,因為二者皆源自民間的扎作技巧。紅伶之演唱,不容置疑是表演藝術(PerformingArt)。戲棚與祭祀儀式的關係,是戲棚上所演的戲,其實是獻給神的祭品,所以那些為神而做的戲,叫作“神功戲”。

簡介

戲棚文化,實際是指人民在戲棚下的活動。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經濟剛起步,市民見搭棚做戲便會很開心,因為是當時一個老少鹹宜的娛樂,儘管做戲的背後原因是榮神益鬼,但由於眾樂樂,故後被雅稱作神人同樂。由於戲棚是臨時搭建,所以市民一般會較無拘無束,是以隨地吐痰不是怪事。俗語有云︰“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是以有搭棚做戲的,便會有售賣啄啄糖、香口膠、水浸馬蹄、鹹酸華南李、酸薑、酸蘿蔔等,好不熱鬧!棚下當然少不了談論東家長,李家短的閒話。而最好玩的,莫過於拆棚時,小孩子爭相跑到棚下,目的是執零錢。原因是小販販賣,很易掉下零錢並滾到棚下,而這正是小孩拾取的零錢。
但隨著市民的生活質素改善,市民對戲棚上的演出已普遍失掉興趣。現在棚下,餘下的只是一群長者,以及他們的孫兒。但因著本土意識的冒升,所以棚下多了一群攝影愛好者。亦由於新生代的一知半解,因而誤會了戲棚文化的真正意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