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戰國·嵌錯金銀銅編鐘【器形】:編鐘
【類別】:禮器、樂器。
【年代】:戰國時期
【文物出土】:1972年出土於重慶市涪陵區小田溪
【文物現狀】:四川省博物院收藏
文物鑑賞
四川省博物館館藏的一套戰國時期嵌錯金銀銅編鐘,該器物一套14枚,尺寸依次次遞減。最大一枚高27厘米,最小一枚高14.6厘米。這套編鐘,長方形鼻鈕,兩銑下垂,通身以澆鑄和錯金的技法,飾以精美的花紋。花紋突起的地方,似由蟠虺紋,變化出來的,在低下的底子中加上極為纖細的旋渦紋、繩索紋。舞部為雲雷紋;篆帶有渦紋。篆帶上下及兩篆間各有渦紋鍾乳突起,每區三層九枚,正背四區共36枚。兩鼓面作蟠虺紋。其中八個編鐘的鉦、於部有優美、古樸的錯金紋飾。舞部及枚間有剔鑿的槽,或透空或不透空,稱為“隧”,是用來校正音高的,與音律有關。隨編鐘出土的還有十四個插銷(載釘)用於掛鍾。它是一根斷面作正方形的銅棍,載釘頂端一律作錯銀獸面形裝飾,與鍾之鈕大小皆合。相關資料
編鐘,中國一種古老的禮器、樂器,由青銅鑄制,是中國青銅文化中的一株光彩照人的奇葩,人類古老文明的結晶。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鐘,並有過“鐘鳴鼎食”的燦爛文明。我國的鑄鐘史從原始到戰國,經歷了一千多年的發展時期。據考,鐘的前身是鈴,從原始的瓷甬鍾到早商的扁園形銅鈴,至殷商的鐃,西周中期三件一組的穆王編鐘發展到八件一組,歷經春秋時期的九件、十三件一組,繼而發展到戰國時期的大型編鐘。從單音鍾到按音階編列演奏的樂鍾,凝聚著古老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結晶。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編鐘是西周時代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聲樂器,尤其適合於伴奏,富有中國古樂的獨特風貌。西周時還以此禮樂制度規定名位、等級。編鐘是王公貴族權勢的標誌。
編鐘雖作為一種較為古老的打擊樂器,但其音質、音準、音色等方面,絕不遜色於:排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缽等民族打擊樂器,也不遜色於:定音鼓、馬林巴、鋁板琴、大軍鼓、小軍鼓等西洋打擊樂器,更不遜色於架子鼓等爵士打擊樂器。其地位已在世界打擊樂界中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