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2009年袁洪啟主演電視劇]

戰國[2009年袁洪啟主演電視劇]

《戰國》是閻建鋼執導的電視劇,袁洪啟、郭振明主演。 該片以影視語言再現戰國,除了展現歷史流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外,更重要的是要極盡所能去探究一點點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意蘊,發掘與張揚民族歷史上曾有過的能激發民氣的精神酵素,尋找與呼喚一種已多有失落的國氣、民氣與人氣,從戰國文化中汲取一點於今有益的原始活力,振發和強化民族精神。

劇情簡介

戰國(前475年,一說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國繼東周列國以來的又一個諸侯割據的時代。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時間界限,僅依歷來慣例,以三家分晉為起始標誌,至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終止。

在人類史上,中國的戰國時代,是一個全方位達到成熟與頂峰的時代。“大天大地大文章,大惡大善洗性靈”是史者對戰國的寫照。被稱為“古今第一奇局”,“天地間第一變局”的戰國,經過春秋的寧靜與動盪之後,進入了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一時間,征塵蔽日,戰火遍野,你殺我伐,龍爭虎鬥。天地間“禮崩樂壞”,無有寧國,世道爭逐,淨土難覓。人世間賢奸千變,義利萬態,各路豪傑,爭唱大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王業霸道,倫理綱常,機巧實學,機緣事理,全都亂了個遍。古人悵嘆:千古留話柄,恨事滿東周。然而,正是這“天地間非常之大變”,使亂到了極致的戰國,越亂越有精神,越亂越有生氣,亂出了普照後人的燦爛與輝煌。戰國是中國文化史上最活躍,最健康,最富創造性,最有生命力的時代,其思想空間的開闊令後人企慕。諸子百家的爭鳴與融和,人性的高度煥發與生命力的極度張揚,造就了戰國獨特的精神風貌與人格類型。戰國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戰國的英雄,充滿浪漫與理想,積極進取,永不滿足,不懈奮鬥,勇於犧牲,個個活的驚天動地。在他們身上,生命能量煥發到了極致,個體的強力意志支撐起高度的創造精神與犧牲精神。戰國是崇拜英雄的時代。英雄是民眾意志的代表,英雄的個性強力,組合和匯聚成民眾的強力精神,形成了強大的群體創造力。戰國是國力競爭的時代。國力的要素是民氣,民氣的要素是人氣,戰國的人氣和民氣,整合起民族和國家的強力精神,大大推動了國運的進發和歷史的進展。戰國的成熟與輝煌,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是令後世仰慕的。

以影視語言再現戰國,除了展現歷史流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外,更重要的是要極盡所能去探究一點點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意蘊,發掘與張揚民族歷史上曾有過的能激發民氣的精神酵素,尋找與呼喚一種已多有失落的國氣、民氣與人氣,從戰國文化中汲取一點於今有益的原始活力,振發和強化民族精神。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 袁洪啟
- 郭振明
- 佟小虎
- 車全喜

職員表

導演閻建鋼

分集劇情

第1集

死士豫讓公元前五世紀,中國東周王朝的中葉,名義上的整個王朝的統治者周天子早已衰敗不堪,蜷縮在彈丸之大的最後的王城裡苟延著。王城外面,諸侯兼併的大戲正演的熱火朝天,那些古老弱小的候國一個個地被吞噬了,正當秦、楚、齊、燕几個大國日益崛起雄峙之時,原來號稱中原老大的晉國卻分裂了。

第2集

死士豫讓起初,由於國君的昏庸無能,晉國的實權落到六家世襲的貴族卿相手上,旋即在六家之間又展開了你死我活的兼併。出身名門武藝高強的豫讓原是范家的武士,在兼併中,范家被智、趙、魏、韓四家聯合所敗,豫讓受臨終之託,護衛范家小公子仲平、仲娥姐弟倆冒死出逃,一路面對追殺截堵威脅利誘,豫讓捨身護主、不畏豪強的武士精神引動了智氏的掌權人智伯的愛才之心,智伯雖霸道殘忍,對豫讓卻惺惺相惜,坦誠以見,豫讓卻對范氏有諾在先,終不肯背主求榮,更何況,小公子仲平死後,他與仲娥已經是相依為命了。智伯勸不下豫讓,毅然放他和仲娥高飛遠走,與此同時,智氏與趙氏的衝突也到了兵戎相見立叛生死的關鍵時刻。雄才大略的趙襄子終於聯合魏、韓兩家打敗了智氏,手刃智伯的豫讓卻出人意料地反手一劍抵在趙襄子的咽喉上,周圍武士大驚失色,唯有趙襄子面對寒光爍爍的利劍從容不迫,淡淡一笑……豫讓數次面對趙襄子,武士之劍與王者之劍展開了實力懸殊的搏殺。

第3集

死士豫讓豫讓帶著一諾千金、死為知己的英名走了,趙、魏、韓三個年輕氣盛生機勃勃的新國家傲然出現在遼闊的華夏版圖上,迎接著一個昂揚奮發、血腥酷烈的新時代——戰國。

第4集

魏宮驚夢魏文侯年紀輕輕就繼承了君位,開疆拓土的野心驅使他去攻打不甚開化卻蠻勇善戰的中山國,在兵敗身危的關鍵時刻,主將翟璜用劍逼著文候和他的夫人子夷離開戰場,雖然有救君之功,卻也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忤逆之罪,賞功罰過之時,文侯身為一國之君,自判杖刑,當眾受過,自忖必死的翟璜卻得到了出乎眾人意料的獎賞——被委以改革弊政、黜庸納賢的重任和美艷動人的文侯夫人子夷的垂青,當然,這後者連韜略過人的魏文侯本人也沒有想到。

第5集

魏宮驚夢也許是報恩心切,也許是心藏愧疚,翟璜乾的格外賣力,連續向文侯舉薦了樂羊、西門豹、吳起等人,都得到文侯的重用,正在翟璜萬般得意之時,文侯卻又一次出人意料地請當時著名的法家李悝做了國師,不免引起了翟璜的嫉妒,子夷勸翟璜尋機除掉李悝這個競爭對手,翟璜彷徨於君恩私慾之間,猶豫難決,子夷卻似乎看透了宮廷內外的狡詐權謀,對自己的丈夫——倍受尊崇的賢君魏文侯心灰意冷了。

第6集

魏宮驚夢魏文侯在位五十年,選賢任能、變法圖強、開疆拓土,魏文侯成為戰國以來第一位富國稱霸的明君,然而,在重重宮圍之後,在陰謀與愛情之間,那些桀驁不馴的能臣與深通韜晦的國君是怎樣周旋相處的呢?也許這將是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第7集

商鞅變法躁動的夜,破落而強撐著門面的衛公子府,一個帶血的嬰兒以他孱弱嘶啞的哭聲抗議著世界的不公,因為時辰不合而被視為不祥之物的小生命被丟棄在滔滔無盡的大河之濱,生命的這第一個瞬間似乎成了他一生命運的象徵,他,就是歷史上無人不知的商鞅。少年商鞅因一個意外的邂逅離開了含辛茹苦的養母姬娘,被魏國著名的將軍公叔痤收養,長大後成了他的得力家臣,同時還得到了公叔痤家侍女韓女的鐘情。垂老的公叔痤把商鞅推薦給魏王,魏王卻為商鞅出身貧寒而不屑一顧,公叔有反過來勸魏王殺了商鞅,魏王心下判定:這個公叔,真是老糊塗了。

第8集

商鞅變法胸藏大志的商鞅毅然離別韓女遠赴秦國,與渴望變法的秦孝公一拍即合,擔起了在落後守舊的秦國變法革新的重任。一開始,上至貴族公卿太子,下至商賈庶民奴隸,都冷漠地望著這個陌生的外來者,他們已經習慣了,習慣了享樂或者習慣了受苦,而變法帶給他們的是對未來不可預知的深深的恐懼……

第9集

商鞅變法變法的成功使商鞅得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和權力,但他卻無法使滿頭白髮的姬娘擺脫律法裁定的奴隸之身,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心愛的韓女成為秦王的待妾。秦國崛起了,再沒有哪個國家敢小覷它,商鞅成功了,而最終是他秦國新法的締造者--成了法的不折不扣的犧牲。秦孝公死後,商鞅以謀反罪依法受車裂之刑,並滅族。

第10集

孫龐鬥智龐涓、孫臏同門學藝,自小情同手足,出山後的龐涓靠戰功做到了魏國的上將軍,功成名就,卻沒忘了聰穎過人的小弟,龐涓從師傅那兒死乞白賴要走了孫臏,倆人信誓旦旦要共闖天下,共享富貴,當然還有龐涓的妹妹,一心戀著孫臏的龐英。在龐涓引薦下,魏王欲委孫臏以重任,孫臏堅持不受,甘心為龐涓幕後策劃,一時龐孫聯手,眼見魏國將無敵天下,只有深諳倆人性情的師傅鬼谷子,對此不以為然。

第11集

孫龐鬥智龐涓帥軍征韓,秦軍乘虛偷襲魏國,危急時刻孫臏智退秦師,贏得舉國一片讚賞,急急趕趕回救援的龐涓卻被冷落一旁,龐涓臉上閃過一絲難以覺察的不快。不久,孫臏接到齊國來的家書,懷鄉思親的孫臏在龐涓慫恿下向魏王告假,不料卻被以叛國罪打入死牢,正當龐涓以無奈痛惜的神情望著劊子手下奄奄待斃的孫臏時,魏王卻突然傳旨赦免了孫臏的死罪,龐涓如墜霧中,留住了性命卻失去了雙腳的孫臏也由此陷入了不可救藥的癲狂。

第12集

孫龐鬥智以癲狂做掩護的孫臏終於逃到齊國,在大將田忌手下做了軍師,為了復仇,也為了最終一爭高下,這一對手足之情的師兄以天下為戰場,以萬千生靈為代價展開了生死搏殺。“圍魏救趙”、“馬陵減灶”,一出出名垂青史的活劇落下了大幕,士兵的鮮血染紅了天邊夕陽,絕望的龐英揮劍自殺,戰場一片死寂,只有孫臏的身影還留在那裡,頑強地想找回那早已被深深埋葬的友情。

第13集

蘇張縱橫鬼谷,正像它的名字所喻示的那樣,是個神秘的所在,它的神秘不在險峻,不在幽深,神秘來自鬼谷的主人——戰國乃至後世第一奇人——鬼谷子。他的一雙第子孫臏龐涓已經把天下翻了個,如今又有兩個來到谷口準備下山了,瞧他們眺望天下的那份神情,悠然自信里透著不恭,好像天下就是蘇秦手中那快高高拋起的玉佩,打著滾地落下來,正面還是反面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早晚要落回到他(蘇秦)或他(張儀)的手中。

第14集

蘇張縱橫蘇秦、張儀下山後,一個去了秦國,一個去了楚國,秦國剛剛處死了變法的商鞅,秦惠王對說客還惱火著呢,一腔熱血的蘇秦在秦國被澆了滿頭冷水,張儀在楚國也同樣境遇悽慘,差不多就要淪落街頭了。看來,這兩個將要縱橫天下的風雲人物得先在天下風裡歷盡沉浮,嘗遍人情苦澀才行。蘇秦受夠了家人的白眼,最後遊說到燕國,得到燕文侯夫人的賞識,靠枕邊風開始了飛黃騰達的仕途生涯,同時,關東六國逐漸感覺到強大的秦國日漸逼近的威脅,終於在蘇秦唾星飛舞天花亂墜的遊說中聯合起來抗秦了,蘇秦的事業也達到了“六國封相”的頂峰,曾經用漫罵諷刺將他趕出家門的蘇氏家人匍匐在他的腳下,畢恭畢敬地仰視坐在金鑲玉飾的車乘裡衣錦榮歸的他。蘇秦的成功使秦惠王后悔了,也著慌了,這恰恰給了張儀一個難得的良機,他向秦王獻上連橫之策,立刻得到秦王重用,現在,他可以公私兼濟,順帶著向冷落他的楚國泄泄私憤了。

第15集

蘇張縱橫蘇秦與文侯夫人私情敗露,被迫去了齊國,貌合神離的六國合縱也被張儀的連橫各個擊破,在齊國,蘇秦以間諜罪被人刺殺,他的屍體被張儀送回燕國,他初次邂逅文候夫人的易水之濱……

第16集

趙武靈王地處北陲的趙國,從立國之初就不斷與遊牧北方的胡人部落發生衝突,胡人短衣窄袖,長弓硬弩,馬上騎射剽悍異常,趙國在戰鬥中常常處於劣勢,英明果斷的趙武靈王毅然決定詔令全國:移風易俗,仿效胡人,實際胡服騎射。這個破天荒的詔令像一塊巨石投入深潭,讓全國上下目瞪口呆。最強烈的反抗恰恰來自王室,來自趙武靈王最寵愛的小兒子公子何。在詩書禮樂教育下長大的翩翩公子無論如何也不明白,先進的中原大國為什麼要學落後蠻胡的樣子?他對父親的主張懷疑、不滿,繼而是激烈的反抗,高瞻遠矚的武靈王有意把兒子的反抗導向極致,父子倆劍拔弩張,中間可急壞了王后吳娃。

第17集

趙武靈王對胡服騎射同樣強烈反對的還有武靈王的叔叔趙成和眼看要失去王位繼承權的長公子章,他們各懷異心,眼見反對不成,表面上裝出順從的樣子,暗裡則在等待覆辟的時機。胡服騎射在武靈王鋼鐵般強力意志下推行了,公子何崇尚的禮義柔情在與父王的對抗中被毫不留情地摧殘殆盡,在父子常情與王者之威的較量中趙武靈王成功了,他用血與仇塑造了一個理想的王位繼承人,但也永遠地失去了心愛的王后,失去了二子對父親的尊敬與愛戴。英雄垂暮的趙武靈王讓出了王位,繼而又想起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公子章,他想說服小兒子分一半國土給他的大哥,年邁的趙武靈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他現在開始渴望那曾經被自己隨意摧殘的溫情了。但是,頭頂王冠俯視他的趙惠文王已再也不是當年文質彬彬的公子何了。公子章終於起兵奪位,失敗後倉皇逃往行宮,趙惠文王率兵包圍了行宮,也包圍了正在行宮休養的趙武靈王。

第18集

田單復國公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使名將樂毅聯合秦、趙、魏、韓,率五國聯軍攻伐齊國,破齊國七十餘城,燕師攻入齊國都城臨淄,齊泯王棄城而逃,齊國面臨滅頂之災。兵荒馬亂的臨淄,田單來接老師太史敫出逃,太史敫執意與臨淄共存亡,田單無奈,只得與太史敫之女依依惜別;出城大道上,車馬相纏亂成一片,田單果斷命令砍下車軸兩側包頭,齊人得以疏導出城,齊泯王命令田單隨待左右;亂軍中走失的太子法章逃進太史女臥房,太史女當做難民加以收留。楚國派淖齒率二十萬大軍援齊,居心叵測的淖齒卻乘機殺了齊泯王,田單怒殺淖齒,臨危受命扛起了抗燕復國大旗。

第19集

田單復國樂毅入城拜見太史敫,請他出面臨政安民,太史敫斷然回絕,樂毅對仍在抵抗的即墨、城圍而不攻打,這引起太子和一武將的不滿,燕昭王全力支持樂毅,從此埋下了不和的種子。法章夜見太史女,表露身份,太史敫命女兒攜法章出逃即墨,即位為王以振民心,逃亡路上歷盡危難,法章深深愛上太史女,發誓要立她為後,太史女聽後暈倒在地,這時,燕軍巡哨發現了倆人,千鈞一髮之際法章被齊軍搶進城,得悉太史女之情的田單發瘋一般單人獨騎衝出城去……樂毅田單兩個互相傾慕的對手訂下了單獨約見的日期,但樂毅卻沒能按時赴約,新即位的燕惠王以武將騎劫取代了無人可代的樂毅,田單苦苦等待的復國良機終於到來了。田單的火牛陣衝破了燕軍重重包圍,在齊國大地上奔騰開來,七十餘城轉眼間又飄起齊國的大旗,田單成了神一般的復國英雄。在落木蕭蕭不知何處的荒野,樂毅田單終於相見了,英雄老矣。

第20集

范睢逼仇出使齊國的魏國大臣須賈在朝堂上出乖露醜,多虧門客范睢出言機智,打動了齊王,才僥倖得以不辱使命,但沒想到心胸狹窄的須賈恩將仇報,在丞相魏齊那兒反告了范睢一狀,范睢據理力爭,又惹怒了嫉賢妒能的魏齊,倆人抓來范睢的愛妻雲娘,狠狠羞辱一番後,將范睢毒打至死,拋屍荒野,魏齊和須賈萬萬沒想到范睢並沒有死,從此,他們倆和魏國都成了范睢報復的對象。

第21集

范睢逼仇秦昭王出宮行走,百姓遠遠走避,有張祿者當道而立,禁軍上前喝斥,張祿高聲道:秦國只有丞相,哪有大王?秦王聞聲止駕,命令帶進宮去,張祿向秦王獻遠交近攻之策,秦王大悅,即令丞相穰候解印歸田,名不見經傳的張祿一步登天,做了大秦的丞相,遠交近攻的第一步就是猛攻魏國,魏國抵擋不住,派須賈攜重寶出使秦國,想從丞相那裡討個人情,須賈費盡周折終於見到了如日中天的張丞相,但這一見把他魂也嚇飛了,張祿,正是死而復生的范睢。范睢以牙還牙當眾羞辱了須賈,並要他向魏王轉達兩個要求:放回雲娘;交出丞相魏齊的人頭。

第22集

范睢逼仇走投無路的魏齊逃到趙國,秦王即發兵攻趙,為大秦丞相復仇正好做了秦王尋釁開戰的藉口,為救魏齊,平原君隻身入秦,范睢竟扣留了身為趙王叔父的平原君,要趙國拿魏齊的人頭來贖,范睢殘酷的復仇激起了名士蔡澤的不平,他揚言十日內要從范睢手裡奪走秦國相位,做了丞相夫人的雲娘也意識到,過去的范睢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不過是秦王併吞六國的大棋盤上一個橫衝直撞的卒子。逃無可逃的魏齊終於逃到了生命的盡頭,在他剛剛長出嫩草的墳前,站著以故人身份前來憑弔的范睢,遠處,夕陽下,雲娘坐在馬車裡等候著。

第23集

竊符救趙公元前二六〇年,秦,趙戰於長平,趙敗,四十萬降卒一夜之間被秦軍坑殺活埋,這是戰國史上最最慘烈的一戰,六國中抗秦最堅決戰鬥力最強的趙國從此一蹶不振,時隔不到一年,秦國再次發兵,大軍長驅直入,里外三層緊緊圍住了趙國的都城邯鄲。眼見城破國亡,相國平原君不得不委派自己的夫人殺出重圍,到魏國求救。

第24集

竊符救趙魏王點二十萬大軍,由老將晉鄙率領出發援趙,行至魏趙邊境,魏軍忽然按兵不動了,原來這是魏王預先給晉鄙下的密令。號稱門客三千的魏公子信陵君無法說服魏王,毅然決然要率手下的門客去與趙國共存亡,出發那天,信陵君在東門與素來尊敬的侯生道別,不料卻吃了侯生的閉門羹,鬱鬱不樂的信陵君半夜又折回魏都要跟侯生討個明白,哪想到侯生正笑吟吟開了殺門在等他,說我早料到你一定要回來……視信陵君為恩人的如姬冒死從魏王密筐中盜得兵符,信陵君持兵符來到晉鄙軍中,兵符就是王命,但老將晉鄙卻對信陵君手上的兵符生了疑心;魏王挺身而出,說兵符是他盜走的,他怎么能使別人相信呢?趙國得救,秦國遷怒於魏,轉而攻打魏國,發誓永不再見魏王的信陵君拒絕了所有替魏國求情的說客,萬般無奈之際,魏王請出了已被打入冷宮的如姬;信陵君的威名使秦軍不戰而退,魏王的慶功盛宴上,醇酒美人換走了信陵君手中的兵符,從此之後,秦國再也沒有什麼顧忌了。

第25集

呂氏春秋戰國末期,秦昭王之孫,孝文王(安國君)之子異人,其母為一侍妾且又早亡,其人在兄弟二十餘中屬無能者;故被送往趙國做人質。客居邯鄲的陽翟商人呂不韋深謀遠慮、城府深曠,視異人公子這個階下囚為“奇貨”,遂巧妙地把他的已經有孕的愛妾趙姬(趙國最有名的舞伎、美女)轉嫁給異人,異人與呂不韋成為好友。呂不韋胸中醞釀著一個驚天地震諸神的遠大計畫。

第26集

呂氏春秋秦趙開戰,秦大兵直壓邯鄲,趙姬生子(實乃呂不韋之子)嬴政(即秦始皇);異人公子不知就裡。異人、趙姬、嬴政三人在兩國關係緊張之際性命難保。呂不韋進行穿梭外交,往返於趙宮與秦營之間(秦軍主帥為異人之父安國君),不但巧妙地樹起了異人的威望、解救異人全家,且出人意料地確立了異人未來的太子地位;而確立異人的太子地位也就等於確立了他自己的兒子——嬴政日後的皇位。而此時,秦國的王權還在嬴政的曾祖昭王手中,離嬴政還有三代之遙。此後的二十餘年,秦國的王位嬗迭,完全按照呂不韋的設計兌現。他輔佐了三代帝王,造就了兩代帝王,最終把他呂氏的後代嬴政推上了歷史的峰巔——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華全境的秦始皇帝。

第27集

呂氏春秋當呂不韋在事業上達到頂峰之時,他編修了不朽的《呂氏春秋》。此時,完全清楚自己出身的嬴政在政治上已經成熟。在親情與政治的激烈衝突中他選擇了後者;即使呂不韋恩重如山、功高蓋世,嬴政也不得不殺他,因為呂不韋的存在就是對大秦江山社稷的最大威脅。而嬴政,不論他是任何人的兒子,不論他到底是姓贏還是姓呂,只要坐上王位,戴上王冠,他就是嬴氏後代、大秦之王。呂不韋,傾一生的才力、物力、心力、精力,設計並完成了秦朝歷史的過程與走向;但歷史也並未完全忠實於他的設計。歷史的結局否定了他的最起碼的設計動因——他死前只有一個要求,讓嬴政叫他一聲“父親”,但嬴政清楚,這兩個字一出口,他就不再是秦始皇了。在巨大的悲涼與失望中,呂不韋終於醒悟:“我的兒子是千古一帝!歷史將如是說!”父親第一次把兒子當成真正的天王而跪拜,之後死去。迄今為止的人類史,除呂不韋之外,似乎再難找出——能夠精心設計歷史、刻意經營歷史,撥動歷史時針走向的——另一人。陰謀家的稱謂對於呂不韋來說,好比芝麻比西瓜。他把經營歷史當做一種人生、一種追求、一種事業;他有超凡的才能和智慧。他的一生在事業上是偉大的,在個人命運上是不幸的,因為他個人的終極要求受到了歷史的最後否定。他雖然是一個販夫走卒、是一個為他人做嫁的絕好工具,但他也確是王中王、皇上皇。他真正地左右過歷史,他是一個獨特的輝煌的蓋世英雄。呂不韋的極富戲劇性傳奇性一生,既典型地體現了“戰國精神”,又把現代人引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本劇著重塑造了兩個個性化的人物,呂不韋和嬴政。嬴政的形象不同於以往任何作品中的形象。他既怪異、內向、陰狠、冷酷、又聰穎、博學、果決、開明,既有雄才大略又有變態之嫌,少時飽受歧視壓抑,壯時極盡宣洩殺伐之威;生理心理皆有殘疾,渴望普通人間溫情而不可得,故而把自己的一切深藏,他的言與行,神秘詭詐使常人難以琢磨和理解。呂不韋遊走於戰國如履平地,他幾乎無堅不克,但獨懼其子嬴政;沒有任何外在力量能打倒秦始皇。

第28集

荊軻刺秦燕太子丹幼時曾與秦王政同在趙國做過人質,長大後又做了秦王政的人質,太子丹奏請秦王看在幼時情分上放他歸國探視父疾,秦王斷然答道:你要回去,除非烏鴉白頭,馬頭生角。太子丹由此深恨秦王。衛國人荊軻少年有志,藏一身好劍法闖蕩四方,當世著名的劍客蓋聶,句踐向他挑戰,他卻臨陣而逃;少年俠士秦舞陽來到燕國,正遇上幾個劍客調戲驛戰亭長的女兒斯好,秦舞陽拔刀欲怒,板牆內一聲鏗鏘引得眾人個個回頭,斯妤卻告訴他們裡面住的是一位只知喝酒睡覺的懶鬼。

第29集

荊軻刺秦太子丹逃回燕國,幫助他的秦將樊於期被抄家滅族,太子丹決心刺殺秦王,謀臣田光卻認為他手下的勇士無一人能當重任,太子丹以國賓之禮請來荊軻,也引來了眾武士的嫉妒,荊軻放浪形骸,沉迷酒色,使得太子丹也對他顧慮重重,唯有村女斯妤憑直覺愛上了英雄本色的荊軻。秦王政連續滅了韓國趙國,秦軍兵臨易水,太子丹再也不能等下去了,荊軻慨然應諾,而後突然來到樊於期面前,說秦王懸賞千金要你的人頭,不知能否借來一用;易水河畔,秋風蕭蕭,高漸離擊築眾人悲歌,荊軻醉意朦朧跌進馬車,逐水而去;邊境驛戰,斯妤荊軻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坦然而別。

第30集

荊軻刺秦戈載如林喊聲如雷中,荊軻、秦舞陽出現在秦宮大殿,秦舞陽突然臉色蒼白渾身發抖走不動了,守宮武士的臉上現出警惕的神色,荊軻坦然獨行,面對秦王呈上貢禮;樊於期之首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圖窮匕首見,秦王一慌神的功夫,匕首已經握在荊軻手裡,頂在他咽喉上……鹹陽城下,用繳獲的兵器鑄就的十二個巨型銅人高高聳立,炫耀著秦王橫掃六合的赫赫武功,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眾匍伏中,登上金碧輝煌的寶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