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形冠籽

截形冠籽分為兩個亞屬。一個是無喙籽亞屬,另一個是管籽亞屬,產於貴州水城汪家寨礦汪家寨組頂部1號煤層煤核,晚二疊世晚期。

基本信息

簡介

中 文 名 : 截形冠籽(新種)
科名信息:Medullosales,髓木目
屬名信息:Stephanospermum,冠籽屬
文獻描述: 1988 Stephanospermum cf. akennioides
形態描述: 僅有縱切面的標本,種子頂端呈近截形,兩側邊向基部略收縮,基部略呈鈍尖狀。種子長7.2mm,最大直徑3.8mm。頂端具4個齒狀的冠,冠高300-600m,基部寬200m。種子頂端中央具一低矮的珠孔喙,300m高,基部直徑300m。珠被僅保存有硬質層,厚100-150m。分為二層:外層為一層柱狀細胞,內層由5-10層細胞構成,細胞近等徑,直徑10-15m。珠心除在種子基部外均與珠被分離,與大孢子斷續貼合,維管束斷續分布於珠心和大孢子之間。在大孢子內有多細胞的雌配子體,但僅其邊緣的細胞保存較好,表皮細胞狀,外平周壁較厚。
比較研究: 將冠籽屬分為兩個亞屬。一個是無喙籽亞屬Arhynchospermum Hall,具低矮的珠孔喙和硬質層冠;另一個是管籽亞屬Siphonospermum Hall,具高的珠孔喙和硬質層冠。目前冠籽屬共有6個種,其中3個種歸入無喙籽亞屬,包括:Stephanospermum caryoides Oliver、S. costatum Good et al.和S. ovoides Hall;另外3個種歸入管籽亞屬,包括:Stephanospermum akenioides Brongniart、S. elongatum Hall和S. konopeonus Drinnan et al.。這6個種及當前標本的主要特徵比較見表6-1。 與這6個已有種相比,當前標本在形狀上比較特殊:其頂端近截形,最大直徑位於近頂端處,基部鈍尖。而其它6個種的最大直徑均位於近中部,頂端不呈截形,基部近圓形。此外當前標本的珠孔喙及硬質層冠都很低矮,不如其它6個種的發育。李中明認為當前標本的珠心內的維管束為一連續的套狀構造,但經觀察他的文章中的圖片以及他留下的標本,發現珠心中的維管束實際上是呈分離的束分布於珠心和大孢子之間。如果這種現象不是由於保存不佳所造成,它應當是區別當前標本與其它6個種的重要特徵之一,因為後者的珠心維管束都是呈連續的套狀。 李中明認為當前標本與法國晚石炭世斯梯芬期的Stephanospermum akennioides相近,因此將其定為S. cf. akennioides。本文作者認為兩者的形態特徵差別明顯,很難用發育階段不同來解釋。前已提到,當前標本的珠心內的維管束為分離的束狀,而Stephanospermum akennioides的為連續的套狀。此外,兩者的地質時代相差很遠,一個是晚石炭世,一個是晚二疊世,它們屬於同一個種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本文將其定為一個新種,代表了冠籽屬中地質時代最新的一個種。 表6-1:冠籽屬幾個種主要特徵對比種特徵 S. akenioides S. caryoides S. costatum S. elongatum S. konopeonus S. ovoides S.trunctatum sp. nov. 種子縱切面形狀 長橢圓形 近圓形 卵形 橢圓形 橢圓形 卵形 頂端近截形,基部鈍尖種子直徑 4-4.5mm 12.5mm 8mm 5-8.5mm 5-6mm 7mm 3.8mm 種子長 10mm 15.5mm 15mm 13-19mm 8-11mm 10mm 7.2mm 種子長/直徑 2-2.2 1.2 1.88 1.5-1.7 1.6-1.8 1.4 1.9 冠長 1mm 1mm 無 1.4-2mm 0.7-1mm 0.23mm 0.3-0.6mm 珠孔喙長 1.7mm 0.8mm 無 3.5-4.4mm 1.5-1.7mm 1mm 0.3mm 柱狀細胞層 有 有 無 有 有 有 有硬質層厚度 300m 900m 100m 450m 300m 300m 100-150m 資料來源 ①② ①② ②③ ②④ ② ②④ ⑤, this paper ① Doubinger et al., 1995;② Drinnan et al., 1990;③ Good et al., 1982;④ Hall, 1954;⑤ Li, 1991
時代產地: 貴州水城汪家寨礦汪家寨組頂部1號煤層煤核,晚二疊世晚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