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序本

戚序本,全名為“戚蓼生序本”,簡稱戚序本或戚本, 原由乾隆進德清戚蓼生所藏並序,約在光緒年間桐城張開模得到它的一個過錄本,後歸俞明震,俞以之贈上海有正書局老闆狄葆賢,據以照相石印,題為《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以其卷首有戚蓼生的一篇序 ,故稱“戚序本”。

戚序本由來

戚序本紅樓夢早期的一個抄本
戚序本,全名為“戚蓼生序本”,簡稱戚序本或戚本, 原由乾隆進德清戚蓼生所藏並序,約在光緒年間桐城張開模得到它的一個過錄本,後歸俞明震,俞以之贈上海有正書局老闆狄葆賢,據以照相石印,題為《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以其卷首有戚蓼生的一篇序 ,故稱“戚序本”。但是,卷首有戚序的共有四個本子。一是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年上海有正書局出的石印“大字本”。 二是一九二零年,用大字本剪貼縮印了一種“小字本”,小字本又於一九二七年再版。大字本與小字本文字上幾乎沒有任何差別,所以一般也就不提小字本。三是有正書局據以石印的底本,過去一直說是毀於兵火,但一九七五年上海古籍書店發現了十冊(前四十回)。 故稱“戚滬本”。由於有正書局據此本石印時,個別地方有貼改,而且還用貼條加上眉批,因此,底本與印本之間也有小差異。由於這個本子鈐有幾方張開模的印章,一度系張氏收藏,故稱此本為戚張本或張本。三、南京圖書館藏戚序本,本子的面貌文字大同於張本,可能系張本的過錄本。但這個本子與其他戚序本亦有小異。故稱此本為戚寧本或寧本。

戚序本說明

“戚滬本”,又稱“戚張本”存第一至四十回,分裝十冊,每冊四回。書口中縫從上至下題《石頭記》、卷×、×回及每回頁碼,以十回為一卷。第一冊卷首有署“德清戚蓼生曉堂氏”的石頭記序,其後為八十回目錄和正文。全書用烏絲欄木板水印連史紙抄寫,每頁九行,行二十字。除第六十七回外,有另頁抄寫戚序本的會前後總評(第一二回回前總評誤入正文),正文內有雙行批註,無旁批和眉批。抄寫年代約在乾隆末期。抄本上有張開模的印章六處,印文為“桐城張氏珍藏”、“桐城守詮子珍藏印”、“翁珠室”、“狼藉畫眉”等。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七五年據有正石印大字本影印出版,改題《戚蓼生序本石頭記》,一九八八年又重印一次。藏上海圖書館
有正“大字本”,上海有正書局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二年出版,據“戚滬本”照相石印,題為《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八十回全,前四十回帖加了書局老闆狄葆賢的眉批。有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學古籍刊印社學生書局(台灣)、廣文書局(台北)、線裝書局影印本,題作《戚蓼生序本石頭記》,故又正本也稱“戚序本”。有正本是一部經過精心整理的脂評本,隨改動較多,但主要是查漏補缺,潤色詞句,與有意篡改有別。
有正“小字本”,一九二零年,用大字本剪貼縮印了一種“小字本”,小字本又於一九二七年再版。四十一至四十八回又加上後人批註。有藝文書局(台北)影印本。
戚寧本,又稱“寧本”、“南圖本”、“澤存本(澤存書庫藏本)”或“脂寧本”。即南京圖書館藏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存八十回。屬脂評系統的抄本。有正本對“戚序本”貼改處,“戚寧本”均同“戚滬本”原貌。八十回全,藏南京圖書館。
戚序本
戚序本所屬的四個本子,差異極小,來歷又一致,可以看作是一種版本。所以有時提到各本,在行文中用“戚序本”這個總名來合指它們。有時戚本也專指有正本。有些本子,雖然沒有戚序,但抄寫形式、文字特徵與戚本相似,也劃入戚本的範圍。
戚序本字跡工整,清楚有條,便於閱讀,是一種比較完善的脂評系統的流傳本。它整理的底本可能不止一種,因此別本殘缺之處,皆已補齊。匯集的批語也比較多,有不少是他本所缺的,如第四回回前,批者“請君著眼護官符”一詩,即此本獨有。此外,在正文、回目上,也時有特色,值得研究。魯迅在《中國小說戰史略》有關章節中所引的前八十回文字,全用此本,而不取高鄂本。

戚序本缺陷

此本的缺點,是經過整理後,文字不免有改動和失真之處,批語也有不少移動位置,比如把眉批、旁批都改成了雙行夾批或回前回後批,並刪去了原署的年月、名號,失去了本來的面目。書是過錄戚氏原藏之精鈔舊本,雖然楷書整齊,但看來抄手的語文水平不高,音訛形誤的錯別字也有時所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