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術語,謂持戒表現之相狀差別。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別,按其持犯之輕重,各有不同之相狀。一般指切切實實遵守戒律之相狀。此乃南山行事鈔所立戒四別之一。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下(大四○·二七四下):‘相有形狀,覽而可別。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體,唯論業性;後明戒行,略示攝修。若非辨相,則法、體、行三,一無所曉,何以然耶?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研考。’(參閱‘戒四別’2905)
相關詞條
-
九種戒相
九種戒相指自性戒,一切戒,難行戒,一切門戒,善士戒,一切種戒,遂求戒,此世他世樂戒,清淨戒。
簡述 相關條目 -
九種相戒
(2)廣博戒,即廣攝一切所學處。 七種即:(1)止息戒,即遠離一切殺生。 (2)轉作戒,即攝一切善,饒益有情。
-
總相戒
十善法的內容,雖僅身三、口四及意三的十條,而其涵蓋層面則可淺可深,可狹可廣,並且在凡則凡、在聖則聖、遇小即小、遇大即大,內外道同轍、僧俗眾共軌,世出世間...
-
隨相戒
佛學術語,指事相之戒法。 為‘離相戒’之對稱。 如四分、瑜伽、梵網等大小乘諸戒。
-
離相戒
佛學術語,又名無相戒,即持戒的人心無所著,視一切戒律,猶如虛空,了無持犯之相。
-
三堂大戒
三壇大戒為漢傳佛教出家僧人受戒儀式;依初壇、二壇與三壇正授,分別得到沙彌(尼)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戒體。
儀式簡介 相關內容 -
靈戒相師
-
別解脫戒
又名別解脫戒律,別解脫是戒法的別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的惡業,別別解脫,故名別解脫,因合於律儀,故又名別解脫律儀。別解脫戒,出家眾必依師受。別解脫戒命終即...
簡介 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