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育故事

我的生育故事

《我的生育故事》是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婦女的生育狀況直接反映婦女的解放程度。從婦女們親身經歷的生育故事中,可以了解她們的生存環境,她們的自身價值,她們究竟為什麼生育,到底是誰讓她們非生兒子不可。我們不要去苛求農村婦女如何愚昧落後,也不要去責怪傳宗接代的舊思想多么根深蒂固,畢竟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畢竟我們還是一個農業大國,畢竟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新的社會形態產生,當城市化讓核心家庭成為主流,當社會養老成為每個公民都能享有的權利,當隨父姓隨母姓成為一種普遍而時尚的選擇,那么,我們努力推動的兩性平等的理想社會一定能夠誕生。

《我的生育故事》是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出版的。

目錄

序一 她們為什麼非生兒子不可/1

序二 傳統生育文化為何陰魂不散/4

第一章

躲進深山,也沒生出兒子/3

生女受虐待,生兒遭不幸/8

千辛萬苦,生下不孝之子/13

為了生兒子,毀了家庭/117

遠走他鄉生兒子,險出人命/23

因為超生,夫妻都被開除公職/28

命運弄人,超生的兒子有缺陷/34

近親偏婚育,最終吞惡果/38

評論性別偏好是男權社會的產物/42

第二章

生了十四個,最終貧病交加/47

七個孩子,把我們的血脈都耗幹了/54

九女一男不是福,窮困生活伴一生/60

有了兒子,老了還得自己苦熬/65

連續超生,害苦了孩子/69

生了四個兒子,也難直起腰/73

生了兒子還想生,越生越窮/77

評論隱藏在生育背後的貧困/81

第三章

荒唐的轉胎說害慘了我/85

我只被當做生育機器/91

婆婆用手取出我的絕育環/99

一雙女嬰被遺棄在雪地上/103

婆婆把懷孕的我推下樓梯/107

生育讓我倍感世態炎涼/112

評論男孩偏好是針對婦女的暴力/117

第四章

第五章

附錄

後記/232

序言

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專家學者搞調研,計生部門出政策,各級政府立軍令狀,新聞媒體作宣傳,目的就一個,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出生人口性別比降下來。在大眾媒體的宣傳中,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不把出生人口性別比降下來,20年後將有3000萬以上的男人找不到老婆。”對這種說法,婦女界首先提出異議,尤其那些關注社會性別問題的專家學者,她們認為,這種說法本身就是性別歧視,難道女人出生的價值就是為了給男人配對做老婆?從女性主義的立場看,婦女的權利即人權,如果一個國家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居高不下,這只能說明婦女的人權狀況不佳,因為生存權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如果連最基本的權利都保障不了,還怎么能談教育權、就業權、參政權等等,“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也只能是一句口號罷了。

我們國家的人口性別比失衡嚴重到什麼程度?連續多年的統計顯示,全國男女比例平均達到了120:100,有的省份高達130:100以上。那么,我們要問,那些本該出生的女孩哪裡去了?毋庸諱言,大部分都被B超機超掉了,也有一部分出生後被遺棄了,還有一部分出生後沒有登記成了“黑人”。

後記

這本書雖然是我的創意,並由我擔任主編,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記者和業餘作者在採訪方面的努力,沒有被採訪對象的積極配合,沒有特約編輯的認真選編,它也可能胎死腹中。前不久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尋夢:中國打工妹生存報告》也是如此。

由於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和社會活動,使得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直接參與編輯工作,只能邀請關注這個領域的媒體同行和朋友用志願者的精神進行合作。正因為這樣,這兩本書也就容納了更多的觀察角度,使它們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有了更大的參考價值。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來自台灣的郭慧玲女士,寫作《尋夢:中國打工妹生存報告》一書,她不但承擔了大量的採訪任務和有關政策檔案的蒐集整理工作,還將全部稿費捐給農家女機構。還要感謝參與編輯工作的有相當專業水準但其姓名並未出現在書上的朋友,如中國婦女報社的老社長申萬起和資深編輯鄭榮昌先生,沒有這些朋友認真負責的工作,這兩本書不可能以這樣的面目呈現給讀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