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成山衛古城,古名天水郡,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命襄武王湯和置成山衛,是沿海設的五十九座衛城中最重要的衛城之一,用以
抗擊倭寇的侵犯。在成山設衛以前,此地屬文登縣管轄,設衛後,隸屬山東都司(都指揮司),由中央的五軍都督府統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創建石城,並設四門,東門永泰、西門天順、南門文興、北門武寧(四個城門樓因由李永泰、張天順、郭文興和徐武寧四個財主捐款修建,故名)。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文登縣知縣韓士俊會同成山衛指揮使姬兆年、唐文享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年)因大地震城牆坍塌,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頒旨撤成山衛,設榮成縣。從此,成山衛古城成為榮成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們便把成山衛古城稱為老榮成,一直到今天。
歷史
成山衛古城建於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當時,成山衛城還僅是一座土城,後建成石城。據道光版《榮成縣誌》記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創建石城,周長3280米,牆高6米,厚7米,。設四門:東曰永泰,西曰天順,南曰文興,北曰武寧。”同時,建成的還有城內的一些衛、所及官署建築群。應當指出的是,成山衛城的建置比天津衛還要早六年,比威海衛城要早十八年。自此也可以看出,成山衛在地理及軍事上的重要。成山衛三面環海,一面接陸,是大陸伸向海洋的最遠處,這裡是京津的門戶,重要的軍事要衝。據《徐氏祖譜》記載:“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日本國屢擾東時,遣襄武王湯和,沿海築五十九城……而成山尤為險要之極,此衛之所由設,城之所由建也。”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二月十三日,清兵從遼東半島渡海攻占了這座古城,廢除了明代衛指揮使司,設立守備署,明朝在成山衛境內的統治從此結束。清康熙七年(1668年)農曆六月十七日戌時發生強烈地震,衛城城牆,城內衙署、民居坍塌達百分之四十。今僅存北城門門垛。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頒旨撤衛置縣,並親賜縣名“榮成”。至今人們習慣稱此地為“老榮成”。
到了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隨著“衛”的軍事意義的消亡,守備署則成為與州縣平行的特殊行政單位,仍管轄著原來“衛”的範圍。為了統一全國的行政單位名稱,清朝雍正皇帝於是年決定裁衛設縣,並“欽賜嘉名,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榮成由此得名,榮成縣建置自此開始。
從此古城成山衛一變而成為榮成縣城,管轄境域東起成山頭,西至橋頭,南起寧津所,最大縱長75公里,最大橫距45公里,總面積約1098平方公里的區域,成為轄區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乾隆元年(1736年)開始,榮成縣第一任知縣、江蘇進士羅克昌著手修復城門、城牆、堞樓、縣署等建築,並開鑿護城壕、修復環城跑馬道。另外,南城門外有北京匠人親自修的南戲樓,與城隍廟前的東戲樓相對應,南門外還有天壇、社稷壇、三官廟、魯班廟等建築;東城門外有神農壇、龍王廟等建築;北門外有呂祖閣,西門樓上有魁星閣,西門外還有厲壇等,一片片的建築群,高大雄偉、巍峨壯觀。老榮成人稱“小北京”,它的布局建設,是完全仿照北京紫禁城的樣式建造的。
自成山衛城建成後的600年間,古城共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修葺。明洪武三十一年重修石城;清雍正十三年,撤衛設縣時曾作過修築;乾隆五十八年,
重修過城垣;抗日戰爭時期,南城門、西城門被拆後,在上世紀60年代後,東城門樓又被拆除,從此僅剩下了一座孤零零的北城門,獨守古城的悠遠歲月。現今僅存的北古城門,見證了榮成600年的滄桑歷史,是榮成最早的雛形和根基。
2008年5月1日,在威海市文物保護部門和成山鎮政府的主持下,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古城門復修正式開始。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的當天,維修竣工的成山衛北城門———武寧門以全新的面貌向遊人開放。新城門樓雄偉壯觀,飛檐凌空,氣勢磅礴……而今,這座古老的北城門舊貌換新顏,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四海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