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安東衛,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時代為紀障城。《春秋.左傳》中記載“魯昭公十九(前523)年秋,齊高發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障”。《續山東考古錄》卷二十一,“紀障在南九十里,今安東衛故城”。《日照縣誌》(光緒本)也說:“莒邑東海,贛榆東北,有紀障城,今安東衛即其地”。衛城東,今有教場地名,相傳為戰國齊將 孫臏,在此操練兵士,著作《 兵法》,但尚未見於史書。安東衛明代以前的歷史和建置沿革情況,因史籍湮沒,暫時無法考證。
據《安東衛志.里至篇》記載:“衛去海五里,按字義,‘衛’圍也,防也。京師之外,屏一方之保障,東海汛地,設衛最多,而安東方者,莫逾於此,故名。”“衛”是明代的軍事編制,每衛五千六百人,都設在要害地區。可見安東衛是以其地理位置和在軍事上的重要性而命名的。
明朝設衛
明代定鼎之後,因倭寇竄擾,遂在沿海各軍事要地,設定很多衛、所,計有防海衛、防運衛十九處和所十五處。所由衛領,衛由都司領,皆屬中央五軍都督管轄。安東衛,就是明初十九衛之一的防海衛,可見“安東衛”之名,最遲在明初已經出現。至於建置的具體年代,諸說不一。《日照縣誌》(光緒本)說:“於縣南九十里置安東衛”,注作:“ 洪武十七(1384)年置”。《安東衛志.建置篇》說:“建自洪武 季年”。縣人 丁愷曾著的《西海征》(乾隆二十三年本)記有:“明志以安東衛為洪武三十五年置,非也。“經查閱明代的紀年表,洪武在位只有三十一年,即1368年至1398年。所謂洪武三十五年,可能是明志把“建文”四年併入而得。建文四年,是惠帝朱允文國破身亡的一年,焉能顧得設定衛、所之事?安東衛儒學署李甫在《衛志》序言中說:“洪武十有六(1383)年,日本陸梁,出沒剽掠,不可控制,始命信國公 湯和,於東海諸邊,嚴設城堡,轄隸 臬司(即 按察使),選練墩卒,棋布守御,倭寇始而得戢安東遂成重地。”據此,安東衛的設定,當在洪武十六、七年,與光緒本《日照縣誌》注文所記,庶幾相符。
衛所是明朝兵制的產物。朱元璋和他的高參 劉基(字伯溫),對歷代兵制進行了認真地研究,創立了明代所特有的衛所兵制。在朱元璋當吳王時,就開始設衛,主要是設親兵衛。後來地盤占到那裡,衛就設到那裡。
洪武十三(1380)年,丞相 胡惟庸被指暗通日本,同日本僧人如瑤勾結謀亂,並訓練盜匪百餘名,借朝貢獻巨燭,內藏火藥兵器,伏匪兵於貢船中。因此,胡惟庸被誅。朝廷痛斥日本暗通姦臣,遂即絕其朝貢,中斷往來。由此以後,倭寇時常竄犯我沿海各地,燒殺搶掠,民不聊生,官府無法遏制。
洪武十六年,朝廷乃命信國公湯和、江夏侯 周德興等大臣,巡視東海沿岸數千里,擬在要塞地區設定衛、所,以便防倭禦寇。不久,設立安東衛,置行都司(為省級最高軍事執掌機關)、指揮使(統率衛兵之首領)、轄左、右、中、前、後五個千戶所(一千二百人為千戶所,所轄百戶所為一百二十人),前所、左所均駐安東衛城,後所駐衛城東北九十里,名曰石臼寨,後稱 石臼所,有專城,實為分汛要地。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王朝該設的衛基本都設立。山東設立寧海衛(牟平)、萊州衛、登州衛(蓬萊)、青州衛四個衛。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又在山東沿海增設七個衛,並派魏國公 徐輝祖來山東督建。相繼設立的衛有 鰲山衛、 威海衛、 成山衛(榮城)、靖海衛(榮城)、 大嵩衛(海陽)、 靈山衛(膠南)、安東衛(日照)。設這些衛的目的就是保衛沿海,不受倭寇的侵擾破壞。明朝初年,這些衛均隸屬山東都指揮使司,由都指揮使司直接指揮。
明 永樂年間,在山東沿海設營,做為都指揮使司和衛的中間軍事指揮機構。山東共設三個營:一是即墨營(即墨),二是 文登營(文登),三是登州營(蓬萊)。三個營管轄山東全部二十四個衛所,即墨營管轄安東衛、靈山衛、鰲山衛、大嵩衛共四個衛和石臼、夏河、膠州、浮山、雄崖、海陽六個千戶所;文登營管轄靖海衛、成山衛、威海衛、寧海衛四個衛和四個千戶所;登州營管轄登州衛、萊州衛、青州衛三個衛和三個千戶所。營中設把總(指揮使、正三品)、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等武職官員。把總為各營長官,與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共同掌管總營事。這樣在明初山東半島東部先後設立完善了營、衛、所防禦倭寇的軍事體系。在當時交通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各營能就近快速地傳達軍令,便於各衛、所及時策應,以應對海上的突發侵擾事件 。
明代 天順(1458-1464)年間,調中所去 天津衛,調右所去徐州衛。屬安東衛的只有前、左、後三個千戶所,每所都設正副千戶、百戶等職。明代、安東地屬 青州府,設通府(負責地方行政之長官)、通判(處理政務的官員)、經歷(管地丁銀兩齣納文書的官員)、教授(負責學署課試的學官)、訓導(協助學官教育生員的官員)等職。
清朝改制
清初,罷軍操更官制,乃由兵部選守備(武官,衛的軍政長官)任安東衛事,凡城池、民社、學校、錢糧,均與州縣相同,仍設經歷、教授、千總(武官)和百總各一員,石臼所千總一員。
順治十五(1685)年,總督張鉉錫查海防親至安東衛,特立安東衛都司營,專守本衛汛地。
康熙五年(1666),裁衛千總、百總和石臼所千總各一員。
乾隆九年(1744),裁衛並於日照縣,其地畝、錢糧、學校、莊屯、廬舍,就其座落分別歸屬諸城、日照二縣,原衛守備、教授、經歷等職一併裁掉。仍存安東衛籍和安東衛營,城池由安東營管理,營設都司一員、衛千總一員、日照把關(次於千總之武官)一員、把總一員、莒州把總一員。夾倉巡檢司於乾隆八年移到安東衛,其張洛、濤雒、嵐山、官草汪隸屬巡檢司。夾倉、金家溝、石臼所、龍汪等海口,屬縣衙典史(掌管緝捕、監獄的吏員)。
安東衛城
據《安東衛志·形勝篇》載:“原建城卜基於今衛城北十里之坊口,遺蹟尚存”。何時移於今之安東衛地,其說有二:一說是洪武之季時。康熙十年衛守備趙雙壁,在《衛志·文昌閣序》一文中說:“安東衛城,建自舊明洪武之季時……湯信國巡視撫輯,至衛西北經營區劃,欲建城郭……土木未興,偶有青鸞銜旗於斯,即今之衛堂處也。信國環視形勝,見左山如屏,右河如帶,大海繞於前,關山聳於後,遂移其地,而城成焉”。此說雖未交待具體建城年代,並帶有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歷史時代,是湯和巡視後所建。另一說是明弘治三年所築。如《山東通志》(雍正本)附記安東衛城一文載:“明弘治三年(1490)所築,周五里,高二丈一尺,厚二丈,垛口一千三百,門樓四座,池寬二丈五尺,深八尺。”上述二說雖然不同,建築年代相差百餘年,但原建城於坊口,後移今之衛地,事實無訛。衛城後經山洪衝激,城池損壞多處。嘉靖年間,衛經歷司何亨,呈請朝廷撥給官銀一千兩,稍事修葺,始有改觀。城上,除門內俱有門房三間,供藏武器之用。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共設八鋪、小巷四鋪,按時巡更,以防盜賊。戊申(康熙七年)地震,城池悉毀,圮為平地。
除城池外,城內建設主要有公署、儒學、倉庫、武器庫、演武廳、廟宇等等。公署有按察司、守府、衛衙、經歷司(在衛堂東)、鎮撫司(在衛堂西)、儒學署(在西街路北,後為文廟)、巡檢司(在衛府後)、千總署(在北門內西街)、左所(在儀門東)、前所(在儀門西)、安東營(在北門內西街),還有倉庫(在衛治東)、監牢局(在衛南門裡西南隅)、火炮局(北門裡街東)、武器庫(在衛堂東)、演武廳等。廟宇有關帝廟、三官廟、鎮武廟、火神廟、城隍廟等。大街有東西石坊。這些古建築,歷經明、清多次兵火和康熙戊申地震,久已廢圮。
衛墩台
墩台,是古時用以舉烯煙、傳敵情,以防不虞的軍事通信設施。安東衛的墩台,主要設在沿海汛口要地。每個墩台配有旗、鑼、煙筒,有警必舉,千里之地,瞬息可知。當時設在日照境內的有兩種墩台:一是軍墩,即由巡查軍士護守之墩,計有皮狐墩、石門墩、黑漆墩、泊峰墩、昧蹄墩、張洛墩、濤雒墩、小皂墩、溫桑墩、南石臼墩、北石臼墩、萬疋墩、董家墩、南青泥墩、北青泥墩、釣魚墩、湘子泊墩、石河墩、湖水墩,以上二十墩隸屬石臼所千總。二是民墩,即由民卒護守之墩,計有楊家墩、孫家墩、相家墩、夾倉墩、蔡家墩、焦家墩、新添墩、牛蹄墩,以上八墩隸屬夾倉鎮巡檢司。每墩設卒四名,總計墩卒(包括軍士和民卒)一百一十二名,每名供給工食銀四兩。墩下置贍養地八畝,建安息房數間,供墩卒安置家室之用,以便他們種桑麻,養雞犬,守墩為業。一有緊急軍情,白日則燃起狼煙,黑夜即照明信火,信息傳遞至速。嘉靖三十一年和三十四年,倭寇竄犯日照沿海一帶,皆被擊退,無不奏效於墩卒的盡職盡責。
衛屯田
古時的屯田,有軍屯、民屯、商屯三種。安東衛所屬屯田,都屬於軍屯,只使用於駐軍。明制屯田,以正丁應役,余丁耕田,征其稅為軍餉,缺少部份以屯丁補之,此乃古之寓兵於農之法。每屯丁授田二十五畝,歲納粟三石,征解於衛倉作軍需。衛的屯田地原額為一千六百六十五頃,坐落在諸城、日照二縣,各有屯名。其中坐落在諸城縣內的原額地一千三百三十七頃五十一畝,屯名有大埠屯、張家屯、孟家屯、監家屯、毛家屯、稍坡屯、福盛屯、曹化屯、梁山屯、吳家屯、蔡家屯、於家屯;坐落在日照境內的原額地三百二十七頃四十八畝,計有斗溝屯、白石屯、趙家屯、朱家屯、豎旗屯。至明末屯政廢馳。清代,除漕運地方屯田仍屬衛、所外,其餘衛、所屯田轉屬州、縣,改為民屯。安東衛的屯田,直至並衛於日照縣時,才分別劃歸諸城、日照二縣,裁撤屯田弁丁,屯戶所領地畝,按規定繳納地價,報官稅契,由其耕種經營,原征屯糧,改為丁糧。
衛城集市貿易
安東衛,自明清以來,既是海防要地,又是貿易通商口岸。內控魯蘇江淮遼闊腹地,外扼大海,是去 高麗、日本諸國咽喉,海陸交通發達,城內城外,店鋪林立,南北商客,絡繹不絕。可謂商賈雲集,人市如潮。衛城集市,發端明代,《安東衛志》載:“嘉靖初年,西大街三、八日為市,北大街一、六日逢集(後廢)。嘉靖二十年,西大街三、八日大集。”此制延續至今,每日均有早市。衛城商業,至清末民初,已達盛期。
今日之安東衛,嵐兗公路橫跨衛前,嵐坪鐵路後貫通衛,新建的 嵐山港與之毗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