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目標分類
成功不僅取決於事後我們對於取得成績如何解釋,也跟我們最初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有關。研究者把這種強烈的願望稱為成就目標(Ames,1992;Archer,1994;Dweck,1986;Elliot&McGregor,Urdan,1997)。成就目標(achievement goals),指個體在成就情境中渴望實現的目的。例如:一個人可能雄心勃勃地想要獲得本月最佳銷售獎。另一個人可能把目標定為演奏一首高難度的鋼琴曲。
雖然術語分類模式各異,大多數研究者把成就目標分為兩大類:掌握目標和成績目標(Ames & Archer,1988)。
掌握目標
掌握目標(mastery goals)與發展能力有關。受掌握目標驅動的學生會努力學習一門課程的主題內容。理解了材料的含義以及精通所學的內容會讓他們覺得滿意。
成績目標
成績目標(performance goals)是指向別人展示成就。受強烈的成績目標驅動的學生想要得高分,也許還想成為班上的最高分。因為好成績而受到表揚使他們快樂的源泉。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同一個班的兩個學生都按時完成作業,努力學習準備考試,取得的分數也相同,但是他們的動力來自完全不同的目標。其中一個希望學到知識,享受迎接挑戰、增長能力的樂趣。另一個期望得到好成績,會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以獲得理想的分數。
套用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運用動機激發策略較多的領域是教育領域和工作領域。成就目標理論是眾多動機理論中,最直接用於解釋教育情境中的個體行為並指導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理論。
在掌握目標定向的情況下,個體通常表現出一種積極的、適應的動機模式,他們尋求挑戰,專注於當前的學習任務,能有效地運用深層加工策略,如努力發掘新舊知識之間的關係等,面對失敗仍然能夠保持積極的情緒,努力不懈。
而在成績目標的情況下,個體傾向於將成敗歸因於自身的能力,這樣成功固然可以提高個體的自信,一旦失敗就容易導致低能評價,產生焦慮、羞愧、沮喪等消極情緒,干擾有效的、綜合策略的運用,反映了一種不適應的動機模式。因此,一般的觀點認為,掌握目標更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產生持久的推動力並促進學生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