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磬 | |||||
拼音: | xuán qìn�� | ||||
解釋: | 1.亦作"懸罄"。 2.懸掛著的磬。 3.形容空無所有,極貧。 |
相關詞條
-
磬
磬是一種中國古代漢族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
字源解說 詳細釋義 古籍解釋 字形書法 音韻匯集 -
懸磬之居
【名稱】懸磬之居 【拼音】xuán 【解釋】磬:石制樂器。
-
磬懸
"解釋1.吊死。 2.空無所有。 磬,通""罄""。"
解釋 -
磬[古代樂器]
磬是一種中國古代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槌敲擊。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
歷史記載 樂器簡介 發展簡史 演奏方法 製作方法 -
特磬
特磬是清代宮廷雅樂--中和韶樂中的重要樂器,質地多為碧玉,也有靈璧石。整套十二枚,以應十二律。磬體為鈍角矩形,長邊稱鼓,短邊稱股。整套特磬磬體大小相同,...
介紹 參考資料 -
磬[漢字]
磬(拼音:qìng)是現代漢語通用字。“磬”本意是一種打擊樂器,用石或玉製成,形狀像曲尺。單個使用的叫特磬,成組使用的叫編磬;後來又指寺院中和尚念經時所...
字源解說 詳細釋義 古籍解釋 字形書法 音韻匯集 -
曾侯乙編磬
曾侯乙編磬是中國古代一種打擊樂器。由石磬編懸於架上,可擊奏鏇律。常與編鐘相配,合奏“金石之聲”。曾侯乙編磬於1978年在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簡介 歷史記載 組成 特色 銘文 -
碧玉特磬
特磬是清代宮廷雅樂--中和韶樂中的重要樂器,質地多為碧玉,也有靈璧石。整套十二枚,以應十二律。磬體為鈍角矩形,長邊稱鼓,短邊稱股。整套特磬磬體大小相同,...
簡介 相關條目 -
磬[佛教法器]
之,形似‘雲板’,懸‘方丈’廊外;有客見住持,知客鳴三下。又‘小手磬...佛教的“僧磬”,和上面所介紹的“樂器磬”大不相同的。佛教的“磬”是“缽”形的。據禪林象器箋“唄器門”(日僧無著道忠編著)說:“僧磬與樂器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