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磬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從黃帝使伶倫造磬”以來,取片狀石材,製成曲尺形,上鑽磨一孔,懸掛敲擊,(其造型又酷似古人在宗廟、宗族大典時虔誠的鞠躬之禮,故有“磬折”之說。)有單個特磬與按律呂依次編排的“離磬”(即編磬)之分。單個特磬,作為氏族“鳴以聚眾”的信號樂器;編磬則是在宗廟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時與編鐘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聲”金石之聲,煌煌乎位列聖殿,燦燦哉史載《尚書》。
如此神聖、神奇之“磬”,取之何等石材呢?
這就是《尚書·舜典》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使“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的“泗濱浮磬”(禹貢語)——靈璧磬石!
自禹敷土,九州安定,靈璧故屬徐州,在淮泗間,磬石山(又名磬雲山,在靈璧縣城北35公里的漁溝鎮東2公里處。)北臨泗水,故曰泗濱,古代山周多沼澤,洪水環繞,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濱浮磬”之稱。“泗濱浮磬”說的就是現在的“靈璧磬石”,現在的“磬石山”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在宋代之前,磬石山這個地方,並沒有“靈璧”這個地名稱謂,所以《尚書·禹貢》中只有“泗濱浮磬”的記載。《禹貢》關於古徐州物產記述中的:蒙、羽、大野、東原、嶧陽、泗濱、淮夷等諸多地名,從區域劃分上來看,《禹貢》也是以環徐州的地理方位來記載的。“……泗濱浮磬,淮夷玭(pin)珠……”泗濱就是現在的靈璧區域,淮夷就是現在蚌埠區域。“泗濱”之廣,“浮磬”是惟一!無山何以“浮磬”?“江河可以改道,山脈卻難以遷移!故“泗濱磬”就是現在的“靈璧磬”。此後《詞源》、《玉海注》、《文獻通考》、《名物大典》等都有更詳細的記載。
中國素有禮義之邦美譽。在禮制嚴明的古代,用靈璧磬石製作的樂器已成為皇權、禮治的象徵。不管是在“樂聲盈盈、萬舞翼翼”的夏、商、周,還是在諸侯迭起的春秋戰國,乃至漢、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靈璧磬石都有她顯尊的位置。辟如:安陽殷墟大墓的虎紋磬,蚌埠雙墩1號春秋古墓的編磬,隨州戰國曾侯乙墓的編磬……等等,都有著靈璧磬石神聖的魅影。崇尚禮制的古人認為逝與生只是生命的輪迴,生前所用的東西,逝後也應相同,這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情形。而漸漸的昔日宮廷重樂、祭祀之器,帶著她神秘的色彩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因此,靈璧石磬不僅被歷代帝王視為珍寶所尊崇,也為歷代文人雅士所衷情頌揚。《晉書》有載,《全唐詩》有篇,《宋史》有記,《元史》有章……
特別是盛唐的白居易、元稹、李勛等文人雅士不僅詠頌“泗濱磬”的清正雅致之音,同時也讚美了“金聲玉振”的靈璧石磬不是其它質地的石材可替代的!樂天賦詩,以石諷政,名為《華原磬》實為靈璧磬石鳴不平。微之和詠“泗濱浮石載為磬,古樂疏音少人聽。”借詩抒懷,以正視聽。李勛的《泗濱得石磬》“……出水見貞質,在懸含玉音……器古契良覿,韻和諧宿心……”,更使靈璧磬石多了一層詩情畫意。
據《宋史》記載,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仁宗皇帝曾下詔徐、宿、泗、江、鄭、淮、揚七州軍隊到靈璧採石制磬。如此興師隆重的採石歷來是罕見的。上行下效,此間關於靈璧磬石、靈璧石(即觀賞石)的論著迭出,從文化上把靈璧磬石文化推到了又一高度。大文豪蘇東坡更是數次到訪靈璧,因為他的詩、文、畫使靈璧磬石更熠熠生輝,更是因為他的建議,靈璧才得以正式以縣建制,並在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更名“靈壁”為“靈璧”,“以縣產磬石,珍之如璧,故名”。(《大明一統名勝志》南直隸鳳陽府志勝卷十四載。)
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詩人戴復古在《靈璧磬石歌為方岩王侍郎作》中,不僅詠唱“靈璧一峰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更是愛石“如見古君子”,以石比德,“可磨斫賊劍,可倚擊奸笏,可祝不老年,可比至剛德。”慷慨激昂盛詠千年。
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世祖皇帝命大樂正趙祖榮乘傳古泗濱採石制磬二百單八懸,大樂正審謗音律,《磬頌》銘之,歌功頌德。
繼宋元後,為了明朝的宮廷禮制用樂,中都的興建,又一次大規模的開發靈璧磬石開始了,而太祖皇帝在享樂之時還沒忘記他的子民的疾苦,為了社稷的安危,“惜材撫匠”“戒石”府縣甬道。靈璧磬石山下的“洪武遺石”仿佛還在無聲的訴說著當年被貢奉朝廷的榮光。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泗濱浮磬”的美名,使“嚮慕風雅”的他路過靈璧成為可能,御題“玉磬庵”在當地成為佳話流傳,而“天下第一石”的題封,也是代代口碑相傳,逸聞趣事佳話頻頻,傳說的由來是靈璧磬石文化的傳承見證。
一石靈時百璧通,靈璧磬石以她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憑她肌理細膩,石質堅韌,色墨姿妍,金聲玉振的石質特性,在歷代都彰顯她尊貴的地位。而她的製作也是有著嚴格的規制。
據北京博物館《文廟丁祭譜》(尊經閣藏板,卷三之三,第二五、二六頁面)記載:
編磬律分,靈璧石為之,兩面繪金雲龍,股修七寸二分九厘,博五寸四分六厘七毫;鼓修一尺零九分三厘五毫,博三寸六分四厘五毫;十六枚皆同,按律呂別厚薄。股側鐫某年制,鼓側鐫某律名。
(十六枚編磬名稱,尺寸如下:)
名稱 | 寸 | 分 | 厘 | 毫 |
倍夷則磬 | 0 | 6 | 0 | 6 |
倍南呂磬 | 0 | 6 | 4 | 8 |
倍無射磬 | 0 | 6 | 8 | 2 |
倍應鐘磬 | 0 | 7 | 1 | 9 |
黃鐘磬 | 0 | 7 | 2 | 9 |
大呂磬 | 0 | 7 | 6 | 8 |
太簇磬 | 0 | 8 | 0 | 9 |
夾鐘磬 | 0 | 8 | 6 | 4 |
姑洗磬 | 0 | 9 | 1 | 0 |
仲呂磬 | 0 | 9 | 7 | 2 |
蕤賓磬 | 1 | 0 | 2 | 4 |
林鐘磬 | 1 | 0 | 6 | 4 |
夷則磬 | 1 | 0 | 7 | 8 |
南呂磬 | 1 | 1 | 5 | 2 |
無射磬 | 1 | 2 | 1 | 3 |
應鐘磬 | 1 | 2 | 9 | 6 |
(另附:股、博、鼓、博尺寸表)
名稱 | 尺 | 寸 | 分 | 厘 | 毫 |
股 | 0 | 7 | 2 | 9 | 0 |
博 | 0 | 5 | 4 | 6 | 7 |
鼓 | 1 | 0 | 9 | 3 | 5 |
博 | 0 | 3 | 6 | 4 | 5 |
樂器簡介
磬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它造型古樸,製作精美。磬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磬曾被稱為"石"和"鳴球"。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打擊樂器謦。
發展簡史
磬的歷史悠久,據先秦文獻《尚書·益稷》記載:“戛擊鳴球”,“擊石拊石”。這“鳴球”與“拊石”,即是磬在遠古時期的稱呼。磬的名稱,見於《世本·作篇》,傳說為堯、舜時人無句所作。或傳:“磬,叔所造。”可見,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於堯或舜做部落聯盟酋長時,磬已在使用。《呂氏春秋·古樂篇》載:堯命夔擊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獸”,描繪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會的樂舞生活場景。20世紀70年代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長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擊之聲音悅耳。經測定,此磬距今約4000年,屬於夏代的遺存,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磬的實物。
商代時磬已廣泛流傳,製作精美,為王室宮廷樂隊所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磬作“□”形,左半部像以繩懸石,右半部像一人以手執槌作擊狀。1950年春,在河南安陽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一件虎紋大石磬,用一塊白而青的大石琢成,長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正面以剛勁而柔和的陽紋線條,雕刻出一隻虎形紋飾,瞠目踞伏,作張口欲吞狀,形象剛猛壯美。其音色悠揚清越,近於銅聲,發略高於升C1音。單個的大石磬,稱特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稱編磬。1935年安陽市侯家莊西北崗商代大墓出土的3枚刻有銘文的石編磬,經測定,其發音分別為:永啟↑降b2,永余c3,夭余↑降e3,可演奏簡單的曲調。《詩經·商頌》中,有“□鼓淵淵,□□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的記載,商石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邊三角形。
西周至戰國時期,磬的形狀上為倨句形,下為微弧形;漢代以後上下均為倨句形。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了戰國初年的一套石編磬,共32枚(大部已壓碎、粉化,完好的共9枚),原分上下兩層,依次懸掛於精美的獸座龍首銅架上。這4組32枚石磬上,都刻有關於樂律的銘文及磬的音名,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及編磬的珍貴資料。
演奏方法
1978年8月,中國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發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編鐘、編磬、琴、瑟、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樂器和大批文物。同時出土的曾侯乙編磬總共32枚,分上下兩層依次懸掛在青銅磬架上。全套編磬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製成,音色清脆明亮。遺憾的是,出土時大多數斷裂破碎,已經無法敲擊發音了。1980年湖北省博物館和武漢物理研究所合作,製成了曾侯乙編磬的複製品。它的發音和原編磬的標音基本相符,音色優美動聽。
1983年,湖北省歌舞團按十二平均律排列製成了32枚一套的石編磬。1984年9月,蘇州的民族樂器廠和玉石雕刻廠又用碧玉精製了一套18枚編磬。2009年,“六十甲子中國磬”由石頭神人力濤大師傾力打造,為祖國60周年大慶獻禮。
製作方法
“編磬”的製作方法:它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種音律的次序,橫列成上下兩排而組成的。還有一種叫做“方響”的樂器,它是“磬”的一種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長方形的鐵板排列而成。
用途
謦最早主要用在傳統的樂舞活動中,後來 它和編鐘一樣,用於歷代上層統治者配合征戰和祭祀等各種活動的雅樂中。
按照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為特磬和編磬兩種: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時演奏的樂器;編磬是若干個磬編成一組,掛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於宮廷音樂。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楚地的編謦製造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
佛教用來使入定者出定時喚其所用的工具。
分類
“磬”的種類很多,有“玉磬、鐵磬、銅磬、編磬、笙磬、頌磬、歌磬、特磬”等許多類型。每一種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鐵片組合而成的。它是由於利用石片或鐵片的長短厚薄的差異,而發出不同的音律。
古代的磬分為:編磬、雲磬、特磬
編磬
編磬是可以演奏鏇律的打擊樂器,多用於宮庭雅樂或盛大祭典。
編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組,每磬發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鏇律。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在湖北的江陵和隨縣出土了大型編磬。湖北江陵紀南故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國都,1970年在這裡出土了一套25枚編磬。磬體用青色石灰石製成,上部作倨(gōu)句形,下作微弧形,表面都有較清晰的彩繪花紋和略顯凹凸的花紋。其中4枚繪有鳳鳥圖,色彩高雅,線條流暢。
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調用,這套編磬與編鐘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鐘聲亮,遠之則磬音彰”。
1980年下半年,湖北省博物館和武漢物理研究所合作,將這套2400多年前的戰國初期大型編磬複製出來,其發音與原編磬的標音銘文相符,低音渾厚洪高,高音明澈,音色優美而動聽,音域達三個八度,可以鏇宮轉調,演奏多種樂曲。
清代的編磬,主要用於皇帝與王公大臣慶典的“丹陛大樂”、宮中大型宴會的“中和清樂”和“丹陛清樂”。清乾隆年間製作的編磬,16枚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異,採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與特磬一致,只是體積較小,每次演奏時全套都要使用,隨樂曲鏇律擊奏。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還用黃金製作了一套金編磬,和它一起使用的還有一套金編鐘。雲磬常用於宗教音樂,為寺院所用的法器。
雲磬
雲磬:又稱“引磬”。打擊樂器。外形與仰缽形坐磬相同。形體很小,磬身銅製,形似酒盅,磬口直徑只有7厘米,置於一根長木柄上端,全長約35厘米。木柄鏇以條紋為飾。
雲磬為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於宗教音樂中。演奏時,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執細長銅棍敲擊,發音清脆,在梵樂中常用以敲擊節奏。特磬多用於宮庭雅樂或盛大祭典。
特磬
清代,特磬和編磬在宮廷音樂中用途頗廣。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時演奏的樂器。
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枚,都單獨懸掛在木製磬架上,它們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黃鐘”,最小的為“應鐘”,在一年的12個月裡,每個月各奏一個調的樂曲,如正月用太簇,……,十一月用黃鐘,十二月用大呂等,演奏時,只需換上相應調的特磬,合奏時,在每一樂句的末尾各擊特磬一下,起加強節奏的作用。
清乾隆年間(1736~1795)製作的特磬(現為北京天壇收藏),採用新疆和田碧玉,形狀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