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商
人們在食用懷地黃、懷山藥、懷牛膝、懷菊花的同時,醫學家們對它們的醫療保健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尤其是隋唐以後,醫學家們對四大懷藥藥品質量、藥理成分等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討。《唐本草圖經》、北宋《圖經本草》、明《本草綱目》、清《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學著作對四大懷藥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四大懷藥,在海外享有“華藥”的美譽,難怪懷慶商人能在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將懷藥生意越做越大。覃懷四大懷藥的優秀品質和歷代帝王皇封貢品的高貴身價,被歷代醫學名家的充分肯定,從帝王將相到普通百姓巨大的市場需求,化解了覃懷商人單一經營的市場風險,也為懷商開拓市場、占領市場,提供了無限商機。從前,覃懷之地,北有山阻南有水隔,是個相對封閉的區域,但覃懷商人是以自己的獨輪車和小木船,歷盡千辛萬苦,將四大懷藥賣到中國各地甚至海外的許多地方。
閉關鎖國,在清朝表現的最為突出。但是我們卻在建造於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的禹州懷幫會館的大殿彩繪中,發現了西洋人頭像和西洋建築風景畫,這就是覃懷商人曾經和西洋人從事過商業貿易活動的最好例證。覃懷商人通過經營創新,開拓國內外市場的主要方式有:
1.開設藥材莊,掌控貨源
隨著懷藥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從明朝起,覃懷地區的府城所在地懷慶府及懷府各縣縣城,開始出現具有四大懷藥“專賣店”性質的店堂店鋪。到清朝中期,較大規模的店鋪有杜盛興、協盛全、李廣盛、馬泰豐、徐新合、郭廣合等100多家,後來,這些店鋪在國內的水陸交通要道和中國五大中藥材集散地(舊稱中國藥都),設立分店,從事四大懷藥的商業經營活動。
為了掌控貨源,在懷藥種植前,一些大店鋪的經營者,就將部分懷藥收購款先貸給藥農,懷藥收穫時再以較低的協定價從藥農手中收貨。待擁有大量貨源後,店主有意將產地收購價提高,把外地市場價壓低,並以此來控制藥農長途運銷和外商來產地收購。
2.組織藥材大會,強力促銷
覃懷商人多次在武漢等地舉辦全國性的藥材大會,吸引全國各地的藥商開展藥材交易活動。通過藥材大會的不斷推介和強力促銷,“四大懷藥”聲譽不斷提高,交易範圍日益擴大,銷售數額也與日俱增。
3.設立懷慶會館,連鎖經營
隨著懷藥貿易日趨昌盛,銷售數額與日俱增,藥商隊伍不斷擴大,為了便於懷藥貿易,各地藥商富賈主動出資,先後在河南境內禹州、周口、淮濱、社旗等地和北京、天津、西安、武漢、祁州(今河北安國)等重要城市,建立了便於武陟商人來往坐落、迎客送士的聯誼場所。“懷慶會館”或“覃懷會館”,其中,天津“懷慶會館”建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禹州懷幫會館建於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武漢覃懷會館建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建在全國各地的懷藥會館,對懷藥貿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4.滿足市場需求,多種經營
隨著經營規模和資本勢力的擴大,懷幫的業務經營不再局限於“四大懷藥”。一些大的懷藥 商號除經營懷藥外,還創製自己的名優藥品。“杜盛興”的麝香遠近馳名。懷慶府設在祁州(今河北安國縣)的“杜盛興”商號,除主營“四大懷藥”外,還兼營麝香、硃砂、黃芪、黨參等藥材。“協盛全”藥莊,所制的協字麝香,也極有名望,並經營硃砂。在經營外地藥材上,他們強調產品地道,成色務好,價格務廉。他們待人接物以和為貴,贏來了崇高的市場信譽。
由於特殊的自然背景和歷史原因,使晉商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商幫集團之一。懷商的大本營覃懷地區,位於山西、河南兩省的交界處,與晉商山水相連,也是晉商挺進中原的第一站。明朝時的山西洪洞縣向河南懷慶府一帶的移民,使許多優秀晉商和具有晉商文化傳統的人直接入住覃懷地區,為覃懷文化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而懷商也能從晉商的經營之道中借鑑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這就成了懷商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也使懷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人們說:“南京到北京,沒有懷商精”。就是世人認可懷川商人的一種方式。這裡所說的精,一是精打細算,二是精明強幹,三是精誠團結。
因為能不斷借鑑,所以歷史悠久的懷商文化,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幾百年前,懷商就將現代商業中廣為套用的連鎖經營模式在懷藥銷售中創造並運用得爐火純青。1923年,懷商張子傑,就創辦了河南較早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對外經營懷府各縣的四大懷藥。
懷幫
經營懷藥的商人,過去是成幫的,有組織的。他們這個組織叫做懷幫,又名懷貨莊。懷幫是懷貨莊組織的,懷貨莊是懷幫的前身,二者是分不開的。在舊社會,單個商人是很難做生意的,大吃小,強凌弱,組織起來就會增加力量,少受別人的欺負。這種道理,懷慶府的商人特別是藥材商人是有深刻體會的。因此,懷貨銷售之處都有組織。懷幫,是懷慶藥材商人、全行業負責人經過會議研究,訂立幫規而形成的一種組織。所有懷慶的藥材商都是懷幫的成員。懷幫的職責是防止同行業中壟斷投機、抬高價格、爛躉出售,銷售假冒產品等破壞本業聲譽的行為出現。懷藥商人赴外省購貨到目的地時,所到各字號代表首先向懷幫說明來意。按會內制度,按當地藥材多少,貨色好壞,價格高低,以代表人數平均分購,不能以字號大小和資金多少為標準。這個辦法,防止大商低價多購沾光,小商少買吃虧。
加入懷幫,無論大小商號,都須遵守懷幫規章。違反規章的,經過全行業會議,按情節輕重酌予處罰,情節重的罰其置辦會館內套用家具和建設費用。情節輕的加以批評或令其道歉。
懷幫成立,建設會館之後,對懷屬商人好處極大。舉其重要者而言:(1)貨物運往市場的運費可向幫內借支,待貨物售出後歸還。(2)貨到銷售地點,由會館負責接收管理,如受到貨主委託,價格合宜,也可代替出售並收回貨款。(3)貨物質量好壞不受行店欺哄,不致貶價出售。(4)貨主可委託會館代購商品。(5)懷幫商人住在會館,一切方便。(6)辦事迅速,往返匯款靈通。因見懷屬藥材生意日益發展,懷屬其他行業商人便紛紛托人要求加入懷幫。以沁陽為例,如雜貨、京貨、時貨等行業也都參加了懷幫。他們大部分從上海、廣州、漢口、天津等大城市進貨,帶現款購貨有些困難,因此央人介紹,要求將藥業在各處售貨之款留下,他們在本地交款。他們加入懷幫後,可以長期住在懷慶會館,免得住客棧。他們對會館開支自願慕捐。
外省外府的藥材商人也有加入懷幫的。他們是因為買賣藥材和其他貨物,人生地疏,對於貨物好壞、價格高低不清楚,甚至有貨買不到手或賣不出去,必須取得聯繫才好辦事。他們加入懷幫屬於臨時性質。會館有什麼開支,由他們自願捐輸。
懷慶會館
“四大懷藥”享譽中外。自清朝康熙以後,懷藥貿易日趨昌盛,銷售數額與日俱增,懷府藥材業不斷發展,藥商隊伍不斷擴大。為了便於懷藥交易順利進行,各地藥商富賈主動集資,先後在武漢、禹州、北京、天津、西安、周口等地建立了便於懷慶商人來往坐落、迎客送仕的聯誼場所“懷慶會館”。會館的負責人叫會長。正會長一人,副會長二至三人。由全行業選舉為人公正有聲望者任各處會館會長。會長之下設會計一人,其它勤雜人員根據當地情況、事務繁簡雇用若干人。會長及會計之薪金,每年由全行業會議決定,多少不等;勤雜人員則視事情多寡每月發給工資。會館一切開支,由全行業分攤,一般是按各商號實收的百分之一、二交納會費,大商號可自動捐助。“懷慶會館”的建立,對懷慶的商幫貿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簡介三個懷慶會館,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懷藥貿易的興旺。禹州懷慶會館
禹州懷慶會館,位於禹縣城內西北隅,坐北向南。是由懷慶府所屬各縣在禹縣進行中藥貿易的巨商富賈集資興建的,以此作為其聯誼場所,保護其資產免遭傾亂。為各地商幫在禹縣所建會館之一。一九五八年,禹縣人民政府定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此會館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落成於同治十一年三月。在建築藝術上雄居禹縣各會館建築之首,享有“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的美譽。
會館南北長120米,東西寬78米,總面積達9360平方米。由照壁、山門、戲樓、鐘鼓樓、左右廊廡、大殿等組成,是一處布局協調、規模宏偉的建築群。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建築用磚均有“懷幫”二字,這在建築史上是不多見的。
照壁 位於會館正前方,青磚砌就,下以石條為基,基上用磚砌成雙層須彌座,分別雕有仰蓮、雲氣、幾何圖形等裝飾花紋,座上立壁,橫寬18米,壁面為大小八邊形組成的幾何圖案。頂為歇山式,檐下做出方椽。
戲樓 在照壁北10米處,為山門兼作戲樓,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南為山門,北為戲樓,下有18×7米基座,上為單檐歇山式頂,覆以孔雀藍琉璃瓦,雕龍正脊兩端置大吻。在戲樓兩側各有一個3×3米的方形角樓,為會館廟堂的鐘鼓樓。
東西配殿 沿中軸線北行20米處,各為面闊五間(18米),進深二間(5米)的廊廡。這兩幢廊房為雙層樓閣式,西廊在民國年間翻修時將頂部改用成小布瓦。與兩廊北山牆成平行線的中間,為大殿前的拜台台基,基高0.8米,縱深7米,緊連大殿基座。
大殿 是該會館中的主要建築。整個大殿建在一個高0.8米,邊長18米的方形基座上。大殿之前部為拜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式卷棚頂。上覆孔雀藍琉璃瓦,雕花脊,檐下無斗拱,平板枋上為高浮雕牡丹圖案。各間大額枋上分別浮雕著“商旅入城”、“高土賢隱”、“駱駝商旅”、“商旅歇馬”等商幫故事及透雕人物、鳥獸等,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實屬一組雕刻藝術珍品。
拜殿緊接後大殿,中間作勾連搭式。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為單檐懸山式頂,前後出廊,殿頂以孔雀藍琉璃瓦覆蓋,兩山用琉璃博風,檐下施五踩雙下昂斗拱,前後檐各有柱頭鋪作六朵、補間鋪作六朵,總計二十四朵。平板枋上高浮雕龍、鷹及山水花卉等圖案,殿內梁起七架,前後出單步梁,中柱減出一列,以擴大使用空間。殿內遍施彩繪,尤其是大殿前次間上部繪有金色捲髮男女頭像和西洋建築風景畫,實為別致有趣,這也標誌著與南洋諸國建立的藥材貿易關係。
懷慶會館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由此可見當年禹州懷慶商幫之強盛,懷藥貿易之興旺。
武漢覃懷會館
武漢覃懷會館,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位於武漢市橋口區新安街。它是經懷慶藥商共議,捐施銀兩,修建的一座藥王廟。覃懷會館即設在廟內,共占地二十五畝。藥王廟的建築宏偉壯觀,耗資巨大。廟門座北朝南,門前是藥幫二巷,西連鳳麟禪寺。整個建築有:廟門前一對白磯石獅分在左右,每個石獅身上和腳爪旁雕有小石獅,生動活潑,形象逼真。石獅身高兩公尺余,寬一公尺許。進山門,有鐘樓、鼓樓各一座。兩旁各有一碑亭,碑上記載著修廟的經過。接著是戲樓,戲樓兩旁是看樓,樓上為女座,樓下是男座。卷棚分設兩邊,卷棚前的石台階中間是甬道,甬道兩邊有白磯石雕花欄桿,桿柱上坐臥著許多石獅子,形態游雲,張牙舞爪,活龍活現。前面有一水池,池中鯉魚鬧蓮。卷棚兩邊還建有兩個配殿。正中是大殿,六角六個獅頭,栩栩如生。大殿和卷棚周圍掛有48盞牛角宮燈,珠子、絲須掛滿周圍,金碧輝煌。大殿神龕內供奉藥王孫氏真人的牌位。牆壁上掛有許多名人字畫。大殿兩廂設有更衣室,為朝拜者提供方便。更衣室樓上堆放著祭祀之物。大殿後有大閣,大閣兩側為東西花園,東花園有火神殿、假山、魚池、涼亭。兩花園有各種奇花異草。再往後便是延壽橋。廟內廟外還修有很多藥商住房和存放藥材的處所。
這個雄偉的建築,藝術價值很高。龍與獅造形之美、雕工之精細極為罕見,名人字畫十分珍貴,建築工藝獨具匠心,所用的建築材料多系河南產品,以示河南人的技藝和鄉土氣息。
當時,在漢口的各幫口供奉不同。懷幫供奉藥王,山陝幫供奉關公,兩湖幫供奉禹王……等。懷幫每年四月二十八日(即藥王誕辰)和八月二十日在武漢組織兩次藥材大會。藥王廟內大戲助興,大擺宴席,各地藥商雲集於此。懷慶藥號“杜盛興”在龜山揚起硃砂放風箏,謂之紅風放風箏。杜家的藥材堆放成一條巷子叫杜家巷,該藥號資金達六十萬兩白銀。懷藥商號“協盛全”,買了一條巷子叫全濟巷,藥材堆集如山,資金達一百萬兩白銀。在新安街一帶懷幫占居的地盤有:懷藥一、二、三巷、懷幫大巷、懷安里、杜家巷、全濟巷等。懷幫在武漢和其它各幫競爭中可以說是獨占鰲頭。
到了二十世紀初,藥王廟因產權糾紛,加上三次火災未做整修,日軍侵占武漢後再次遭到破壞。為了保護廟產,覃懷會館成立了董事會,並在藥王廟內辦了一所國小,名為“覃懷國小”。1951年,廟產及其文物全部移交給市民政局組織的“善會聯”。1956年,市人民政府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