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應承:yìng chéng
基本釋義
1、應允;承諾;承認
2、照應。
出處與詳解
1、應允;承諾;承認。
①元關漢卿《玉鏡台》第四折:“你只要應承了這一首詩,倒被我勒掯的情和睦。”
②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王公未肯應承,當日相別去了。”
③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魯肅必不曾見吳侯,只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甚計策,來誘我耳。但說的話,主公只看我點頭,便滿口應承。
⑤《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二宰久知太叔為國母愛子,有嗣位之望,今日見他丰采昂昂,人才出眾,不敢違抗,且自應承。”
⑤《紅樓夢》第九四回:“別說他幹了沒有,就是幹了,一個人幹了混賬事也肯應承么?”
⑥巴金 《家》三二:“如果覺民到月底還不回家,就登報不承認他是高家的子弟,而叫覺慧代替他應承了這件親事。”
2、照應。
元 本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老漢既忝在鄰居,你但放心前去,若是宅上有些小欠缺,老漢自當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