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釋
拼音:yìkǔsītián
簡拼:ykst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解釋:回憶過去的苦難,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例子:他經常給年輕人講~的故事。
憶苦思甜活動
產生
1963年春天,食物有所增加,人們的體力開始好轉。1963年3月,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展開了學雷鋒的運動,並開始醞釀“四清”運動。這時,便興起了“憶苦思甜”。學校、機關、工廠、農村紛紛請“苦大仇深”的貧下中農、老工人“憶舊社會的苦,思新社會的甜”。
目的
育人們“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飲水思源,幸福不忘共產黨,不忘毛主席”,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明白“美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待我們去解放。通過憶苦思甜,激發人們的階級仇恨,牢記毛主席“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教導。
主要形式
逢年過節,甚至平時,經常組織大家吃“憶苦飯”。所謂“憶苦飯”者,即以糠麩之類做成團兒,大家圍坐一起共而進之。開憶苦會時,常常以“地富反壞右”(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做“活耙子”,當場批鬥。不論吃“憶苦飯”,還是開憶苦會,總要唱憶苦歌:“天上布滿星,月牙兒亮晶晶,生產隊里開大會,訴苦把冤伸……”
憶苦思甜故事
國小
還依稀記得吃窩頭餅子的時候,我總是嫌其難吃哭著要吃饅頭,雖沒為這事挨打但也是搞的大家很不痛快。爸媽常教育我說,總比他們那時的紅薯面、高粱面、榆錢、榆樹葉、棒子瓤好吃!我很不以為然的是騙我,榆錢我吃過好吃,紅薯我吃過也好吃所以我認定那都是美食!很快就熬過了吃窩頭餅子的日子,全面改吃饅頭,總算能吃個飽飯了!尤其是夏天的下午放學了幾乎每個人都拿著個大饅頭出來,有的裡面夾了醬、有的裡面夾了鹽、有的還稍放點油那可是美味!冬天最不願意去上學,坐在教室里伸不出手,有的人手腫的像胡蘿蔔,而且裂的還都是口子,最難看的就是那鼻涕‘過河’吸了流,流了吸,一般這都是同學們奚落的對象!晚上都要停很長時間電,看著煤油燈一閃一閃的,總拿個針撥撥燈芯想讓它更亮點。爸媽總是不厭其煩的說他們那時用黑油燈怎么怎么黑,儘管他們一再跟我形容比劃我也想不出那是個什麼樣子。直到現在我也覺的除了政,府沒有比煤油燈黑暗的東西了。
國中
時間真的是很快轉眼就上國中了,幾個人每天總是說說笑笑、跑跑打打的走那幾里路每天四趟想想估計快趕上長征兩萬五了。現在想想幸虧我們這是平原,如果有什麼山呀溝呀的水呀的還不知道要發生多少事情。每天我總是起的的很遲,到學校基本上是剛敲自習鈴,就這媽那時經常說你要考不上學我這幾年白起那么早給你燒火做飯了。其每天就是饅頭,稀粥還有鹹菜。冬天總盼著改善,因為基本上除了蘿蔔鹹菜最好就是煮白菜了,吃的很是沒味!爸媽說這就不錯了他們那時上學回家除了乾很多活外,還要用石磨,碾這面那面的把一家子吃的碾出來,自己再帶一點去上學。其實想想大石磨挺好玩的,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碾出一家人一周吃的?很慶幸我們那兩屆不住校不然連口熱水也沒的喝,我哥哥住校的時候我就見過,窗子上玻璃這少一塊那破一塊,床吱吱亂響,地上還有老鼠刨的洞,最客氣的是把衣服什麼的咬了洞還在上面下小老鼠。高中
高中該到縣城上學了,第一次去那么遠的地方。很嚮往!那裡有樓,教室里還有暖氣,黑板還是玻璃的第一天入學我特意看看了看黑板,為什麼玻璃能做黑板呢而不是水泥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不習慣,廚房裡的饅頭軟綿綿的,手用力一捏就偏下去起不來了,我家裡的饅頭可不是那樣的。拌的黃瓜菜也不脆,讓鹽沙出了很多水真是難以下咽。冬天幾個人賣點鹹蘿蔔、鹹黃瓜、鹹豆角……最後嘴唇上裂了大口子,一說話就流血。最後大家商量早晨在學校買饅頭到外面花5毛錢喝老豆腐吧,真的很好吃,長這么大沒吃過這么好的飯,一喝老豆腐一頓吃5個饅頭,才知道平時自己原來只吃個半飽,難怪總感覺不舒服!沒幾天感覺這樣下來生活費可不夠用又開始節儉了。很慶幸我們學校是現金交易了,不用帶面換糧票,記得哥哥上高中的時候每個月總是在車子後面帶一袋面。後來媽說當時那么節儉乾什麼讓哥哥直接帶錢也行的,媽還說有一次大頂風哥哥忘了東西帶著面騎了10多里又回來的!我很慶幸我只騎個空車,後來沒伴了我也改坐公共汽車了。還記的媽媽給我做的大棉被很厚很厚,人多的時候感覺挺暖和的,後來搬到宿舍值班室一個人睡才知道睡覺還要用毛衣蓋上臉,不然真是疼的睡不著。後來感冒了怎么也好不了,乾脆晚上搬到一個閒置的小教室睡,那裡面有暖氣上半夜是熱的,才慢慢的好了,在有就是一頓飯我要吃一大塊生薑效果還是很好。到現在都特別喜歡吃薑!日子真的過的很快,一切就在眼前。用現在來看那時很苦,可當時覺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