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要求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
在這些神聖的心靈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強烈的愛,像激流一般飛湧出來。甚至無須傾聽他們的聲音,就在他們的眼裡,他們的事跡里,即可看到生命從沒像處於憂患時那么偉大,那么豐滿,那么幸福。(羅曼·羅蘭)
請以“憂與愛”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滿分作文
高考優秀作文勝在以情動人
高考語文閱卷作文組組長 何永康
這優秀記敘文,均有一個明顯的優點:以情動人。
父親陪女兒去上海治病的一篇,情感的巔峰是父親得知女兒平安無事後,“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軟塌塌的枯葉上放聲大哭。”故作者水到渠成,簡潔抒情:“永遠記得那個落著雨的冬天,父親用他的‘憂與愛’織成了布,做成了傘,擋住了一切風雨,只為了他的女兒。”
外婆病危放棄治療一篇,更是掀起了驚天動地的情感潮汐,她老人家擔憂子女因母病陷入經濟困境,決定悄悄歸去,不當兒女的拖累。這是最後一瓣母愛,也是最偉大的、令人心碎的母愛,鐵石心腸也會為之動容!故本人在閱後借“石榴花”寫了一首七絕(見評語),以表由衷的敬意。
考生小友們,當你提筆寫記敘文的時候,請選取那些最能打動自己情感弦索的人和事吧!只有自己感動了,才能打動他人,特別是閱卷老師。
那么議論文呢?它以說理為主,要不要有“情感”呢?要!魯迅先生的雜文如投槍、匕首,富有極大的理論穿透力和殺傷力。然而,它的背後,它的字裡行間,無不流動著先生的熾熱情感激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江蘇考生處理議論文中的情感因素時,把握得不太理想,往往“以情代論”,寫成了議論性的抒情散文。這,有待改進。
1. 憂與愛(我是小草)
我是一顆種子,漸漸發芽,長成一株草,雖然我處在夾縫中,但我始終沒有忘記我的使命:茁壯成長。
不要擔憂我的成長。我是一株有志向的草,我不需要上天的憐憫與呵護,我只要一片藍天,讓我能夠在與周圍石頭抗爭時存在的念想與美好的願望,成為我前進的動力。我只要一片土地,這片土壤也許並不肥沃,但只要能容納下我的根,這就是最好的土壤。媽媽曾經教育我:無論前方多么坎坷,內心多么矛盾,請你都要義無反顧地奔向前方。所以不要過分地擔心、憂慮,我有我自己的方向。
不要憂慮我的未來,我的未來我做主。我就是我,我不是畸草。我要把我的青春與未來奪回來。我曾否定草媽媽為我鋪好的路:做一株名貴的植物,被人陳列於室內,免受風吹雨打。可,可這還是草嗎?這是一株懦弱無能的“偽草”。而我需成為一位“勇者”,就算風再大,雨再烈,也決不投降。
不要給我太多的水和養分。過量的水會沖刷我的根,讓它無處安放。太多的養分會閉塞我的心,讓我不再進取拼搏,忘了從自然界中獲得營養,久而久之,我就不再有目標,有動力,只會安居於人類的庇護下。再也唱不出雄壯的歌曲,“袖手無言”,豈非“味最長”。
不要幫我搬開石頭,石頭是我的依靠,石頭看似礙了我的成長,人類有所不知,是它誕生了我這位“跋涉者”。這看似愛的舉動,對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傷害,我那弱小的莖,經過它的磨鍊卻變得健碩無比,我那纖細的根在它的錘鍊下,如飛梭般四處擴散。
不要把我搬進溫室。儘管我知道我生活的最適宜溫度是23℃,是人類正常體溫的黃金比。我堅持己見,不去掉那玻璃籠罩,沒有土壤,沒有希望,只有絕望的屋子,我的好幾個兄弟姐妹在那兒碌碌無為,難道這是愛嗎?沒有自由、沒有未來,有的只是痛苦。
不,我不要。
我要的是恰如其分的憂與愛,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擁有“花開花落兩由之”的達觀,伴隨我茁壯成長。
[簡評]這是一篇獨樹一幟的佳作。全文以一株夾縫中成長的小草的口吻,反彈琵琶,以草喻人,表達了對當今社會過度的“憂”與“愛”的憂慮和排斥,對“恰如其分的憂與愛”的渴望和追求。立意深刻,表達自然,值得細細品味。 (顧桂南)
2. 憂與愛 (父陪女兒檢查)
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上海眼科醫院外的灰色地面,枯葉軟塌塌地浸在積水中,想必淅瀝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
拽了父親的手怏怏地走,父親憂愁的目光像這鎖了寒霧的深冬,迷濛而悽惻。
來上海檢查是費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來一次檢查眼壓高是算不得什麼的。而父親的眉自那時起就沒有舒展過。是誰強顏歡笑將那憂愁深掩?是誰一夜夜太息徹夜難眠?又是誰一次次欲言又止獨品憂愁?
“孩子,聽話,去檢查吧,要是真有問題,我們就可以早治療,爸這心憂得慌哪!”
於是,此刻我站在這裡。
彤雲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來。灰濕的地面,冰冷的台階,望著看不到頭的隊伍,我終於知道為何父親要站立一夜排隊掛號,只為了掛到靠前的號碼讓自己的女兒早些檢查,早點回家。
我不知道父親是以怎樣的姿勢,或許就像個叫花子似的蹲著熬過這個落著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親是否呵著手跺著腳來驅趕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親是如何與排隊的“黃牛”周旋;我不知道父親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縱橫的捷運和小路之間……
我覺得以前的執拗近乎於可笑,那些因為檢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課沒有資格稱作犧牲。現在的我只想守著那份厚重於天地的父愛,儘快檢查,將父親的擔憂溶解在這個冬日的清晨。
經過各種繁複的手續,漫長的等待,我緊緊攥住父親,就好像離家的小船找到了停靠的碼頭,我們終於來到了測眼壓室前。
父親那融合著憂與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將我的淚一次次逼出,父親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臉上寫滿了擔憂與慈愛:“孩子,好好檢查!”
……
醫院外面的雨仍下個不停,父親就這樣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軟塌塌的枯葉上放聲大哭。
我終於知道這是怎樣的憂愁,怎樣的父愛,才能讓一個男人不顧眾人眼光,在得知女兒平安後放聲大哭,讓鬱結在心中的不安與憂慮如一瀉千里的江水般排遣……
“爸,爸……”
永遠記得那個落著雨的冬天,父親用他的“憂與愛”織成了布,做成了傘,擋住了一切風雨,只為了他的女兒。
[簡評]對於一個會寫作,特別是會說故事的考生來說,再簡單的生活事件也會演繹出精彩的文章。父親陪女兒在雨中排隊檢查眼壓的尋常事在小作者筆下渲染成一曲“憂與愛”的動人篇章,就是最好的明證。 (蔡明)
3. 憂與愛(家園故土)
我們最怕失去家園,失去今生今世的證據,因為我們知道,當家園廢失時,所有回鄉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
因為愛,所以怕失去。憂心十年後、幾十年後你和別人聊起溪頭的薺菜、成片的金穗、枝頭撲棱飛起的喜鵲時,別人卻覺得這是個謊言。“哪裡來的這么美的家園!?”憂心你瘋狂地眷念著的故鄉的水,瀲灩了你的眼的井泉,那些你在家園裡生活的證據,都將不復存在。
正因人們深愛著故鄉,才憂心耿立所說的“推倒了成片的麥穗,推倒了精神的家園”,才憂心陶潛的“田園將蕪胡不歸兮!”
然而,故鄉已然開始沉淪。
房屋倒塌時帶著人們濃濃的思念,發出一聲巨大的嗚咽。那橫亘的溪水、坍圯的籬牆永遠消失在人們的眼中。
當人們在憂與愛之間掙扎徘徊時,推土機毫不留情地將農作物碾軋壓在腳下,一切帶有深愛與憂患的羈絆都被毫不留情地斬斷。
悲哉!痛哉!
在城市進程與家園自留中抉擇真的很難嗎?還是說“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思想讓人焦頭爛額嗎?
因為深愛土地,所以憂患,憂患它的毀滅會帶來精神靈魂的無以寄託!憂患那思念中的情會轟然墜地!
正因憂心,才更應深愛,讓家園不再廢失,讓故鄉不再沉淪;讓土地為農民服務,而不是為GDP服務;讓農民徜徉於浪浪金穗間,而不是“被請上樓”!
為什麼我們不能決絕阻止推土機拆遷的步伐?!
為什麼我們要眼睜睜看見故鄉毀於一片碎石瓦礫?!
在對故鄉的憂與愛間傳承的是千年文化的薰陶,古有“不行皮裡陽秋之法,不作鄉愿鄉子之行”怒得真切,怒得無偽,才是這憂與愛的結果。嚴拒這毀滅故鄉的腳步,釋然這身不由己的無奈。“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耿立說,他將“背井離鄉”理解為背負故鄉井水的人。
背負故鄉井水的人是有底氣的,他的頭上,是故鄉的屋檐;腳下,是故鄉水邊的青石。他在憂心故鄉的消失,因為他愛這土地愛得深沉;他在憂與愛間尋求現實的解法,只因他想拯救這讓他憂讓他愛的故土!
故鄉在憂患中失去與得到;故鄉在深愛中救贖與重生。因為深愛,所以憂患;因為憂患,所以,更加珍愛!
[簡評]這是一篇眼光獨到、立意高遠、情理融合的文章。作者以耿立的兩句話串起全文,敢於直面故鄉沉淪、精神家園被毀的慘澹現實,但並不停留在抒發深重憂思的層面上,而是警醒犀利地指出“不行皮裡陽秋之法”,“要在憂與愛間尋求現實的解法”。這是一種底蘊不凡的更高境界的憂與愛。文中散發的文化韻味、彰顯的個性色彩,令人為之一振。 (薛明德)
4. 憂與愛(清明掃墓憶外婆)
又是清明,只是在他鄉求學的我無法回到故鄉為外婆掃墓。而每當此時,我便想起外婆在處於生命的憂患中時,讓我們看到多么深沉的愛。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乾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台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在一個人住在老宅里(外公早已去世),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巨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安眠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的人一樣,感動著村裡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么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么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么深刻的愛。
窗外下起了小雨,我遙望遠方,不知故鄉外婆的墓前,可有雨滴落,那是淚嗎?
[簡評]此文以情動人,寫凡人、小事、大憂、大愛,細節特別傳神。我讀後,寫了一首七絕:
五月榴花紅勝火,一開笑口子孫多。心憂老病成拖累,瓣瓣無聲墜愛河! (何永康)
(文本來源:《南京晨報》2012年6月25日)
寫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何永康
如今高考作文中請古代名人、當今名人來幫忙的,太多太多了。前年考《綠色生活》,一二十萬“陶淵明”和“梭羅”忙不迭地前來報到。今年“比較忙”的有屈原、杜甫和范仲淹先生,因為他們都有關於“憂”、關於“愛”的不朽名言。我們不會一概否決古今“名人”的介入,寫得好,同樣生色。但是,說實話,這很難如願,因為他們的“目標”太大、太明顯,已經被人們說千道萬、“油水”基本上榨盡了,要想別開生面,難於登“蜀道”。而且,十幾萬、數十萬考生一齊撲向幾個“名人”,重複率極高,撞車頻繁,再好的話頭也被洶湧“大流”淡化了。
怎么辦?寫自己,寫自己的酸甜苦辣,寫自己的喜怒哀樂。
“自己”,總是富於“個性”的。在高明作家的筆下,每一個人都是“典型”。這是傳統文藝理論的“套話”,但不可忽視。本版發表的“考語文,別喝水”,令你發出“苦惱人的笑”,笑後陷入沉思。還有那位比考生還要緊張的“老班”,她的嘮嘮叨叨,她的前言不搭後語,她的踮起三厘米鞋跟、躡手躡腳,無不令人心旌搖曳。這是從自己生活中捕捉到的活蹦亂跳的“小水珠”,委實可愛極了,它們都是“這一個”,絕對不會混於“魚目”。
寫“自己”,總是最容易動感情的。自己不感動,焉能動人?故高明的考生,往往在自己的情感天地中選擇那些一想起來就會落淚或歡笑的人和事,如本版發表的“桃花塢舊事”,作者對自己的“舅爺”真的從心坎兒里動感情了,所以寫得“綿遠悠長”,“能把人的魂兒勾走”(作文里的話)。
有人說,如今的高中生“沒有生活”,因為他們只知道溫課迎考,生活面十分狹窄。這話就有點“那個”了!什麼人“沒有生活”?只有停止了呼吸的人。咱們的高中生儘管處於重重壓力之下,但作為一個大活人,一個風華正茂的大活人,怎么可能“沒有生活”呢?有,只待你自己去發現罷了。前面提及的“考語文,別喝水”,多么平常,多么無奈,又是多么容易出彩啊!今年四十八萬考生,幾乎每個人都碰上了這樁尷尬事,然而,只有這一位考生寫了它,而且寫得有情感、有韻味,美好極了。為什麼?因為他是自己生活的有心人,他充分調動了自己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故而,他成功了……
1. 憂與愛 (桃花塢木刻年畫)
“巧畫士農工商,妙繪財神菩薩,盡收天下大事,兼圖里巷所聞。”這說的,便是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了。
侯爹是位老桃花塢藝人,十二歲便在鴻雲閣里拜師學藝。因他在家中排行老六,老一輩人都叫他侯桃六。我們這樣的小輩是斷然不敢如此不敬的,都尊稱他為侯爹。
每至新春,侯爹便開始走村串鎮,叫賣年畫。年幼的我也曾隨著侯爹四處跑。每至一地,油紙一鋪,年畫一攤,侯爹就用蘇州方言俚語唱開了。侯爹的唱詞有些是新編的,當然更多的是祖傳,比如那首《老鼠娶親》。“年三十夜裡鬧嘈嘈,老鼠做親真熱鬧。格只老鼠真靈巧,編掮旗打傘搖了搖。格只老鼠真苦惱,馬桶夜壺挑仔一大套。”聲音綿遠悠長,能把人的魂兒勾走。
侯爹的主顧大多是些懷舊的老人兒,當然也有被侯爹唱腔勾來的姑娘小伙兒。每當顧客是個年輕人,侯爹就絮絮叨叨:“大門貼秦叔寶,臥室里貼《麒麟送子》,書房裡掛《五子奪魁》,可不能貼錯!”侯爹說上一遍還不夠,總是重複上兩三遍,弄得小伙們極不耐煩,胡亂點頭應是,逃之夭夭。我看見侯爹眉宇間的那絲落寞,侯爹在擔憂著什麼。
又是一年新春時,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缺了點什麼?對,侯爹的唱腔。
侯爹出門時在泥地上滑了一跤,成了跛子,便再也不能出門賣年畫,只能托門口雜貨店代售,生意也差了許多。
周日晚,我推出姥爺離世前用的輪椅,去侯爹家,想帶老人家出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抱侯爹坐上輪椅,我感覺像是抱起了一片在風中飄零的落葉。
一老一少默默行於江南水鄉,侯爹突然開口:“興兒,以後把這輪椅借給舅爺用,好嗎?”
我點頭應是,心中有些疑惑。
輪椅停在一片小湖前,侯爹細眯著雙眼,似要看清遠方,但額頭上那似曬乾的葡萄乾似的皺紋卻並未舒展多少。侯爹突然來了一嗓子:“桃花塢木刻年畫!”
聽著,竟有幾分英雄遲暮的淒涼。
“舅爺,您還要輪椅乾什麼?”我問。
“我要賣年畫,我怕十年後你們不知道什麼是桃花塢,我很擔憂。”
為什麼要擔憂?因為侯爹愛她愛得深切!
【簡評】愛到骨子裡,憂到心坎上。試看侯爹的走街串巷,試聽侯爹的吳儂清唱,試想侯爹的晚歲淒涼……故事本身便是一幅態濃意遠的風俗畫了。桃花塢,游雲閣,老鼠娶親,麒麟送子,單這名兒,已氤氳出一派文化的馨香。老杜詩云:毫髮無遺憾,波瀾獨老成。庶幾當之!如果結尾不這么匆促的話。 (徐曉彬)
2. 憂與愛 (史懷哲)
蘭波曾經說過:“生活在別處。”
我曾在木心《哥倫比亞倒影》的扉頁上見到這句話,我的心倏地熱血沸騰,是一種渴望遠方的衝動。我不想被家中的憂與愛牽絆,我的夢在遠方。
但是,在我十六歲的夏天一個悶熱的午後,一張巨幅的照片擺在我的面前,我知道我自己的無知。那是一位頭髮鬍子都花白的老人坐在一架管風琴後面,睿智而安詳。在比我大四歲的時候,他已經是世界上巴赫音樂最好的詮釋者和演奏家。如果他願意,他將是世界上最好的管風琴演奏大師。但是,在比我大十一歲的時候,他已經取得了包括神學、律師在內的多項學位,如果他願意,他將是當時歐洲最年輕的主教。但是,在比我大十四歲的那個清晨,他這樣告訴自己:“我要去遠方,只為了還債。”他悲憫非洲人民的命運,他踏上了非洲這片貧瘠的土地。
這裡沒有優雅的音樂,也沒有輝煌的燈火,甚至沒有一塊潔白的桌布來進行最為簡陋的聖餐會。但是他卻在這裡學醫術,建醫院,救治麻風病人,他面對的是疾病、白蟻和瘴癘之氣。
但是,他義無反顧,他曾在《敬畏生命》一文中寫道:“我在非洲行醫,有一次看到幾隻河馬並排而游,跟隨我們的船後,在那一瞬間,我感到生命的可愛與珍貴。”也就在那時,他決定在遠方播撒他的愛與希望,同時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非洲維繫在一起。
在十六歲的夏天一個悶熱的午後,一張巨幅照片擺在我面前,他就是非洲聖賢——史懷澤。我打開窗,遠處有雷聲隱隱作響,在這個午後,我感到人間的大愛與大憂。他,如同一股清泉滋潤我的心。
在十七歲,一個不知季節的夜晚,天邊傳來喑啞黯淡的歌聲。當我以為它將這樣不緊不慢地行走下去的時候,突然歌聲變成嘶吼、吶喊,還是嘶吼、吶喊,把天地叫喊得蒼涼,這是來自遙遠的牙買加的聲音,Bob Markey——一代雷鬼樂大師,他悲憫全人類的命運,他就像蘭波說的那樣,不停地在遠方奔走歌唱。他為礦場上、橡膠園裡、農場上的人們歌唱,因為他在他們那裡看到最為閃亮的眼睛。在他彌留之際,他說:“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我完成了我的工作,我將飛回故鄉。”
在十七歲,一個不知季節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他漸漸閉上的雙眼。我的心戰慄起來。他為全人類的命運獻出自己的歌喉、生命以及愛與憂。
正如茨威格所說的那樣,這股身體中散發出來的不斷向遠方奔走的氣質,是一首雄渾的史詩。
遠方,並不是去逃避愛與憂的束縛,而是把愛與憂播撒到全世界,這是一種給予而不是束縛,是一種全人類的大愛與大憂。
【簡評】“我”與“他”始終糾結。有“我”,寫“他”時,便充盈著青春的激情和深切的共鳴,“他”便成為了“你”,甚至成為另一個“我”。這是文章的線索,更是文章將理、事、情融貫一體的內在力量。 (駱冬青)
3. 憂與愛 (走向考場)
早晨,於惴惴不安之中,凌晨三點十分,我便醒了。緊張,焦慮,萬分不安都藏於心底,心兒咚咚跳個不停。今日,我將走向考場。
天剛蒙蒙亮,走出臥室便看到廚房亮著燈,與對面樓層的漆黑一片相比,我家的燈格外突兀。媽媽在準備早飯,可是我的心情迫使我吃不下去,便倒了一大杯水想要一飲而盡。“別,今天語文考三個小時,中途不能上廁所,少喝點。”媽媽連忙阻攔,我戀戀不捨地放下杯子。
時間嘀嘀嗒嗒,坐立不安的我更加焦躁,口渴難忍可家人不讓喝水也令我有幾分懊惱。好不容易校車來了,我才風一般地衝下樓去,同校的學生們沒有了往日的唧唧喳喳,都在看題目,我也拿出講義繼續翻看。
看到校車上有飲水機,我便拿出水杯去接,水剛送到嘴邊,送考老師便嚷道:“上午少喝水,考語文。”我再次放下了杯子,下了校車領了准考證,我便拉著好友的手去報刊亭買水,誰知她也來了一句:“別買了,上午考語文,仨小時呢!”我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又被從救我於水火之中的純淨水旁拉了回來,“考場裡有水,你進去再喝。”我無奈地點了點頭,此刻的我已沒了說話的力氣。
進了考場,我先環視了考場一周,傳聞中的考生用水呢?根本沒有。講桌上只有兩瓶農夫山泉,這大抵也是監考老師的吧,我咽了咽幹得難受的嗓子,在監考老師用金屬探測儀探我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問了一句:“老師,考場哪兒有水?”前面瘦小的女老師靦腆地笑了:“你想喝水啊,桌子上那兩瓶水你拿一瓶吧,我不喝了。”我羞澀地笑了,還是不拿了吧,那是老師的,我又咽了咽口水。
找到考場,坐了下來,肚子開始咕咕叫,早上沒吃飯,喝點水也是好的呀。我趴在桌子上,一手捂著肚子,一面聽著心跳加快“咚咚咚咚……”
耳朵緊緊挨著桌面,咦?仿佛有人向我走來又走了回去。我抬頭一看,一瓶水正靜靜地站在我的桌下,那名齊耳短髮、矮矮小小的老師對我一笑,一絲感動湧上心頭,溫暖我整個宇宙,我迫不及待地擰了開來,暢飲幾口,想起早上媽媽、老師、好友的叮嚀,我又放下了水杯,只是那份清涼早已沁入心脾,濕潤了我的嗓子,甘甜了我的胃脾。
“謝謝你們,媽媽,送考老師,好友以及這位素不相識的老師。你們擔憂我喝水過多影響正常發揮,同時那位女老師又擔心我口渴難忍,我感受到你們的憂慮與背後那份樸實的愛!”
特別是這位瘦小的老師,大抵我這一生與你只有一面之緣,可是你給予我的那份清涼我莫不能忘。
憂的背後隱藏著愛,愛與憂本是同一物,有了愛才能感到憂慮不是嗎?謝謝你們對我擔憂,憂的背後的那份愛我更銘刻於心。
憂與愛正在考場中進行著……
【簡評】這是一篇聰明機智的臨場即題之作。作者就借高考說事,因考語文要考三小時,於是母親、老師、好友都因擔憂而勸阻他喝水,而監考老師見他口渴難耐又給他一瓶水喝。文章以“喝水”為線索,把一個簡單的故事演繹得波瀾起伏,妙趣橫生,且巧妙地扣住了“憂中見愛”的主題。語言活潑詼諧、富有生活氣息。構思精巧,小中見大。 (雷雨)
4. 憂與愛(緊張的老班)
“明天別忘了帶傘啊!”
老班站在講台上,眉頭微皺,努力地想著,生怕自己說漏了什麼。
“喔,文具都準備了嗎?”
“早就準備了!”同學們配合地附和著。
呵,一場考試,老班似乎比我們更擔憂呢!
“還有,明天‘試考’別緊張啊!”
“啊?”全班一片譁然。
“怎么了?”老班滿臉疑惑。
“不是試考,是考試!”所有人都笑得前俯後仰。
“嗯?喔……”老班微紅著臉,不好意思地笑,“我逗你們呢!”
“我剛說到哪兒了?喔,對了,別忘了帶傘啊!”
“說了!”所有人提醒她。
“說了?!”依舊是一臉茫然。
我知道,作為所有人的“大家長”,看到學生們即將面對人生最重要的考試,她比誰都緊張,比誰都擔憂。看著她瘦小的身影,我不免心生敬畏之情!
“中午大家要好好兒休息,什麼都別想。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去打仗!”老班一聲令下,所有人都立即“臥倒”。
也許是太緊張了,我趴在桌子上怎么也睡不著,心中默數“綿羊”,好讓自己趕快睡去。
突然看到一個“躡手躡腳”的身影,老班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向後門,生怕吵醒了我們。
喔,她正踮著腳尖呢!三厘米的鞋跟懸著,身子前傾……
“怎么,吵著你了?”老班似乎看到我直瞅著她的眼睛,輕輕地踱過來,俯下身子,輕身問道。
“不是,只是緊張。”我回過神來。
“沒事,考試嘛,小菜一碟!”老班微微一笑,“要休息好……”
“我沒事,您也去休息吧!”盯著那踮起的腳尖,看著那半蹲著的身子,我實在不忍心讓她多呆一秒鐘。
不由得更愛了這偉大的人民教師幾分,愛她關愛的話語,愛她踮起的腳尖,愛她對我們的付出,愛她對我們的愛!
曾經,我對老師的擔憂視若無睹;曾經,我對老師的關愛不以為然;曾經,我以為一切都理所當然……
當溫柔的話語演繹著憂,當踮起的腳尖詮釋著愛,我不禁淚眼矇矓。我知道,這一切早已將我感動!
【簡評】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曲折的情節,幾句“顛三倒四”的平常囑咐,一個“躡手躡腳”的簡單動作,一個因為愛得真、憂得切而顯得緊張、笨拙、羞赧的鮮活年輕女教師形象躍然紙上。因高考而同憂的愛生敬師之情在看似平淡、平實,實則精當老到的敘事風格中汩汩湧出,著實令人回味。(潘大春)
5. 憂與愛(父母之夢)
他們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夢中的他們牽手相愛,在一起。那個年代的他們簡單純樸貧窮。一個夜晚,下著淅瀝的雨,偶爾還有幾道亮光劃破夜空,好像劃破了母魚的肚子,“魚子”隨之傾瀉而下,伴隨著雨滴聲,“哇”,一聲孩子的啼哭聲打碎了寂靜的夜。他們沒有被驚醒,這是夢的一部分。
貧苦讓他們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沒錢上學,他們便賣了家產到城裡打工。白手起家是多么艱難。為了孩子,他們拼搏著。為了省錢,他們足足喝了兩年的醬油湯。運氣好時會撿一些新鮮的菜葉來改善一伙食。兩年了,他們的一伙食費還不足兩百元。而這些,都是他們住在公辦名校的兒子所不知道的。兒子很爭氣,成績名列前茅。每個月的假期他們都穿上一件最乾淨的好看的衣服去看孩子。“爸,媽,你們怎么每次都穿同一件衣服啊?”“為讓你每次第一眼就找到我們啊!”一家三口幸福地笑著。父親心裡難受了——他們只有這一件像樣的衣服啊!
“媽,我要買安踏運動鞋,體育課上同學們都穿這種的。”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安踏,“買!”兒子笑了。
付錢的時候,父親顫抖著,將四百元錢抖抖地遞過去,找回兩枚嶄新的一元硬幣。
“城市裡一雙鞋都這么貴,兒子不穿上名牌是會被城裡的孩子看不起的。”他們嘀咕著,他們發誓讓兒子過上好日子。無論嚴冬酷暑,他們的身影風雨無阻。兒子的一伙食費越來越多了,零花錢更是直線增長。接下來的幾年,他們成功創業,成了老闆,手下公司員工好幾百,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越來越忙的事務讓他們沒有時間去看兒子。可是,哪個父母不擔心孩子?每個月打給兒子卡上的幾千漲到近萬。“媽,今天買了一身喬丹的運動服,給我報銷!”“好”“爸,我是高中生了,給我買個蘋果手機!”“好的”……他們隨口應和著,邊往卡里打下數不過來的錢。
好不容易有時間,他們就忙著給孩子找補習班,問幾百遍吃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他們怕孩子受一丁點兒苦,受一點兒累,甚至還想過他們不在家時請個保姆打掃做飯。擔心完了這些,又擔心孩子的未來,能不能找一個好女孩,能不能成好家……
兒子一直在他們的擔憂和溺愛中長大。
“爸、媽,我大學了,給我買輛奧迪。”
“沒問題,只要你喜歡。”
直到一天,一家知名的大學裡,一聲尖叫,一攤血跡,一輛稍有磨損的奧迪。幾秒鐘後,車上下來一男一女,男的盛氣凌人:“打什麼110?我爸是×××!”
他們立刻被這噩夢驚醒。心跳加速。看看臥室里小床上熟睡的嬰兒,他們知道該怎么做了。
【簡評】一則纏繞著憂與愛的美夢,不,噩夢!這個夢很長,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夠一出連續劇了。這個夢又很短,不到千字,該醒便醒了,結尾耐人尋味。說夢之考生,非痴人也。 (徐曉彬)
6. 憂與愛(方塊字之美)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這中間自有一種旋律——漢語的旋律。
可是,當我們吟誦了十多年的母語詩詞,最終卻收到招聘單位“英語水平四(六)級以上”的硬性通知。我們,是不是該思考一下了?那令人沉迷的方塊文字,是不是被我們逐漸給淡忘了?
因為愛著方塊字,我擔憂著她的未來。
我想,她的未來,不應被郭敬明這類文化商人所掌控。曾經以為郭的文字清新脫俗,曾經以為郭的故事淡雅出世,可是,當看到作家富豪榜最上端的那個名字,我的心糾結到了一處。這還是那個崇敬文字的青年作家嗎?不是,他的心早已為世俗所累。厚重的方塊文字在印刷機一次次的打壓之下,已然了無生機,成為那沒有生命的商品了。
深切的哀悼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想,貪利的武夫最多不過摧毀一支軍隊,而牟利的文人消滅的卻是親愛的母語,一種民族的信仰和根!
所幸,在這樣一個複雜的時代,還有那么幾位文人懂得堅守,熱愛母語,讓漢語的光芒依舊燦爛。
喜愛劉亮程,愛他對於母語之美,對於方塊字之美的守護。為了保持自己對民族文化的一腔熱血,他遠離了城市的喧囂,紮根於農村那肥沃而又廣袤的土地,以手中的鋤犁作筆,以畝畝良田為紙,辛耕勤種,收穫了滿倉的精神食糧。沒有人敢以生活的艱辛去詰問他值得或是不值得,因為懂他的人都知道,在漢語這塊沃土上,他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哪怕最後的回報只是每天的三餐飽飯。
為了名利而汲汲於外語的人啊,你是否能夠翻譯出“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氣勢磅礴?是否能夠體味“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壯烈?忽視母語而崇拜洋文,最終只會是邯鄲學步。
希特勒曾言:要摧毀一個民族,首先要摧毀的是她的語言。這是這個戰爭狂人留給世人的永遠誡言。國人啊!請多關注一下你的母語,沒有你的愛,她的明天令人憂心啊!
【簡評】在全球化和商業化的裹挾下,外語當令,輕薄為文,母語漢字前途安在?作者從這一特定角度立論,激濁揚清,低吟淺嘆,憂心忡忡,愛意拳拳,旗幟鮮明,見識高遠。 (徐曉彬)
7. 憂與愛 (兩個母親)
奶奶算是個知識分子,以前是老師,還在居委會做過什麼主任。年輕的時候做事雷厲風行,路上的人見了奶奶都很尊敬。
姑媽遺傳了奶奶果斷的個性,在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強人。
但一到家裡,她們就像刺蝟沒了刺,不過是一對普通的慈母與孝女。
前些日子,姑媽驅車來看望奶奶,帶了許多水果、保健品。一進門,奶奶見她大包小包,就嗔怪道:“臭丫頭,這么大了還不會過日子,盡亂花錢!”邊說邊笑著幫姑媽拂去衣服上的灰塵。奶奶腿腳不利索,走路搖搖晃晃,姑媽慌忙把她扶到椅子上。
母女倆就侃開了,基本是姑媽在說公司的情況以及表哥昨天如何通電話……姑媽說得激動起來便手舞足蹈,奶奶只平靜地聽著,好像並不專心聽姑媽說話,深灰色的眼睛在姑媽臉上到處打量,似乎在數臉上多了幾條皺紋,頭上添了多少白髮。
想到昨天回家我和媽媽講高考的事,也是如此。她看似心不在焉,時而應答,待我說完,只說:“瘦了。”
母親都是如此嗎?和孩子關注的主題永遠不接軌?你和她說別人的事,她眼裡看的、心裡想的都是你,擔憂你長得好不好,看你有什麼變化。憂慮中深藏的都是濃濃的愛。
姑媽走時讓奶奶注意身體,奶奶要送她下樓,姑媽堅決不讓,一跨出門就把門關上了。奶奶還是開了門,一隻手扶住門框,一直望著姑媽走下樓梯。奶奶又走到陽台上,隔著窗望著姑媽發動汽車,消失在視線中。
奶奶說:“老糊塗,忘了讓她路上當心。”下午,奶奶一直不放心,直到一個多小時後姑媽打來電話說到家了。
今天早上,媽媽非要送我來考點,我堅決不要,一個人出發了。走到小區門口,突然想起奶奶看姑媽離開時的眼神,忍不住回頭看看自家陽台。媽媽在陽台上一動不動地望著我,對我的回頭感到意外,然後說:“沿途注意安全!”我揮揮手表示知道了。
路上想想,再強勢的女人也不過是溫柔的母親;再大的年齡,做了奶奶,做了太婆,還是母親。母親看孩子的眼神,既充滿憂慮又飽含愛意……
憂與愛,詮釋了偉大的母親。
【簡評】作者的文字極為平實,卻洋溢著純真濃郁且感人至深的親情,引起了讀者強烈的感情共鳴。值得稱道的是,文中時有精彩的細節描寫,請讀者細品。(張雨仁)
(文本來源:《金陵晚報》2012年6月25日)
發現“亮點”,迸發“亮點”
何永康
本報刊登的兩篇2012年高考優秀作文,均有構思上或文字表述上的“亮點”,讓閱卷老師的眼睛不由得一亮。有了這一“亮”,你的分數就可能“更上一層樓”了。
早先我說過,“亮點”就是“虧他想得出來”,一種令人神往的“機智”。譬如第一篇,寫兒時隨老祖母買“山楂糕”,有幾句便是行文上的機智:“‘來塊山楂糕!’‘好咧!’只見夥計取下一塊糕,拿出一張暗黃的油紙,三下兩下就包好了,然後祖母的一分錢便從衣襟里滾了出來,‘口當(一個字)’的一聲落入盤中。”這‘口當(一個字)’的一聲,簡直好聽極了,令讀者心馳神往,甚至熱淚盈眶。這是生活的賜予,憑空想不出來。此文的後半部分,寫“我”給自己的小兒子買傳統的“山楂糕”,誰知小朋友不屑一顧,更不知“太奶奶”是誰,繼續“咔嚓”他的薯片。如此對比,如此反差,自然而然地帶出了“我”的“新憂”:“清甜的味道一點都沒變,或許早已都變了……”這是總體構思上的“機智”,“憂”與“愛”到此時已是“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了!
要想進入“優秀作文”行列,或者“準優秀作文行列”,必須有“亮點”,這是毋庸置疑的。請高三學生認真品味生活,捕捉稍縱即逝的詩意的靈感,堅持數年,必有收穫。待到高考臨場時,你即使沒有“太陽”,也會有“月亮”,也會有“星星”,起碼也會有一兩隻小屁股上閃光的“螢火蟲”……
1. 憂與愛 ( 山楂糕 )
童年時的夢可以來自於任何一種嚮往,老糕點房裡飄來的香也算上一種,那是種香甜的酥,酥的杏仁,甜的三刀,香的芝麻。
要說糕點,那么山楂糕算得上是一絕了,那油亮的糕塊上泛了琥珀的光,吃一口,舌尖上是滿滿的甜,舌下卻鋪著一排排的酸,再吃一口,便再也停不住嘴了。
老運河的古樸風情是讓人迷戀的,夕陽照銅樽,滿城牧笛聲,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當地頂有名的也要數糕點房蘭芳齋了。老祖母乾枯的手拉了小孫子白淨的小胖手一路走進蘭芳齋,一進大門,台前的夥計便笑了,老太太也笑了,小孫子則是不停地笑,“來塊山楂糕!”“好咧!”只見夥計取下一塊糕,拿出一張暗黃的油紙,三下兩下就包好了,然後祖母的一分錢便從衣襟里滾出了出來。“口當(一個字)”的一聲落入盤中。然後笑吟吟地走了,風吹在老人花白乾燥的頭上和孫子嬌嫩的面頰,祖母哼起了小曲,聲音穿過青石板,穿過無人問津的貞女牌,穿過了標有字樣的老宅。
祖母和孫子穿過大門,進了堂屋又進了院子,來到槐樹下,孫子口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也不去想飯後食用適宜,待老祖母拿著祖傳的銀菜刀“喀喀”幾下,小孫子便迫不及待地捏了一片在嘴裡,滿臉滿足的神情。祖母見狀,不僅笑成了一朵菊花。
“好吃嗎?”
“好吃。”
“好吃再買。”
“好吃再買!”
然後,河也倒映看清水,水中的綠波,波中的倒影,青石板變成了臭柏油,三輪車變成了小汽車,小屋土屋變成了高樓,貞女牌的消失,這條河竟也不見底了。
在超市,他拿著一個棕紅色的山楂糕,上面被打了黑白的條形碼,服務員堆出一臉笑容:“先生,不如買這種促銷的吧,它比蘭芳齋牌的好賣多了。”他停了一下,卻依然將手中的山楂糕放在籃中。
回到家,兒子正在看電視,從袋中翻出個紅棕色的塊狀物體,卻被仍在一邊。“我買了山楂糕,這是你太奶奶原本最愛買給我吃的……”“別說了,我又不愛吃,我不知太奶奶是誰!”說著,便翻出一包薯片,咔喀。
他嘆了一口氣,拿著它來到窗前,風很大,吹過他乾枯的手和白髮。
他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一點都沒變,或許早已都變了……
“哎!”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簡評】這是一篇讓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的佳作。作者構思精巧,立意深遠。先以細膩傳神的筆觸,描摹出童年記憶中故鄉的風物、風景、親情、人情,字裡行間流溢出濃濃的愛戀。繼而筆鋒一轉,與現在進行多方位的鮮明對比,結尾的一聲長嘆,包含了五味雜陳的憂慮,也使文章意猶未盡,發人深省。 (雷雨)
2. 憂與愛(進考場之途)
不禁想起從早晨起床到進考場的一系列“憂事”。
先是早上被屋子的斗香味熏醒,洗完臉刷完牙以後,剛準備換衣服,就聽見媽媽嚷嚷:“等會,等會,穿給我你買的新衣服。”等她拿來,我一看,好傢夥,金黑襯衫就著白色長褲,我媽還真準備讓她閨女慷慨“就義”去了。“算命先生說你穿黑白衣服考運好。”媽媽沖我眨眨眼睛,我無奈地換上了。
自從進入六月,我媽一知識分子,竟也乾起了迷信的事。前兩天剛把准考證發下來校對信息,我媽就神神秘秘地把准考證號碼抄走了。我剛納悶她抄准考證號幹嘛,媽媽就“主動交待”了:“我給你找個算命先生,人家要用你的准考證號做個福包,到時候你帶去考場,保佑你高中。”末了,還不忘添一句:“聽說前年的高考狀元就是在人家那算命的呢!”
所以,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卻還是被今天早上的“特殊待遇”嚇了一跳。
吃早飯時,儘管媽媽一再叮囑“先吃糕,再吃粽子”,我還是面對她的“糕粽大拼盤”時,因為素來喜歡吃粽子,先夾了一塊粽角。我這一夾不要緊,媽媽急了,“別吃別吃,放下,重夾糕先吃。”我嚇得趕緊從命。
吃完早飯,媽媽把一個紅色的小香包揣進了我的口袋,一邊放還一邊念念有辭“菩薩保佑,菩薩保佑。”本以為媽媽的工序應該差不多了,沒想到,她又在家門口點了一張符紙,然後讓我跨過去,一直走,別回頭。
我挺沒用的,走到樓梯口時,還是忍不住回了頭,媽媽在低頭鎖門,幸好她沒看見我回頭,不然她又要埋怨我違背了算命大師神聖的教導。
我只是不忍留她一個人在後面。
剛才進考場時,金屬探測儀在放福包的口袋處響起來了,原來福包上有個金屬的小鈴鐺,我把福包放進了包里,放在門口的物品放置處,終究是沒能帶進來。
但我不會告訴媽媽,不忍心讓她再憂心。
儘管忙活了一早上,憂心忡忡地進了考場,但此刻,我很安心。
媽媽說了,別有負擔,好好考,我在家等你回來吃飯。
是的,我知道,不管以後我走多遠,你都會一直在家裡等著我。
我雖然人在憂途,卻能以愛為伴,已是我的大幸。
【簡評】本文側重從“憂”處落墨,作者精心截取了幾個很有現場感的典型畫面,充分而細膩地展現了“媽媽”對我的十分虔誠的“憂”:穿著上,一定要“金黑襯衫就著白色長褲”;飲食上,一定要吃“糕粽大拼盤”,還得“先吃糕,後吃粽”;妝扮方面,一定要在口袋裡揣上一個用准考證號碼做的“福包”:舉止方面,還必須跨過“紙符”,且“一直走,別回頭。”雖說是“憂”,但“憂”中充滿了愛,故作者感嘆,“我雖人在憂途,即能以愛為伴。”作者語言平實,文筆老練。 (張雨仁)
(文本來源:《南京日報》2012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