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光英文書院

慕光英文書院 慕光英文書院 英文學系教授

慕光英文書院(MUKUANGENGLISHSCHOOL,MKES),是位於九龍觀塘功樂道的一所男女直資中學。慕光英文書院成立於1954年,於2013年轉為直資學校。

歷史

校史/近年發展

1954年,杜葉錫恩博士、杜學魁先生及戴中先生於九龍啟德新村設立帳篷校舍,命名為“慕光中學”。其後以此為基礎,創立慕光教育機構。
1955年,於帳篷校舍原址蓋建單層三合土校舍,共有兩個教室,以代帳篷。是年11月28日,三合土教室正式啟用。自此,11月28日成為慕光的校慶日。
1957年,(1)校舍遷至太子道,租用兩層樓宇。後因樓宇不符合政府規定,再遷回啟德新村原址。(2)於啟德新村三合土校舍加建一層,成為雙層校舍,共有四個教室。(3)慕光中學易名為“慕光英文書院”。
1958年,(1)開辦夜中學。(2)設立慕光社會福利部,向坊眾派發生活物品。(3)設立慕光醫療室及慕光圖書室,向坊眾提供免費醫療及圖書借閱服務。慕光中學易名為“慕光英文書院”。
1959年,政府清拆啟德新村,校舍遷往衙前圍道40-42號樓宇。
1961年,於獅子石道56--62開設分校。
1965年,於太子道214-216號開設分校。
1972年,觀塘功樂道55號校舍落成啟用。
1979年,慕光教育機構/慕光英文書院創立二十五周年,舉行大規模銀禧慶典活動。
1986年,(1)觀塘功樂道55號校舍新翼落成啟用。(2)學生上課時間逐步由半日制改變為全日制。(3)隨著香港教育政策的改革及因應社會發展,不斷開設新科目,與時並進。
1988年,校報《火炬》創刊。至2010年5月,已出版53期。
1996年,是年5月14日,教育署長余黎青萍女士蒞校巡視,與校監、校長交流意見。為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共同改善學生學習環境,慕光家長教師會於同年10月成立,積極推展多元化活動。
1998年,師生文集《慕光文圃》創刊出版。
1999年,逐步増設多間多媒體教室,全面展開資訊科技教育。電腦及相關設施廣泛套用於各學科。
2001年,由杜學魁校董撰著之《慕光校史》正式出版。
2003年,慕光教育機構/慕光英文書院創立五十周年,舉行大規模金禧慶典活動。
2004年,(1)分階段全面改善校舍設施,以營造更理想之學習環境。(2)將學校原有編制改設為多個組別,目的為提升學習果效,深化品德及公民教育,並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照顧等。
2008年,慕光教育機構/慕光英文書院創立五十五周年,舉行大規模慶典活動。
2009年,因應全港高中推行新學制,開設多個新科目,並積極改革校政作出配合。
2013年,為提高教育素質及學校有更佳之發展,於是年9月轉制為直資辦學。

歷任校長

杜學魁先生
溫國權先生
吳道邦先生

辦學宗旨

校訓

慕光校訓——明、理、愛、光。
“明理”指明白學術和人生的真理。
“愛光”意思較為抽象,可解為走一條正確的路。

校徽

慕光的校徽由一位英國人設計,主要由一個盾牌和一段彩帶組合而成。彩帶上的拉丁文“SAPIENTIAETLUX”就是中文“智慧和光明”的意思,與校訓“明理愛光”意義相近。校徽“盾牌”下方的左面主要是一組四方形圖案,象徵了校舍的視窗和傳統學業。至於校徽上的雄雞圖案,則有三方面的意義。第一,“雞鳴報曉,朝陽遍照”─雄雞啼叫,白晝降臨,驅走人世間的黑暗,象徵慕光學子邁向光明。

校歌

慕光的校歌由杜學魁先生作詞,邵光先生作曲,共有98個字。校歌寄寓了教育理想,例如:“社會因教育而光明”,其意是要有光明、不腐敗的社會,先要有教育;“幸福由科學而創造”,其意是學校必須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課程政策

英文班

由2013-2014學年起,中一級增設英文班,除國語科及通識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文班的任教老師均持有碩士學位,保證教學素質。

戲劇與電影科

於課堂中,學生嘗試編寫劇本、擔當導演工作;而課外,學生透過參觀演藝學院,擴闊視野。

領袖才能與公眾演說科

訓練學生的演講技巧、以此提升其自信及紀律;並且建立國際視野。讓人人都可以成為領袖。

學費及獎學金

學費

全年學費共港幣$2000正,分10期繳交。($200x10期)。

學費減免計畫

學費減免計畫為有需要的家長提供資助,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由2013/14學年起入讀的學童,可以向學校申請,最高可獲學費全免。

獎學金

設有“杜學魁教育基金”,供家境清貧的學生申請。成功申請者,每月可獲資助。

學校刊物

校報《火炬》及《喜訊》於1988年創刊,至2012年已出版62期。
師生文集《慕光文圃》於1998年創刊,至2010年已出版4期。
紀念特刊《創校五十周年金禧校慶紀念特刊》於2003年出版。
校史《慕光校史》於2001年由杜學魁校董撰著。

課外活動

一人一體藝

學費全免,內容涵蓋音樂、藝術、體育發展等各個不同領域,包括欖球、弦樂團、腳踏車、中國舞等項目,當中項目由香港欖球總會、香港籃球總會、香港腳踏車聯會等專業團體教練教導,保證素質。另外,學校會提供演出平台,例如年終大型表演、公開表演及比賽,讓學生盡顯潛能,學以致用。

服務性學會

男童軍、女童軍、校刊編輯、香港青年奬勵計畫、風紀隊、校園電視台、學生大使、升旗隊等。

學術性學會

英語電影欣賞會、中文朗誦、中文學會、化學學會、生物學會、英語會話班、旅遊學會、經濟學會、歷史學會、物理學會、奧數班、英語朗誦班等。

興趣性學會

設計與科技學會、棋藝會、美容班、流行音樂、桌上遊戲、基督徒團契、烹飪班、創意手工藝、話劇社、電腦剪片學會、電影欣賞、紙藝班、輕輕鬆鬆唱民歌、數學遊戲、寵物學會、攝影學會、小小藝術家、合唱團、弘樂團等、功夫及醒獅隊。

體育性學會

足球組、羽毛球組、籃球組、健美操等、功夫及醒獅隊。

校外顧問團

澳洲AustralianCatholicUniversity執行院長ProfessorClaireWyatt-Smith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文學系教授陳秋蘭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數社科技學系副教授羅天佑博士
城市大學英語系副教授Dr.BettyKwan
恒生管理學院黃寶財教授

海外結盟院校

台灣逢甲大學
台灣銘傳大學
台灣玄奘大學
台灣靜宜大學
台灣義守大學

著名校友

唐冬明教授(美國大學數理教授)
吳賢發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
陳庇昌先生(天鼑公司董事、會計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