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學宮

感恩學宮

感恩學宮又稱文廟。位於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0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蕩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8日,感恩學宮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又稱文廟。位於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0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蕩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8日,感恩學宮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民國感恩縣誌》卷五建置志記載“宋置於縣之左。元因之。明洪武三年,知縣黃忠信仍舊址創建。十八年,縣丞楊乾以其地狹隘,移於縣治東北半里許,建殿廡兩齋,一名進德,一名修業。永樂間,知縣郭緒重修。景泰元年,訓導王川募修。成化五年,知縣莫宣修兩廡並欞星、大門,九年,復建明倫堂、兩齋並射圃。弘治十四年,黎賊燒毀,徙於縣南城外,修葺未備。萬曆二十五年,知縣朱景和遷於縣治之東,又建聖殿及明倫堂,即今學宮。萬曆三十八年,知縣陳誼建啟聖祠於明倫堂右。清初康熙四十一年,知縣姜焯重修大成殿及兩廡。有《記》,載《藝文志》。乾隆元年,題準部復動項修葺。三十一年,知縣楊侃重修。嘉慶二十年。知縣時侍朝改建大成殿及崇聖祠。道光五年,因颶風為災,邑紳林開侯率眾重修。越民國十八年,縣長周文海召集會議,委邑紳胡廷根、麥濟熙、陳德元、楊繩姜、王道熙、陳達傑等募捐巨款再修。公推胡延楓為司理,陳德元為副司理,胡國琮為監視,共董其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