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模式

感動模式

感動模式,是主流媒體宣傳導向方式,就是在面臨大的災難事件時,以能夠激勵人心、體現人性溫暖的報導方式,來體現人道主義的溫暖,以凝聚人心,弘揚主鏇律。但在一些涉及責任事故性災難面前,一些媒體和網友提出以問責代替感動的宣傳模式。

現象

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現場天津塘沽爆炸事件現場
每逢大的災難,無論人禍還是天災,都會產生一種感動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尋找出其中的感人事跡與典型人物,將其認作是英雄(事跡),對他們加以歌頌。這些年來,這種感動模式不斷強化,模式本身也在進化當中,其產生的原理越來越複雜。每當重大災害發生的時候,我們在社交網路上總會看到各種“感動中國”式的表達,到處都是濃濃的正能量。這種時候,如果保持沉默似乎都不是正常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裡發上一句“津夜無眠,祝福塘沽”、“最帥的逆行”之類,才能彰顯那種“人性的光輝”。一些商家機構也在自己的官微中貼上“祝福、祈禱”之類的主題海報,表達自己是一家有著“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由來

感動模式感動模式
感動模式有一個發展、發育的過程。它在黨報盛行的時代,多數是以通訊的形式存在的,諸如為了61個階級兄弟等等。在這個時候,感動模式只限於黨報文體,甚至被認為是對黨報的豐富——它是以人道主義的形式包裹著意識形態的讚美核心。

20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頭十年,是市場化報紙興盛的階段。表現在災難報導上,多有與黨報迥異的地方。主要的做法是深挖災難背後的體制原因,以問題意識而不是宣傳意識重新組織災難的報導框架和認識結構。在市場化這種衝擊下,黨報通訊體的感動模式瀕臨崩潰。

在這個二十年,災難報導的問責模式取代感動模式,成為報導的主要模式,當然,也是理解政府的主要模式。市場化媒體將其鞏固為專業主義的報導方法,以此與黨報媒體抗衡。譴責與批評,成為這段時間的主流,感動模式龜縮,但是並沒有完全消失。

汶川地震,是感動模式與問責模式以最大規模交集的歷史時刻。這是感動模式起死回生、問責模式轉向衰落的標誌,兩種模式交錯、較量,埋下了許多伏筆。在宣傳指導方針上,用正確的輿論鼓舞人,可看做是用感動模式來引導輿論的關鍵功能。感動模式的緊迫性有了,需求有了,原理甚至是維護條件也都具備。隨著維穩體制深入發力,輿論陣地說再次被提上優先日程,市場化媒體同時遇上了經濟與政治雙重緊縮,問責模式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與專業主義的上層理念受到嚴重削弱,問責模式隨之式微。

反思

2015年8月12日晚11:20左右,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區域內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根據中國國家地震台網的記錄,滅火過程中共發生兩次爆炸,間隔約30秒。第二次震級更高,相當於21噸TNT。現場曾有蘑菇雲升起。

新浪專欄作者王石川在《天津爆炸事故沒到感動的時候》一文中提到:在這個沉痛而又沉重的節點,我們又看到了“災難無情,愛滿津城”,又聽到“大愛無疆、心繫一方”,又有人讚嘆“最帥的逆行,最美的人”,以及“滿滿的正能量,為天津人點讚,為塘沽祈福”。熟悉的煽情套路,廉價的感動“彩排”,又來了。每個人都有表達的自由和權力,這本無可厚非。我想說的是,當這種情緒演變成一種“公眾情緒”之後,它似乎就不再那么簡單,每個人都被裹挾在其中,發聲已經不再是個人行為,而成為某種存在感的象徵。而這,真的好么,真的有用么?

建議

8·1天津塘沽爆炸事件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
1、多一些持續關注,少一些熱點追蹤

現在國人的困惑是,永遠不知道“下一波”熱點是什麼。今天的熱點、焦點到了明天就會過期,一波新聞出來之後,立刻就會有另一波信息洶湧而來。“如今,你還記得MH370嗎?還記得穹頂之下嗎?還記得東方之星沉船事故嗎?”在一波接一波的密集信息轟炸下,我們往往很難對一件事有持續的關注。然而對於公眾來說,過速消費信息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人們對一件事剛有了探索的欲望,立馬會被新的訊息所淹沒。

王石川稱之為“新聞速食症”,媒體往往熱衷於追逐新的熱點,對以往的訊息則容易“健忘”,這種“喜新厭舊”背後透露的除了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外,更多的則是責任感的缺乏。而一個沒有責任感的民族,是可悲的。

2、多一些總結提高,少一些悲劇重演

天災難料,人禍可防。儘管這次爆炸事件的真實原因還在調查當中,是否“人禍”仍未可知,但我真的希望這是“最後一次”。

“中國式災難”有個基本套路:首先是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作出重要批示——“新聞聯播”,然後是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救治傷員、現場指揮調度、搜救基本結束——“感動中國”,最後是原因正在調查、工作有序進行——“焦點時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讓人遺憾的是,安全事故年年都報,卻還在一次次發生。追查、問責可不僅僅是媒體的責任,更是政府主管部門的責任,這責任與生命有關,重於泰山。如果不能在災害中總結提高,那么今天的悲劇還有可能在明天重演。我們或許沒有權利查明真相,但至少可以拒絕謠言;我們或許沒有辦法搶險救災,但至少可以防患未然;我們或許沒有精力參與調查,但至少可以呼籲持續報導……災難面前,我們能做的不多,除了廉價的感動,還可以有更多的實際行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