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愛滋病毒
英文名稱: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HIV概述
從1981年開始,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不斷收到有關卡波濟肉瘤(kaposi’ sarcoma)的病例報告,由於新發現的病例與以往的有所不同,死亡率高,而且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引起了CDC的高度重視,1982年9月,CDC正式提出了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或愛滋病)的概念,隨後的調查研究證明這是一種新的傳染病。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等首先從一例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結中分離出一種病毒,被稱為淋巴結病相關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 LAV),1984年初,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 等從愛滋病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中分離到稱為人嗜T淋巴細胞病毒Ⅲ型(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type Ⅲ, HTLV-Ⅲ)的病毒。同年,美國加州大學的Levy等也從愛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細胞中分離出一種病毒,稱愛滋病相關病毒(AIDS related virus, ARV)。1986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將LAV/HTLV-Ⅲ/ARV統一命名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又稱愛滋病毒。
由HIV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稱為愛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該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部份或完全喪失,CD4+細胞數目減少,繼而發生機會性感染、腫瘤等,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該病傳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且目前無法治癒,引起了各國政府和社會的關注。
HIV在病毒分類學上屬逆轉錄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屬(lentivirus),目前已發現兩種HIV,分別為HIV-1和HIV-2。兩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結構和傳播途徑。HIV-2主要分布於非洲西部,在歐洲和美洲的一些感染者中也被檢測到。其毒力和傳播力都低於HIV-1,引起的愛滋病病程較慢且較緩和。HIV-1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是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病原,目前HIV的研究也是以HIV-1為主進行的。
HIV的流行呈世界性分布,非洲為HIV的發源地和重災區,歐洲和美洲也為主要流行區,近年HIV在亞洲的流行呈高速增長的趨勢。我國自1985年首次發現HIV感染者,至今已有60~80萬人發生了感染,專家估計,如果不迅速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按目前的年平均30%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我國的HIV感染者將超過1000萬。在非洲的有些國家,HIV的感染率達總人口30%以上。因此,預防和治療愛滋病,已不僅僅是挽救個人生命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民族存亡的大事。
HIV的一般概念
愛滋病病毒(HIV)顆粒呈球形,直徑90 nm~130nm。病毒的核心呈中空錐形,由兩條相同的單鏈RNA鏈、逆轉錄酶和蛋白質組成。核心之外為病毒衣殼,呈20面體立體對稱,含有核衣殼蛋白質。最外層為包膜,包膜上的糖蛋白有刺突狀結構,是HIV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位點和主要的中和位點(圖)。
HIV屬逆轉錄病毒科慢病毒屬,其RNA中含有gag、env 和pol基因以及6種調控基因 〔tat, VIF, vpr, VPX (VPU), nef, rev〕。gag基因編碼病毒的核心蛋白;pol基因編碼病毒複製所需要的酶類(逆轉錄酶、整合酶和蛋白酶);env基因所編碼病毒包膜蛋白,是HIV免疫學診斷的主要檢測抗原。調控基因編碼輔助蛋白,調節病毒蛋白合成和複製。
現有兩型HIV:HIV-1和HIV-2,它們主要區別在於包膜糖蛋白上。HIV是一種變異性很強的病毒,不同的病毒株之間差異很大,甚至同一毒株在同一感染者體內僅數月就可以改變,使原中和抗體失去中和效能,這給HIV疫苗的研製造成很大困難。目前在全球流行的HIV-1毒株已出現三個組,即M、O和N 組,其中M組又可分為A到J共10個亞型,而且亞型間的重組體已有發現。HIV-2現有A~F共6個亞型。目前也有學者根據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對HIV-1進行分群,如根據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所利用的輔助受體的不同(CCR5、CXCR4),分為R5和X4毒株;或根據宿主範圍及複製特性不同,分為非合胞體誘導株(NSI)和合胞體誘導株(SI);有毒力株和無毒力株;快/高型和低/慢型等。
HIV對外界抵抗力較弱,遠較B型肝炎病毒(HBV)對外界的抵抗力低得多。對熱、乾燥敏感,不耐酸。60 ℃以上就可被滅活。因此,注射器具、醫療用具通過高 溫消毒、煮沸或蒸汽消毒完全可以達到消毒目的。HIV對化學品也十分敏感,常用的消毒劑如70%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馬林等均能滅活病毒。
HIV的傳染源
愛滋病病人和無症狀HIV攜帶者為主要傳染源。
HIV的傳播途徑
① 性接觸傳播。主要為男性同性戀及男女之間的異性性接觸,女性同性戀少見。目前男女之間異性傳播已成為HIV傳播的主要方式,而女性對HIV的易感性比男性高4倍。
② 通過輸血或血製品傳播。主要為被HIV污染的注射用具、血液及血液製品。
③ 母嬰傳播。包括宮內、分娩過程及產後等。據美國CDC的調查結果,在≤13歲的小兒HIV/AIDS中,70%以上都是在圍生期由母親傳播給嬰兒的。
④ 亞型及其分布。HIV為逆轉錄病毒,而逆轉錄酶缺乏校正修復功能,因而HIV的變異頻率非常高,每一輪複製都會引入約10個鹼基的錯誤。高的變異頻率使世界不同地區甚至同一感染個體不同時期HIV的基因組都有較大差異。根據HIV gag和env區的基因序列,目前HIV-1可分為M、N和O三個進化組,兩個進化組之間序列的異質性超過45%。依據env區序列,M組又可分為A-J 10個亞型,亞型之間序列的異質性為30%。A和D亞型主要見於中非;B亞型見於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C亞型在南非、印度及中國;E亞型在中非、泰國及中國;F亞型在巴西和薩伊;G亞型在俄羅斯、台灣及加彭;H亞型見於非洲;I亞型在賽普勒斯;J亞型在非洲。O組最初從喀麥隆分離而來,主要分布於喀麥隆、加彭等國。N組為新近分離的一個組,其具體分布有待進一步調查。
HIV的基因組結構及功能
HIV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二倍體,每條RNA鏈長約9.8kb,兩條鏈的5’端借氫鍵形成二聚體。與其他逆轉錄病毒相同,HIV的基因結構從5’端到3’端依次為5’LTR-gag-pol-env-3’LTR。5’端有帽狀結構m7G5ppp5GmpNp,3’端有polyA序列。除三個編碼結構蛋白的基因gag、pol、env外,HIV還有較其他逆轉錄病毒更多的調節基因(regulatory gene)和附加基因(accessory gene),其編碼的的調節蛋白在病毒的整個感染及複製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發現至少有7種:tat、rev、nef、vpr、vpu、vpx和vif。
1.長未端重複序列:
HIV基因組兩端的長未端重複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 LTR)不編碼病毒產物,對於病毒基因表達的起始和調節至關重要,其上有許多細胞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可分為調節單位、核心轉錄單位和反式激活效應元件單位(TAR)三個不同的調控功能區。
2. Gag基因:
即組特異性抗原基因,編碼分子量為55KD的前體蛋白(P55),由未拼接的病毒mRNA表達。P55經病毒蛋白酶切割,由N端至C端形成P17、P24、P15三種蛋白。P17稱為基質蛋白(MA),附著於病毒脂質又層膜的內側,形成毒粒的內膜,起穩定毒粒的作用。P24稱及殼蛋白,形成病毒的錐形核。P15進一步被裂解為P9和P7兩種核殼蛋白,與病毒的RNA結合。
3. Pol基因:
Pol基因編碼病毒的逆轉錄酶(RT)P66和整合酶(IN)P32,由未拼接的病毒mRNA表達。RT由兩個亞單位P66和P51構成,其N 端完全一致,具DNA聚合酶活性,而C端由於病毒蛋白酶的不對稱切割,使一個亞單位C端的部分胺基酸被切除而失去RNA酶H的功能,另一亞單位C端的RNA酶H功能域則未被切除。HIV進行複製時,首先在RT的N端的DNA聚合酶功能區的作用下,以RNA為模板合成互補的DNA,表現出逆轉錄酶活性,然後在P51的協助下,P66 C端的RNA酶H功能區降解RNA/DNA 雙鏈中的RNA鏈,表現為RNA酶H活性,最後以此單鏈DNA為模板,由P66亞單位合成互補DNA而成雙鏈DNA,表現出DNA聚合酶功能。整合酶能夠將逆轉錄成的雙鏈DNA整合入宿主染色體DNA,整合過程可分三步:首先由IN在病毒線狀平端DNA的3’端由3’→5’方向切下2個核苷酸,形成CA-OH-3’,同時在宿主DNA雙鏈整合部位上各切開一5bp的切口,然後在IN的作用下,CA-OH-3’與宿主DNA切開部位的5’-P形成磷酸二酯鍵,最後整合部位被修補完整。
4. Env基因:
Env基因編碼病毒的膜蛋白,由單一拼接的mRNA進行表達,首先在內質網內合成分子量為88KD的蛋白質,在向高爾基體的轉運過程中被糖基化而成為分子量160KD(gp160)的包膜糖蛋白前體,糖基化為病毒的傳染性所必須。gp160被蛋白酶切割為gp120和gp41兩部分,gp120位於感染細胞和毒粒的表面,稱外膜蛋白,其上有5個高變區(V1~V5)和6個保守區(C1~C6)。高變區中的V3環區是阻斷HIV傳播的中和抗體結合的主要靶位,gp41鑲嵌於病毒的脂質雙層中,稱跨膜蛋白,在病毒感染過程中能夠介導病毒脂膜與細胞膜的融合。gp120與 gp41的N端以非共價鍵結合,當HIV感染T淋巴細胞或巨噬細胞時,gp120首先與細胞表面的CD4分子結合,導致空間構象發生改變,使gp41與細胞膜充分接觸而發生病毒與細胞膜的融合,病毒核心進行細胞。
5.Tat基因:
Tat基因由兩個外顯子構成,編碼HIV複製和基因表達所必須的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 Tat),又稱反式激活因子(trans-activating factor),能夠增強病毒複製的起始,促進mRNA的轉錄和翻譯。Tat與HIV RNA 5’端LTR結合後能夠極大地提高HIV基因的轉錄水平。另外,tat可能還具有轉錄延伸因子的作用,延長mRNA的轉錄。
6.Rev基因:
Rev基因由兩個外顯子組成,分別編碼25個胺基酸和91個胺基酸的肽段,由完全拼接的mRNA進行表達,兩個肽段結合形成19KD(P19)的病毒顆粒蛋白表達調節因子(regulator of expression of virion protein, Rev)在胞質內合成後由其上的核定位信號(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介導進入核內聚集於核仁。Rev蛋白是HIV複製非常重要的一個反式激活因子,能夠促進HIV的基因轉錄由早期向晚期轉變,即由調節蛋白基因的轉錄向結構蛋白基因的轉錄進行轉變。因此,Rev蛋白對HIV的調節基因具有負調控作用,而對病毒結構基因和附加基因具正調控作用。另外,Rev與其應答元件(Rev responsive element, RRE)的結合還可促進未拼接或未完全拼接的病毒mRNA由胞核向胞漿運輸。
7.Nef 基因:
Nef 基因由單一外顯子構成,編碼27KD的甲基化蛋白。Nef 蛋白是HIV複製過程中的負調節因子(negative regulation factor),具多種功能,既可進行正調節,也可進行負調節。能夠增強或減弱病毒的複製,既能激活T細胞,增加病毒感染,又能抑制病毒的超感染。
8.其他調節蛋白基因:
Vpr基因編碼病毒蛋白r,高度保守。Vpr蛋白非HIV複製所必須,能反式激活病毒基因的表達,在HIV感染未分裂的細胞時使細胞停留在細胞周期的G2期。另外,Vpr基因的存在還可使HIV感染細胞時致細胞病變效應增加。
Vpu基因編碼病毒蛋白u,為HIV-1所特有,Vpu蛋白為非HIV複製所必須的雙親性膜整合蛋白,能夠增強病毒顆粒的組裝和釋放,介導內質網中CD4分子的快速降解。
Vif基因編碼病毒顆粒感染性因子(virion infectivity factor, Vif)。Vif蛋白亦非HIV複製所必須,能夠增加病毒顆粒的感染性。
HIV病毒感染和複製
HIV主要侵犯人體的CD4+ 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其感染過程包括病毒的吸附、侵入、逆轉錄、基因組的整合、表達及釋放等過程。當感染髮生時,病毒的外膜糖蛋白gp120首先與細胞表面的CD4分子結合併與輔助受體CCR5或CXCR4等結合,gp120空間構象發生改變,暴露出跨膜蛋白gp41與細胞膜作用,導致病毒包膜與細胞膜融合,病毒核心進入細胞內,脫殼後病毒基因組在RT作用下以病毒RNA為模板合成cDNA,再以此cDNA為模板合成雙鏈DNA,經環化後在病毒IN的作用下隨機整合到細胞染色體上成為前病毒而長期存在並隨細胞的分裂而傳至子代細胞。此前病毒即為病毒複製時的轉錄模板,病毒進行複製時,早期轉錄的長鏈mRNA經拼接後表達病毒的調節蛋白,待調節蛋白的量到達一定閾值後,病毒進入晚期轉錄,產生的未拼接的mRNA部分用來指導合成病毒的結構蛋白,部分作為病毒的基因組,與結構蛋白進行裝配成為病毒核心顆粒,由胞膜出芽時獲得包膜及膜蛋白。
HIV的致病機理
在HIV感染人體的初期會有病毒血症的出現,並有輕度的發熱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隨後病毒血症大幅降低至難以檢測的水平,抗核心蛋白及包膜蛋白的抗體陸續出現,病程進入無症狀帶毒期,即潛伏感染期(latent infection),病毒可潛伏存在長達數年甚至十多年,其潛伏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病毒大量複製,機體再次出現病毒血症並出現愛滋病症狀,體內大量的輔助性T細胞被病毒破壞,造成機體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降低,無法抵禦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而發生免疫缺陷綜合症。有關HIV的致病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HIV感染CD4+ T 細胞後,病毒通過基因組整合,以前病毒形式存在於CD4+ 細胞,在感染的早期,通過Th1細胞分必細胞因子IL-2等,在IL-2刺激下CD8+ T淋巴細胞對CD4+細胞產生強大的免疫抑制作用,從而使病毒處於被抑制的潛伏狀態。在感染的晚期,Th2細胞的分泌占優勢,通過分泌IL-10等細胞因子,使CD8+ T細胞失去對CD4+ 細胞的抑制,病毒增殖並釋放出新的病毒顆粒去感染更多CD4+細胞,從而造成CD4+ 細胞的大量死亡最後耗竭而失去其免疫功能。
HIV檢測
一、 HIV 檢測的特殊性
HIV 檢測不同於其他病原微生物檢測,要求十分嚴格,任何錯誤的診斷,包括假陽性或假陰性,都會對被檢者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 HIV 檢測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愛滋病檢測工作管理辦法》和《愛滋病檢測技術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進行,檢測的實驗室須經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合格,從事愛滋病檢測工作的技術人員須接受專門的技術培訓,並獲合格證書,診斷試劑應選擇高敏感和高特異的,篩查呈陽性反應的需用特異性更強的方法(如:免疫印跡試驗)進行確認,整個實驗過程應有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
二、 HIV抗體檢測
目前國外用於 HIV 抗體篩查的方法很多,根據檢測原理不同分為酶聯免疫吸附法、凝集法和層析法,可對血液、唾液和尿液標本進行常規或快速檢測。在實際工作中常用的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LISA )、明膠凝集試驗和各種快速診斷試劑。自 1985 年第一代 ELISA 試劑問世以來,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包被抗原已從一代的全病毒裂解物發展為目前以基因重組和多肽抗原包被和標記、有著良好敏感性和特異性的三代雙抗原夾心試劑,檢測亞型包括 HIV-1 、 HIV-2 和 HIV-1 型的 O 亞型,視窗期由 10 周縮短至 3-4 周。為避免視窗期傳染,荷蘭、法國等國已研製出第四代以重組的多肽抗原和抗 P24 抗體包被的雙抗原夾心法試劑盒,可同時檢測抗原抗體,使視窗期縮短了 2-3 周,但其臨床價值有待評估。按《規範》要求,我國采供血機構進行血液篩查和各醫療衛生機構常規篩查檢測宜採用 ELISA 法,自采自供血的單位必須進行 HIV 抗體檢測,在尚未建立愛滋病篩查實驗室的偏遠地區或大醫院急診手術前可由經過培訓的技術人員在規定的場所用快速試劑進行血液篩選。對用 ELISA 試劑或快速診斷試劑進行的篩查實驗如呈陰性反應,即報告 HIV 抗體陰性;對呈陽性反應的標本,篩查實驗室套用原有試劑和另外一種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的試劑進行重複檢測,如兩種試劑複測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 HIV 抗體陰性;如均呈陽性反應,或一陰一陽,需送愛滋病確認實驗室進行確認。篩查試劑必須是 HIV-1/2 混合型、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SDA )註冊批准、批批檢合格、臨床評估質量優良、在有效期內的試劑。
HIV 抗體篩查呈陽性反應的標本由於存在假陽性的可能,必須做確認試驗。國際上有 3 種確認試驗方法,包括免疫印跡試驗、條帶免疫試驗及免疫螢光試驗,目前以免疫印跡試驗最為常用。確認試劑必須經 SDA 註冊批准。免疫印跡試劑有 HIV-1/2 混合型和單一型,按《規範》要求,一般先用 HIV-1/2 混合型試劑進行檢測,根據《規範》中判定免疫印跡試驗結果的基本原則並參照所用試劑說明書綜合判定,無 HIV 抗體特異帶出現的報告 HIV 抗體陰性;出現 HIV 抗體特異帶,符合 HIV-1 抗體陽性判定標準,則報告 HIV-1 抗體陽性。如出現 HIV-2 型的特異性條帶,需用 HIV-2 型免疫印跡試劑再做單一的 HIV-2 型抗體確認試驗,呈陰性反應,報告 HIV-2 抗體陰性;呈陽性反應的則報告 HIV-2 抗體血清學陽性,如需鑑別應進行核酸序列分析。如果出現 HIV 抗體特異帶,但帶型不足以判定為陽性,則判為 HIV 抗體不確定。對 HIV 抗體不確定者應按《規範》要求進行隨訪,必要時可做 HIV-1 P24 抗原或核酸測定,但檢測結果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依據,確認報告要依據血清學隨訪結果。
由於目前唾液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尿液檢測試劑的特異性明顯低於血液檢測試劑,故我國 SDA 已註冊批准的 HIV 抗體篩查和確認試劑只能用於血液標本檢測。
三、 HIV 抗體檢測的質量控制
在所有實驗中必須包含有內部對照質控血清和外部對照質控血清。
內部對照質控血清指試劑盒內提供的陽性和陰性對照血清。內部對照是質量控制的基礎,每次檢測必須使用內部對照,而且只能在同批號的試劑盒中使用。
外部對照質控血清是由實驗室設定的弱陽性對照,一般以該試劑盒臨界值( Cut off )的 2-3 倍為宜。該血清可到專門單位購買,也可由實驗室自己製備。製備方法是:收集 HIV 抗體陽性和陰性血清, 56 ℃ 30min 滅活, 3000rpm 離心 15min ,弱陽性對照可以用 HIV 抗體陰性的健康人血清梯度稀釋 HIV 抗體強陽性血清、或用試劑盒內提供的陽性和陰性對照血清混合併標定後得到,一般按一年使用量配製,用 0.2 μ m 濾膜過濾除菌,按一周實驗用量分裝、分類、標記並封口, -20 ℃ 凍存。該血清不可反覆凍融,融化後應存放 2 -8 ℃ ,一周內使用。原則上每次實驗必須使用外部對照質控 血清,以便監控本次實驗的重複性和穩定性,同時了解各批試劑盒的批間差異,繪製質量控制圖。
四、 HIV-1 P24 抗原檢測
HIV 感染人體後有一段視窗期,在這段時期病毒抗體不能被檢出,但可以檢測到病毒相關抗原或分離病毒。故在視窗期檢測抗原是早期輔助診斷和縮短視窗期的一種方法,在感染早期和發病期抗原檢出率相對較高。 HIV-1 P24 抗原檢測還適用於: HIV-1 陽性母親所生嬰兒的早期輔助鑑別診斷;第四代 HIV-1 抗原 / 抗體 ELISA 試劑檢測呈陽性反應、但 HIV-1 抗體確認陰性者的輔助診斷;監測病程進展和抗病毒治療效果。
P24 抗原檢測一般用 ELISA 雙抗體夾心法試劑,必須經過 SDA 批准註冊。
HIV-1 P24 抗原的陽性結果必須經過中和試驗確認 , 該結果僅作為 HIV 感染的輔助診斷依據,不能據此確診; HIV-1 P24 抗原檢測陰性只表示在本試驗中無反應,不能排除 HIV 感染。
五、HIV核酸檢測
HIV 核酸檢測,通常是檢測 HIV RNA ,以前只能定性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核酸,而目前的技術可定量檢測血液中病毒複製水平。 HIV 核酸定性檢測可用於 HIV 感染的輔助診斷,如視窗期輔助診斷、病程監控、指導治療方案及療效測定、預測疾病進程等。通常使用 PCR 或 RT-PCR 技術,使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通用的擴增試劑,引物可來自文獻或自行設計,應儘量覆蓋所有或常見的毒株,也可使用複合引物。 HIV 核酸定量檢測多用於監測 HIV 感染者的病程進展和抗病毒治療效果,目前常用的測定方法有逆轉錄 PCR 實驗( RT-PCR )、核酸序列擴增實驗( NASBA )、分支 DNA 雜交實驗( bDNA )等。在不同 HIV 定量檢測方法的選擇中,由於目前用於統一不同定量方法檢測值的標準品尚未問世,因此不同定量方法結果之間還無法直接進行比較,建議同一病人治療前後用同一方法進行 HIV 定量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 HIV 核酸定性檢測陰性,只可報告本次實驗結果陰性,但不能排除 HIV 感染; HIV 核酸檢測陽性,可作為診斷 HIV 感染的輔助指標,不能單獨用於 HIV 感染的診斷,報告定性檢測結果時還應註明反應條件和所使用的引物序列。報告 HIV 核酸定量檢測結果時應按照儀器讀數報告結果,註明使用的試驗方法、樣品種類和樣品量,當測定結果小於最低檢測限時,應註明最低檢測限水平,低於最低檢測限的結果不能排除 HIV 感染。
六、CD4T淋巴細胞計數
CD4 T淋巴細胞計數是愛滋病診斷、疾病分期、制定抗病毒治療和預防機會性感染方案的實驗室標準指標,美國 CDC1993 年修訂的青年 / 成人愛滋病監測病例分類及擴大的診斷標準是:無症狀 HIV 感染期( A 1 、 A 2 ): CD4 絕對數≥ 500/mm 3 或 CD4 百分率≥ 29% ;有症狀感染期( B 1 、 B 2 ): CD4 絕對數 200-499/mm 3 或 CD4 百分率 14-28% ; AIDS 期( A 3 、 B 3 、 C 1-3 ): CD4 絕對數< 200/mm 3 或< 14% 。 CD4 T 淋巴細胞計數也是與病毒載量相配合預測疾病進程的可靠指標,這兩個實驗可以相互獨立預測愛滋病臨床過程和生存期。檢測 CD4 細胞數的標準方法是流式細胞儀。影響 CD4 細胞數的因素有季節、晝夜差、某些併發症和皮質醇類藥物等,而性別、成人年齡、緊張、生理性應激和妊娠對 CD4 的細胞數影響不大。由於 CD4 百分數受變異影響較絕對數小,故 CD4 細胞百分率有時比絕對數對臨床更有意義。
七、病毒變異和耐藥性的測定
隨著 HAART 治療的廣泛開展,病毒變異和耐藥株正在不斷出現,甚至對一個藥物的耐藥可引起多種藥物的交叉耐藥。因此近年來各國相繼建立起病毒變異和耐藥的測試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基因型 HIV 耐藥測試和表型 HIV 耐藥測試。 表型 HIV 耐藥性測試方法能直接測出 HIV-1 對藥物的敏感度,並能揭示事先存在或交叉的耐藥情況,有利於指導 HIV-1 感染者有效地用藥。目前市面上供應試劑盒已有 2 種,即 AV ( Vicro Antivirogram )和 PS ( Virologic PhenoSense ),兩者方法均套用從生長於載體中的 HIV-1 而獲得的重組病毒和病人標本中蛋白酶與逆轉錄酶序列,分析與野病毒之間 IC50 值相差倍數,一般達 5—10 倍以上為陽性。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獲得各種藥物耐藥量度數據,但不足的是試驗慢又昂貴,技術要求高。當病毒對某些藥物產生耐藥性時,病毒基因會發生一些明確的突變。病毒耐藥基因型的檢測有助於預測某些藥物的治療效果。基因型 HIV 耐藥性測試方法是通過從病人血液標本中分離到的 HIV 基因物質,套用核酸酸序列分析或雜交技術以確定病毒變異的位點,並可參考已有資料庫按不同亞型進行比較。在確認變異後,與既往耐藥或交叉耐藥研究比較,間接地估計藥物耐藥情況,簡單快速,費用低。缺點是能確認所分離到的基因變異,但無法指出藥物耐藥的程度。
應當強調的是,我國自 1995 年進入愛滋病流行的快速增長期,感染者中約 70% 為經靜脈吸毒等血液途徑感染,按愛滋病自然病程,近 1-2 年將會出現愛滋病的發病高潮,醫院系統所承擔的愛滋病檢測工作將愈來愈重,因此各醫院檢驗科應嚴格按《規範》要求,通過 HIV 抗體篩查和確認試驗提供準確的 HIV 感染診斷,通過 CD4 T 淋巴細胞計數和 / 或 HIV 核酸定量檢測為愛滋病診斷、判斷疾病進展和抗愛滋病治療療效觀察提供可靠的實驗室數據。
HIV體外存活期
科學家和醫學權威一致認為HIV在外界環境中無法正常存活,這一觀念徹底否定了HIV在外界環境傳播的可能性。只有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液,唾液和淚液中才找得到HIV病毒,而且它的病毒載量在這些體液中差別很大。
為了得到有關HIV存活率的資料,實驗室使用了人工培養單位數量多的HIV病毒的。儘管這些人工培養出來的病毒在精確的控制和實驗室有限條件下存活了十幾天甚至幾周,可是CDC研究顯示儘管是載量高,90%-99%的HIV病毒在幾個小時內也會很快死亡。既然實驗室研究用的HIV病毒的載量比在血液或者其他體液中的載量高很多,隨著感染了HIV的人類血液或者其他體液自身死亡,這便降低了理論上在外界感染上HIV的機會。
那些對實驗室結論的不準確的解釋更多的是引起了人們不必要的恐慌。
愛滋病(AIDS)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其病毒直接攻擊人體的T淋巴細胞,導致人體的免疫系統全面癱瘓,病人最後一般死於腫瘤。傳播途徑:血液、母嬰和性接觸。目前還無特效藥或疫苗可治療。(一般常以雞尾酒療法治療,但副作用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