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浙江大學女生劉直與兩名同學合作發明了愛心雨傘借還系統,這個小發明很有推廣價值。但苦於經費問題,劉直一直沒有找到願意與之合作的廠家。“只要能在社會上推廣開來,我們願意放棄智慧財產權。”劉直稱。
劉直是浙大管理學院大四女生,參與此項目還有她的同學崔宇波與尉嘉琪。是什麼催發了他們的新發明,這還要從校區實行了4年的愛心雨傘說起。
所謂愛心雨傘,就是由企業贊助,供師生們無償使用的雨傘。校區在教學樓、食堂、圖書館、活動中心等場所門口設定了40個愛心傘架,從2006年開始,連續三年都有企業贊助愛心雨傘,總計2700把。愛心雨傘無疑為大家提供了便利,但一些人拿了雨傘卻不歸還,隨著時間的推移,傘架上的雨傘越來越少。
2009年8月,劉直和同學調查發現,40個傘架中有28個上已經沒有一把傘,有10個傘架上只有1~5把傘,只有2個傘架上還有5把傘以上。由於有借無還,愛心雨傘已經名存實亡。作為校學生會公關部一員,劉直當年就是愛心雨傘的推動者。她不甘心這么好的公益項目半途夭折。這時,一個靈感迸發出來:杭城的公共腳踏車廣受歡迎,何不根據其原理髮明一個愛心雨傘借還系統。
設計發明
劉直和同伴利用整個暑假設計了這套雨傘借還系統。出於保護三位同學智慧財產權的考慮,僅僅簡單描述如下:採用雙開關和磁條技術,每把雨傘貼上條碼標籤,傘架連線控制系統,借傘者持卡借還傘。整個流程與租借、歸還公共腳踏車相似。
劉直稱,師生用校園卡就可借傘,一卡借一傘。系統會記錄這把傘的借用和歸還信息。到期不還者,系統會給借傘者發信息;逾期不還者,系統永久禁止該卡借傘,直到人工解禁。
三位同學設計過程中得到了學校的政策和技術支持。開學後,劉直拿著項目聯繫了四五家公司尋求合作。其中有一家生產門禁控制器的廠商非常認可這一發明,但是廠商提出,如小量生產,每個傘架的成本需5000元;批量生產成本可降到千元左右。但這還是遠遠超出了同學們的經濟承受能力。小劉希望有更好的企業或政府單位能與他們合作,只要這個愛心借傘系統能推廣開來,他們願意放棄智慧財產權。只要找到合適的合作單位,學校也願意拿出部分經費給予支持。“希望在學校里搞幾個試點,成熟以後可在社會上推廣,為節約資源可將愛心雨傘與公共腳踏車設在一起。”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