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蒙龍

愛德蒙龍

愛德蒙龍這種鴨嘴恐龍的體形與禽龍的相似,體積龐大,而且結構厚重。然則顱的側面更扁平,鑽石狀的齒成組排列,任何時候都可看見約有700顆齒,尾側而列扁平,但仍保留著骨腱。它有四隻腳,但經常將後腿站立以進行覓食。看起來就像與它相當密切的大鵝龍的小型版本。它可長成至十三公尺長,三點五公噸重。它們的腿部有三根趾頭,後腿長而有力,前腿則較小且無力。鴨嘴龍許多種類的最大特徵就是頭上密布的冠飾。鴨嘴龍的吻部由於前上頜骨和前齒骨的延伸和橫向擴展,構成了寬闊的鴨狀吻端,故名為鴨嘴龍.

基本簡介

鴨嘴龍(hadrosaurs),生存於1億年前白堊紀晚期,這是正是恐龍發展的頂峰時期,所以它們的數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龍中約占75%。它們是一類較大型的鳥臀類恐龍。目前(2008年)發現最大型的身長超過21米。鴨嘴龍的吻部由於前上頜骨和前齒骨的延伸和橫向擴展,構成了寬闊的鴨嘴狀吻端,故名。

分布範圍

鴨嘴龍是鳥腳類恐龍最進步的其中一大類。在亞洲及北美洲等地,晚白堊世的鴨嘴龍化石到處都有發現。鴨嘴龍是北美最早發掘紀錄的一種恐龍。在中國除山東外,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新疆、四川等地均曾發現不少鴨嘴龍化石。

外形特徵

它們的腿部有三根趾頭,後腿長而有力,前腿則較小且無力。鴨嘴龍許多種類的最大特徵就是頭上密布的冠飾。鴨嘴龍的吻部由於前上頜骨和前齒骨的延伸和橫向擴展,構成了寬闊的鴨狀吻端,故名。所有鴨嘴龍的頭骨皆顯高,其枕部寬大,面部加長,前上頜骨和鼻骨也前後伸長,嘴部寬扁,外鼻孔斜長。特化的前上頜骨和鼻骨構成明顯的嵴突,形成角狀突起。下頜骨上的齒骨和上隅骨形成的冠狀突很發育,後部反關節突顯著。上下頜齒列復排,每個額骨上有45~60個牙齒皆垂直復疊。琺瑯質只在牙齒一側發育。頸椎15個,背椎13~15個,薦椎8~11個,尾椎較多,其確切數目,因個體而異。頸椎和背椎椎體為後凹型,背椎神經弧較高,尾椎側扁,其神經棘和脈弧皆很發達。腸骨的前突平緩,後突寬大,恥骨前突擴展成槳狀,棒狀坐骨突幾乎成垂直狀態,有的個體的坐骨遠端也擴大。前肢短於後肢,肱骨為股骨的一半長,橈骨與肱骨等長,前足的第二、三、四指較第一、五指發育,前足的各連線面粗糙。脛骨短於股骨,後足的第Ⅰ指消失或僅有殘跡,而第Ⅴ指完全消失,第三跖骨較長,後足已發育成鳥腳狀。另外,前後足各指皆有爪蹄狀末趾。

生活環境

鴨嘴龍出沒於1億年前白堊紀晚期,這時正是恐龍發展的頂峰時期,所以它們的數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龍中約占75%。當時也是地球歷史上動盪的時代,陸地面積在擴大,沼澤、湖泊星羅棋布,有花的被子植物開始繁茂起來,一年四季都飄散著芳香。早期恐龍喜歡吃的裸子植物少了,僅留下蘇鐵、松柏、銀杏以及一些蕨類植物等典型的中生代植物群落,被子植物開始排擠裸子植物而居於統治地位,其中有些類群已經具備了現代的特徵。這樣的自然環境使那些適應能力差的,依賴裸子植物為生的恐龍相繼死去,但卻特別適合素食恐龍的大發展,鴨嘴龍就是其中的一大類,變得興旺發達。

生活習性

雖然它可能四足而行,大部份古生物學家相信所有的鴨嘴龍是以二足行走,使身體保持平行姿態,而尾部向後保持平衡。沒有人再相信鴨嘴龍在水中生存,雖然有可能躲避霸王龍的攻擊,但它偶爾快速的遊行逃脫。鴨嘴龍體型較愛德蒙脫龍稍小。鴨嘴龍主要以柔軟植物、藻類或軟體動物為食。

種群分類

鴨嘴龍類可分為兩大類群:一是頭頂光平,頭骨構造正常的平頭類;另一類是頭上有各種形狀的棘或棒型突起,鼻骨或額骨變化較多的櫛龍類,如擬櫛龍。除此以外,還有變化不大、較原始的鴨嘴龍及前頜骨和鼻骨特化成盔狀的鴨嘴龍。

中國的鴨嘴龍

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spinorhinus)則是我國發現的最著名的有頂飾的鴨嘴龍化石,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完整的恐龍化石。由於它是在青島附近的萊陽市金剛口村西溝發現的,頭上又有棘鼻狀的頂飾,所以得名。棘鼻青島龍化石所處的地層的時代為白堊紀晚期。它的身長為6.62米,身高4.9米,坐骨末端呈足狀擴大,腸骨上部隆起,在薦椎腹側中間有明顯的直棱,後面成溝狀,頂飾實際上是在相當靠後的鼻骨上長著的一條帶棱的棒狀棘,很像獨角獸的角,從兩眼之間直直地向前伸出,估計它活著時體重為6-7噸左右,但腦子很小,僅有200~300克重。鼻骨上有一條長棘,棘中空與鼻腔相通。可能用於儲藏空氣,以延長潛水時間;也可能用於自衛或排除水面障礙物。青島龍是有頂飾的鴨嘴龍類。在萊陽還同時發現了霸王龍的牙齒,這說明霸王龍當時可能曾是棘鼻青島龍最可怕的天敵。

巨型山東龍

鴨嘴龍在我國發現過很多化石。在沒有頂飾的恐龍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山東諸城呂標鄉的龍骨澗發現的巨型山東龍(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了,高8米,長15米。頭頂部光平無頂飾是平頭鴨嘴龍的代表。雖然當地人很早就找到過恐龍的骨胳化石,但他們並不認識,而以為是中藥中的“龍骨”。1964年8月,地質部第一普查大隊在龍骨澗發現了一根巨大的腿骨,經鑑定是一種大型鴨嘴龍的脛骨。從1964年至1968年,由地質部第一普查大隊、地質科學研究院、地質博物館組成了聯合發掘隊,先後對該地區進行了四次系統的採集與發掘,共採到將近30噸重的標本。又經過將近3年的修復整理,在1972年經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胡承志先生研究,將其定名為巨型山東龍。由於它的體形空前龐大,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體形最高大的鴨嘴龍,從頭到尾有15米長,站起來有8米高,再加上它是首次在山東境內發現的,所以得名。它的頭骨長,頂面較平,頭後部較寬。齒骨牙列較長,有六十個齒溝。口中有上千枚牙齒。薦椎由十個脊椎骨癒合而成,薦椎的腹面有較深的直溝。坐骨直長,末端有稍微擴大的尖頂。這些都與帶頂飾的鴨嘴龍有所不同。它可能是四足著地的,一條沉重的超長的尾巴幾乎占它的身長的一半,向後舉著,可以保持平衡。當它不得不逃離天敵的時候,也可以用後腿直立起來迅速跑開。巨型山東龍與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的埃德蒙頓龍相似,進一步證明當巨型山東龍在亞洲大地上漫遊時,北美大陸與亞洲大陸是連在一起的,也證明了地質學界所推崇的大陸漂移及板塊構造學說的正確性。

鴨嘴龍是恐龍家族中的晚輩,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在爬行動物中屬於雙孔亞綱、初龍次亞綱鳥臀目、鳥腳亞目的動物,它的嘴既扁平又長,像鴨嘴一樣,故定此名。從出土的化石知道,鴨嘴龍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它的後腿粗大且尾巴很長,共同構成三角架的姿勢支撐著全身的重量;而前肢短小高懸於上部,可協助嘴來攝食樹上的枝葉;它的牙床上長著成百上千的牙齒,這些稜柱形的牙齒成層鑲嵌排列,上層磨蝕完了,下層長上去補充,這種結構可以加快咀嚼速度並適應硬殼粗纖維的植物。鴨嘴龍分二種,頭部有頂飾的棘鼻龍和無頂飾的平頂龍,前者以青島龍為代表,後者以山東龍為代表。以前專家以為頭上有頂飾是它高高在上的鼻孔,這種結構適應水中生活,它應該是會游泳的,趾間應該有蹼。但80年代在美國出土了一具鴨嘴龍的乾屍,卻表明趾間無蹼,不過從身上長有鱷魚似的皮膚來推斷,它也能適應水中生活,所以這是水陸兩棲生活的:陸地用前爪抓樹葉,水中用平扁的嘴來鏟食水草。

鴨嘴龍也是我國所發現的第一條恐龍,這條恐龍化石既不是在山東,也不是四川或內蒙等發現大量恐龍化石的地區,而是產於黑龍江嘉蔭縣的龍骨山。這是由於受到黑龍江的長期沖刷,使恐龍化石不斷地暴露出來,散布在江邊的泥灘上,當地漁民發現了這些大骨頭化石非常驚奇,認為是龍的骨頭。這訊息被當時的沙俄軍官知道了,過來調查採集,他們把採集到的恐龍化石誤認為是大象化石,並在俄國伯力地方報紙上作了報導。這報導引起了俄國地質學家的注意,從1915~1917年連續來我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與發掘,依靠所採集到的化石又配上占全部骨架1/3的石膏,裝成了一具平頂鴨嘴龍骨架,高4.5米,長約8米,定名為鴨嘴龍科滿洲龍屬,陳列在彼得堡地質博物館裡。我國著名的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教授參觀了這個恐龍骨架,並帶回了頭骨化石標本模型。

雖然中國的第一條恐龍化石不在中國,但可以彌補的是70年代地質工作者又重新在龍骨山附近找到了新的恐龍化石。黑龍江博物館經過兩年的發掘獲得大量的恐龍化石,裝成了大小三條鴨嘴龍化石骨架:大龍長11.24米,高6.48米;中龍長10.50米,高6.10米;小龍長9.32米,高4.18米,現存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博物館中。該地出土的恐龍化石大多呈暗褐色或黑色,黑色的恐龍化石貯存在砑岩中,石化程度非常高,質地堅硬,烏黑髮亮。據石油地質學家認為,這個含化石的研岩層是含油層位,黑色化石是由於石油浸泡的結果。從出土的恐龍化石來推斷,白堊紀晚期的黑龍江流域並不像現在這樣寒冷,而是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土地濕潤、植被繁茂,相當於今天海南省的氣候。到了中生代末,除了天災外,歐亞板塊不斷向北漂移,氣候開始變冷和乾旱,許多植物、動物死亡,恐龍也隨它們一起滅絕了。它們的屍體埋藏在淺湖沉積的泥沙中,天長日久地下水中的礦物質漸漸滲透進骨頭中而形成化石。以後的地質運動又將這裡抬升形成了今天的龍骨山。

龍骨山中的恐龍化石很豐富,1990年長春地質學院和黑龍江省博物館聯合考察,找到了當年俄國人發掘恐龍的地點,在此又獲得了大量恐龍化石,於1992年組裝成一條長11米、高6米、真骨含量70%的大型恐龍化石骨架,現存放在長春地質宮地質博物館供遊客參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