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光譜

意識光譜

意識光譜,作者肯·威爾伯,杜偉華,由萬卷出版公司於2011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意識光譜

本書是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軔之作,他將人類意識本質比喻成彩虹光譜,從陰影到自我,再上升至心智與靈魂,最終證入不二境界的靈性之圓滿。

肯?威爾伯以驚人的歸納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學、心理治療、神秘主義與東西方各大宗教的靈修,也統合了哲學、社會學、超個人心理學、人類學、神話學、經濟學、生物學、物理學等諸多領域,形成意識的“大統一場理論”。開始了超個人心理學的一次革命。

本書自1974年完成之日起,歷經3年磨礪,被33家出版社拒絕發行。問世之後卻震驚世人,成為繼阿羅頻多《神聖人性論》、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懷海德《過程與實在》之後,20世紀最偉大的第四本哲學著作,成為當代整合心理學與靈修的重要參考。

作者簡介

肯·威爾伯,美國最著名的心理學家、哲學家之一,超個人心理學大師。1949年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大學主攻醫學方向,在攻讀生物化學研究生時,毅然退學,成為一位自由撰稿人。並成為美國最暢銷的學術類作家,其成名之作《意識光譜》出版逾30年,時間證明它的確不愧為超個人心理學的經典之作。他的作品還包括《萬法簡史》《恩寵與勇氣》《一味》。

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 上溯空

第1章 序章

第2章 認知的兩種模式

第3章 實相就是意識

第4章 時間與永恆,空間與無垠

第5章 光譜的演化

第6章 傳承

第二部分 下及萬有

第7章 整合陰影

第8章 偉大的過濾器

第9章 人馬座

第10章 無人之地

第11章 萬事俱足

.............

試讀章節

第一版前言

“沒有哪一種關於靈魂的科學不以形上學為基礎,不以靈性的救贖為方式。”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本書的全部目的說到底就是贊同並闡釋這句弗里肖夫?舒昂(Frithjof Schuon)的名言,這句任何地域、任何時代中的偉人、賢者和大師們都曾體行的名言。在現代,我們有關靈魂的科學已經衰退到研究老鼠在迷宮中摸索的反應、個體的“戀母情結”,或者底層的“自我”發展的地步,這樣的退化不僅使我們的雙眼被蒙蔽,看不見靈魂的深處,而且還徹底破壞了對我們自己傳統的靈性理解,並以人的單向視見讓這些科學變得了無生趣,成為了單調乏味的陳詞濫調。位列其上的被否認,置於其下的又被忽視(我們不得不這樣)處在中間階層的變得麻木不仁。我們可能只知道等著觀察一隻老鼠會在相同的環境下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或者在稍深一些的階層中,也只會在本我的殘羹剩飯中尋求靈感。

儘管聽起來可能很古怪,但我並不想質疑我們涉及靈魂的科學的特殊狀態,而只是質疑那個狀態下的靈魂占具的壟斷地位。坦率地講,這卷書的主旨就是:意識是連續的,或者說在表面上由多個階層組成;而每種主流心理學、心理療法以及宗教流派強調的是不同的階層;因此不同的流派並非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補充的,每一種理論在其所在的階層上都或多或少是正確而有根據的。這樣看來,就可能真正形成一種有關意識的博蘊萬學的綜合體。這是一種綜合體,而非折中主義,它平等地看待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羅洛?梅、伯爾尼,以及其他傑出的心理學家的洞見,還有佛教和克里希那穆提教派偉大精神賢者的真知灼見。正如舒昂想要告訴我們的那樣,這將讓心理學紮根於形上學的富饒土壤中,並絲毫不會傷及它的一枝一葉。在接下來的文字中,我相信,讀者將不僅能夠找到自我、超我以及本我的空間,而且還能找到整個有機體、超個人自我的空間,乃至最後找到宇宙意識,這是所有的來源與基礎。

我在1973年的冬天撰寫了本書,當時我就快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學業了。無須贅述,在這過渡期間我發表了許多重要而中肯的書籍和文章,而我自身對於光譜心理學的想法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於是我用文字將它們記錄下來,其中包括第10章中的一張相當詳細的表格,並且補充了涉及最新研究進展的一些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