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意義新論》探究對於語義學與語用學如何劃界及在何處劃界這個問題新近做出若干理論回答。《意義新論》尤其試圖為通常所稱的“最小論語義學”(亦稱“語義恆定論”或“非語境敏感性語義學”)做出論辯。最小語義學旨在對語義學與語用學兩者的關係做出相當簡約的闡釋,並且認為,儘管對於真正的(即辭彙或句法地標記的)語境敏感性表達式,語境可能影響字面語義內容,但相當程度上語用輸入對語義內容的影響則僅限於此。
作者簡介
埃瑪·博格 Emma Borg joined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in 1998, shortly before she completed her PhD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he has been with the Department ever since and is currently Head of Department. She has held visiting positions at Rutgers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was a recipient of a Philip Leverhulme Prize (for "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s"). She is on the editorial boards for the journals Ratio,Theoria,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on the editorial board for Oxford Research Reviews, and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issues with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including the monograph Minimal Semantics (OUP, 2004).
劉龍根,男,1957年4月出生,哲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英語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語言哲學等方向的研究。自1986年留學歸國以來,孜孜不倦地堅持學術探索,曾先後在《外國語》、《外語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學習與探索》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出版《意義底蘊的哲學追問》、《外語測試學導論》、《大學英語翻譯教程》等專著與教材十餘部。
目錄
前言
鳴謝
第1章 疆域概覽
第1節 最小語義學
第2節 語境轉變論
第3節 目前邏輯空間中的幾種立場
第4節 再論中間立場
第2章 最小語義學與心理學證據
第1節 最小論與所言
第2節 語義學與心理學的關係
第3節 異議:心理學證據與兩種理論相悖
第4節 回應
第5節 意見分歧與看法一致
第3章 命題論與若干疑難案例
第1節 對命題論的質疑
第2節 對疑難案例的非最小論回應
第3節 對疑難案例的最小論回應
第4章 意向敏感性表達式
第1節 語義相關的意向問題
第2節 拒斥(P1):關於指稱的約定論
第3節 拒斥(P2):非推理說
第4節 拒斥該論證:區分指稱確定、指稱識別與語義內容
第5節 結語
第5章 反對最小詞義的本體論論辯
第1節 語義最小論與喬姆斯基語義內在論
第2節 反對最小詞義的論辯
第3節 摒棄反對最小詞義的論調
第4節 結語
第6章 反對最小詞義的方法論論辯
第1節 語義學的語言內重任
第2節 擔負語言內重任的瘦身路徑
第3節 承擔語言內重任的豐滿方法:辭彙複雜性
第4節 福多爾與萊波雷對辭彙複雜性的異議
第5節 詞庫的組織
第6節 最小語義學與組織辭彙語義學
第7節 結語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