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麵碗

意大利麵碗

“意大利麵碗”現象一詞源於美國經濟學家巴格沃蒂1995年出版的《美國貿易政策》一書,指在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區域貿易協定(RTA),統稱特惠貿易協定下,各個協定的不同的優惠待遇和原產地規則就像碗裡的意大利麵條,一根根地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這種現象貿易專家們稱為“意大利麵碗”現象或效應。

現象實例

(1)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區域貿易協定(RTA)提供了具有歧視性的優惠待遇,歐盟現在只將最惠國待遇適用於少數國家,而對於其他國家則適用一般特惠及以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的特惠待遇,最惠國待遇實際上已經不是WTO的原則,而是從“最惠國待遇(most-favored-nation)”轉化成了“最差國待遇(least-favored-nation)”,基於最惠國待遇的關稅率實際上成為條件最差的關稅率。

(2)在每個雙邊協定中,有關“原產地規定”的條款越來越多,也變得更加複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汽車原產地規則就是一個典型。

影響

意大利麵碗在自由貿易區激增的情況下,區域貿易結盟的現象猶如意大利麵般相互糾結,其中貿易規則複雜的程度與部分具有保護色彩的措施,對於多邊貿易體系可能有負面影響。

解決措施

在多邊貿易談判中有效地削減最惠國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可以解決“意大利麵碗”問題(至少在進口稅方面,如果無法取消非關稅措施的話)。優惠是相對於最惠國關稅的,如果後者有效削減,甚至削減至零,則特惠關稅失去意義;特惠待遇的另一重內涵是非關稅措施要求少於最惠國待遇,一旦最惠國待遇中的非關稅措施得以有效削減,特惠待遇的優勢自然減弱甚至瓦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