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9月,滿族白山(今吉林省)人惠興女士,隨先輩來杭州,她關心時事,感到女子欲擺脫壓迫,必須提高知識,求得謀生的本領,於是自己出資創辦了貞文國小(女校)。她考慮如無固定校舍,不能持久,就向旗營富有的女眷募款,經分別認捐,集資千餘元,她們都答應校舍落成後即付款。惠興女士又討得營中三畝多空地,開始興建新校舍,於同年10月告成。
她向各家取款,誰知她們都拒付,還罵她醉心新潮流;而工匠等又日夜催款。女士智窮力竭,想以死諫喚起滿人之自救,就起草絕命書兩封,一封給將軍,一封給學生。於1904年11月25日晨吞服大量鴉片後,坐轎子到將軍處面交遺書。當時女士神色已變,急救無效,送歸鐵線巷臨時校舍,午後氣絕。女士之死,震動杭城。一致認為不具有大知識、大勇氣、決不能為人民有此壯烈的犧牲。大家都很感嘆欽佩。當由將軍會同浙江省撫督出奏,奉旨建坊。女士遺骸安葬在孤山放鶴亭後。在北京並為惠興女士殉學義演,得款2000餘元,清朝廷撥 款建校,指派黃中權為校長,學校改名為惠興國小。三年後又開辦師範,在空地上增建二層樓房一座,另撥浣紗路空地五畝多,以期擴充。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校長黃中權被槍斃,學校校舍、空地及基金萬元,都被沒收。1912年,杭、紹知名人士蔡元培等人聯合申請:以五族既告共和,對於具有可資標榜之女學,不應歧視,要求復校;並請發還校舍、基金等。經批准發還校舍,至於基地、基金已作他用,指定杭縣每年撥補助費1000元,以作抵償。即由申請人指聘黃中權的女兒趙素英為校長,辦一國民國小,仍名惠興;當時旗營開拓馬路,即以該校所在地取名惠興路,以資紀念。1916年,再辦高小,成為完全國小。由於校長趙素英能力較弱,教務主任費隱想取而代之,就煽動學生驅趙擁費。5月發生風潮到9月底,不能開學。原聯合申請復校的諸先生再次出面商得杭縣同意,邀請褚壽康先生為校長,於1917年1月接辦,將趙素英、費隱兩人均改為高小級任。1920年秋,惠興試辦舊制中學,改名為惠興女子中學。首屆畢業生僅7人。1923年報省正式定名為惠興女子初級中學,並附屬完全國小。當時部章規定,私立中學必須組織校董會,惠興辦國中,邀請蔡元增、蔡谷青、阮性存、湯哲存、王竹齋、祝星五、黃英山諸先生為校董。由於惠興女中開辦在前,校董由校長邀請,所以校款不夠,校董不負籌措責任,而杭縣每年千元補助已在北伐後停止。
1928年3月,官巷口一家燈籠店失火,波及惠興女中國中部,僅留五個木架;鐵線巷國小全部被毀。褚校長一邊積極借房為中、國小復學,一邊籌款購買材料修繕兩座樓屋,建造七開間三層樓房一座作為中學校舍,同年開辦春、秋季一、二、三年級各一班,租得岳王路民地建造國小教室,計平房15間;又於岳王路建造一個大操場。1930年秋,中學部和國小部仍遷回惠興路及岳王路。1934年夏,惠興路重新勘定,惠興女中沿路本屬旗營舊平房,就改建七開間洋式三層樓一座。政府不撥款,褚校長徵得母兄同意,將全部分給他的遺產及母親給的一切飾物,盡行變賣,用以復校及建屋之需。新屋建成不及一年,1937年日寇侵華,學校奉命撤退,而政府無分文補助,諸校長又將母親珍愛的大珠一粒及金鐲兩雙押了1500元,才率領應屆畢業生、家屬及路阻學生70多人主科教師5人,撤往浦江尺寸橋上課,12月杭州淪陷,桐廬告急,由5位教師分路將學生護送其親友處。惠興女中遂告中斷。
惠興國中前後共畢業十九屆。每屆學生初少後多,最少22—23人,最多40多人。惠興以教育為職業科,經教育廳批准畢業生可充任初小教師,學生畢業後大約30%在杭州 及各縣任教;50%是升學。1945年冬,褚校長由溫州返杭時,校舍雖在,但皆為空屋,門窗也不完整,校具和圖書儀器全無。1946年1月復校,1947年秋增辦高中,校舍不夠,於7月6日買到近鄰胡姓地二畝一分,建造惠興附小校舍,即現在的教仁街國小。1949年5月,杭州解放,惠興女中由政府接管,高立山擔任校長,學校從此新生。1952年秋,惠興女中併入杭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