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第四國小

惠城區第四國小

惠州市第四國小坐落在今橋東區惠新西街萬德巷內。前身為育嬰堂,後改為紉蘭女子國小校。抗戰期間易名為鶴峰鎮第六保國民學校,解放後改為惠州鎮第四國小,四小校名,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相關事件

清光緒年間,社會動亂,民不聊生,棄嬰事件時有所聞。街頭巷尾常有悽厲啼哭嬰兒,有的被人抱走,有的凍餓死去。此景此情,令人心酸。當時一些積德行善的好心人,在士紳賢達的幫助支持下,集資一筆,在萬德巷內空地上建起了一座四百多平方米的磚瓦結構平房,取名育嬰堂。堂內供奉十二位瓷質奶娘,分列兩側。請有奶婆,收留棄嬰和無力哺養嬰兒的窮苦百姓兒女。一些無生育的人家,也可到育嬰堂領養嬰兒,以繼承香火。到宣統年間,熱心社會慈善事業的巨商殷戶及社會名流組成理事會,掌管堂內財務用人之權。張友仁、李星閣、夏夢九、梁伯尹、梁潤琴、秦序東等先生是當時的理事。

堂內收養嬰兒時多時少,最多達到三四十人,少時十多人,奶娘也因嬰兒多少而僱請。

1924年,有識之士梁雪亭、梁鵬志、駱紹熾等人有感於縣城(即今橋東)無女子學校。當時男女共校,多有微詞,府城已有一間振坤女子國小校。他們在“婦女解放”潮流的啟迪下,向社會有錢人家捐資,在堂內辦起了女子國小,取名為紉蘭女子國小校。

創辦伊始,僅招收一、二年級學生。一間課室,複式教學。學生二十餘人,教員一人。李廣華老師首任教師。課程設定有國文、算術兩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比私塾進了一大步。學校設備也很簡陋,一間課室,一塊黑板和十多張桌凳。俗話說:“萬事起頭難”。當時能辦起這樣一間簡陋女子國小,確非易事。因為在重男輕女的舊中國,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能夠讀起書來,是要衝破不少阻力的。

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惠州,因戰事影響,費用無著,暫時停課。後經當地熱心教育人士的奔走,並得到當局的許可,在地方收益(如市場捐、公秤捐等)款項撥出部分維持,繼續開課。1926年春,招收一、二、三年級三個班,兩間課室,仍是複式教學,學生四五十人,設主任教員一人,由李廣華老師擔任,聘請李彩鸞老師為教員。課程設定除國文、算術外,增設了圖畫、手工、體操、唱歌等科目。學校設備有所添置,但仍非常簡陋。

1928年(民國十七年)又經地方人士的努力,學校正式備案,校名也改名為惠陽縣立女子初級國小。從此,學校經費較為穩定,除地方收益外,還有當時惠陽縣政府、惠陽縣教育會、惠陽縣第一區教會的補助。同年秋,縣政府派廖舜琴女士接任校長,開設一、二、三、四年級四個班,成為完全初級國小。但教室仍舊兩間,沿用複式教學,學生增加到六七十人。隨著民眾覺悟的提高,願意送女孩上學的多了,學生也增加到百多人。複式教學已不適應要求,單班教學已成必要,但因學生不多,採取單式教學、複式教學並用,因而教員也增至五人。課程按照當時教育部頒發的規定設定,學校較為正規。社會民眾對女子國小有了良好的印象。

1931年冬,廖校長去職,由沈雪霞女士任校長。1933年沈校長卸任他去,由駱惠琴女士接印視事。駱校長接任後,進一步刷新校貌:加強管理,使學校規模發展擴大。到1936年秋,雖仍是初小,但一、二、三、四年級完全具備單式教學要求,課室由三間增至四間,學生已增至一百四五十人。那時,除駱校長外,有教員五人。教員待遇,也較優厚。學校各類設施、圖書、儀器等也逐步完善。

正當駱校長致力於改進校務工作時,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了,八月中旬的一天早上,第一批日機九架,開始了對惠州的轟炸掃射。此後,“走飛機”成了惠州人民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學校受到了影響。第二年即1938年10月,惠州第一次淪陷,學校停課。日寇在惠州踐踏了兩個多月後,退兵到東莞石龍,惠州光復了。學校在百廢中於翌年二月複課。由於戰亂,經費出現拮据,駱校長設法籌措,以解決學校必要的經費開支和教員生活待遇。1940年,惠陽縣長鄧仕采批示,府縣兩城各國小的經費,由縣政府統籌安排。這給學校解除了沉重負擔。1941年國民政府推行鄉、鎮保甲制度,以鎮中心國小和保國民學校建制辦學。女小便改為鶴峰鎮第六保國民學校。招收男女學生,並開辦五、六年級,從此,成為完全國小,駱校長連任該校校長達八年之久。

1942年,黃善甫先生接任校長,僅一年就卸任,由趙麗京女士接任。不久,惠州地區出現大災荒,加上日寇的侵擾,學生更少了。趙校長帶領教員堅持辦下去。1945年1月,日寇第四次侵占惠州,學校停辦。1945年8月,日寇無條件投降,惠州和全國各地一樣,歡慶光復。學校也於十月下旬複課。再次開設五、六年級高小班。到1946年秋,共有七個班,學生二百餘人。除趙校長外,還設定教務主任一人,工友一人,教員也增至九人。

1947年春,趙校長去職,由林慧霞接任校長。林校長接任後不久,學校鬧起風潮,根源在人事問題和其他問題。教師此舉,曾鬨動一時。林校長不夠一年就卸職了。教務主任郭紹良代行校長職務兩個多月。

1948年春,縣政府委派蕭育贊先生接任校長,1949年春又派葉樹余先生接任。

同年10月14日,廣州、惠州同時解放。惠州軍管會派出幹部接管學校。1950年2月,人民政府派謝國梁先生接任校長。並把“第六保國民學校”改為惠州鎮第四國小。

謝校長任職一年,教導主任黃德輝接任。黃校長任職至1952年6月就他調,校長職務由吳嘉惠同志接任。

吳嘉惠校長為了適應民眾的要求,並徵得上級同意,因陋就簡,擴充班額,從原來九個班發展到十二個班,學生從二百多人增加到三百多人,教職員工也從十二人增至十九人。1953年中央教育部規定:不招春季生。從這年下半年起,就一直沿用秋季始業。到1965年上半年,共有教學班二十個班(其中二部制兩個班),學生一千零一十九人之多。教職員工三十人。其中校長一人,教導主任二人,教師二十六人,工友一人。

其次,擴大校園。由於班級擴展,學生增多,原有的校園顯得十分狹窄。三百多師生站在僅有一百多平方米的操場上做操,不是碰手,就是踩腳,稍不注意,連頭也撞傷。上體育課,一個班還勉強,若兩個班同時上,問題就不少了。吳校長面對這種現實,上聯下訪,日夜操勞。在徵得當地居委會和街坊的同意下,在教育界老前輩楊光甫先生和駱三嬸鼎力支持下,拆去圍牆,砍去竹欄,除去瓦礫,空出菜地,然後帶領師生擔泥沙,平地面,不到兩個月,就擴大了一千多平方米。緊接著,以勤儉辦校精神,擠出經費,豎起籃球架,設立排球場,裝上鞦韆、單槓、雙槓、木馬、浪橋、滑梯,修起沙池、跑道。僅一兩年時間,一個比較象樣的運動場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無怪師生和當地幹部民眾都拍手稱讚。現在的新建教學大樓、大樓前的花圃、及升旗台等地方,就是1952年、1953年師生勞動的成果。

再次,擴展課室。由於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民眾對四小印象頗有好感,要求到四小就讀的學生不斷增多。怎么辦?在上級關心幫助下,撥來專款,在惠新西街邊建起大茅棚課室兩間,那是1957年的事了。1960年在當地領導曾觀榮同志協助支持下,上級又撥來專款,在井頭邊又建起平房課室四間。幾年時間,共建了課室八間,使學校規模不斷擴大。1965年秋,市十小開辦,撥去了八個班,學校規模就縮小到十四個班。

吳校長除了集中精力抓了上述三件大事外,對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也做得很好,對學校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也狠抓不放。四小在民眾中的信譽與吳校長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1965年秋,因工作需要,吳校長調去市六小工作,共任校長十四年,是四小任職最長的校長之一。

1965年秋,葉金青同志接任四小校長。其時正值“四清”後期,極左思想嚴重挫傷各校的辦學積極性,教師被批鬥得垂頭喪氣。緊接著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1968年秋,工宣隊進駐學校,嚴定強同志曾短暫地主持學校。同年冬,在清理階級隊伍後,廣大教師被驅趕到“五七幹校”勞動改造,學校形同虛設。隨後,又來一個街道管理學校的創舉。學校經過多次的摧殘破壞,元氣大傷,面目全非。

1972年秋,學佼歸橋東區領導。裘宏謨接任校長,進行了大量的重建工作。其一,辦工廠農場,鍛鍊了師生,又到得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為四小以後建設打下經濟基礎。其二,附設國中班,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提供了條件。其三,改革教學,辦起了樂器班,為以後開展教改積累了經驗。其四,抓校容、校貌建設,蓋起了小禮堂,維修了課室、門窗、走廊。其五,充實了教學儀器設備,添置了文體設施。1978年春,學校被市定為重點國小,進一步取得了豐碩成果。首先是少先隊三(1)中隊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紅花集體,1984年命名為全國優秀中隊的光榮稱號。接著是電化教學多年來被省、地、市評為先進單位。緊接著是家長學校1985年被省婦聯、省教育廳評為先進單位,1986年被全國婦聯、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優秀家長學校稱號,多次在省、地、市有關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在教改方面,也作了大膽的嘗試,搞了多項試驗,其成果在中央、省、地市級報刊刊登。來自省內外聽課的教師接連不斷,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三率”已達到市的要求。在集資辦學上也取得成果,已建起了教學大樓一座,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修起花圃,種上花木,地面鋪上水泥,使人一進學校,感到舒適自然。

學校榮譽

現在的四小是全市“五年制”試驗校,擁有18班,學生1121人,教職員工52人。裘校長是教改搞試驗的排頭兵,幾十年來勤勤懇懇如一日,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教改接班人;楊定國副校長被省評為特級教師。願這把不捲刃的教改寶刀,為振興中華,建設四化,提高民族素質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