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黃花慢

惜黃花慢,詞牌名。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三種格式,與令詞《惜黃花》不同。仄韻格見《逃禪詞》,平韻格見《夢窗詞》。正格雙調一百〇八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還有兩種變格:變格一雙調一百〇八字,前段十句七仄韻,後段九句六仄韻;變格二雙調一百〇八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韻,後段十一句六平韻。代表作有吳文英《惜黃花慢·送客吳皋》等。

體裁沿革

惜黃花慢,詞牌名。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黃花即菊花。菊花秋天開放,秋氣在金,故以黃色為正,因稱黃花。唐杜甫《九日》詩:“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調名本意即詠憐愛菊花。令詞調見南宋黃大輿《梅苑》所輯北宋許將詞。一說見南宋史達祖《梅溪詞》。因詞之起句為“涵秋寒渚,染霜丹樹”,換頭為“黃花無數,碧雲欲暮”,關及秋情、秋景,故名。慢詞仄韻者見楊無咎《逃禪詞》,平韻者見吳文英《夢窗詞》,與七十字的《惜黃花》令詞不同。

格律說明

惜黃花慢詞牌有有仄韻、平韻兩體。其中仄韻格又有兩種格式,因此詞調可分三種格式。

正格:雙調一百〇八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此調押仄韻者只有楊無咎詞《惜黃花慢·霽空如水》及趙以夫詞《惜黃花慢·眾芳雕謝》,故可平可仄悉參趙詞。

變格一:雙調一百〇八字,前段十句七仄韻,後段九句六仄韻。以趙以夫詞《惜黃花慢·眾芳雕謝》為例,此與楊詞同,惟前後段第二句俱作九字一句,第三句俱押韻異。

變格二:雙調一百〇八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韻,後段十一句六平韻。以吳文英詞《惜黃花慢·送客吳皋》為例。此調押平韻者祇有此詞及吳詞別首,故此詞可平可仄悉參吳詞《惜黃花慢·菊》。按吳詞《惜黃花慢·菊》前段第三句“舊日蕭娘”,“舊”字仄聲。第四句“翠微高處”,“高”字平聲。第六句“一年最好”,“一”字仄聲。第七句“偏是重陽”,“偏”字平聲。第八句“避春只怕春不遠”,“只”字仄聲。後段第三句“深染蜂黃”,“深”字平聲。第七句“百感幽香”,“百”字仄聲。第九句“滿城但、風雨淒涼”,“風”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惟後段第八句“不”字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格律對照

正格

對照例詞:楊無咎詞《惜黃花慢·霽空如水》。

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 。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平 。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霽空如。襯落木墜紅,遙山堆。獨立閒階,數聲笛度風前,幾點雁橫雲。已涼天氣未寒時, 問好處、一年誰。笑聲。摘得半釵,金蕊來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中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平 。平仄 。仄仄仄平平

橫斜為插烏紗,更揉碎、泛入金尊瓊。滿酌霞觴,願教人壽百年,可奈此時情。牛山何必獨沾衣, 對佳節、惟應歡。看睡。曉蝶也愁花

變格一

對照例詞:趙以夫詞《惜黃花慢·眾芳雕謝》。

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眾芳雕。堪愛處、老圃寒花幽。照眼如。爛然滿地金錢,買斷金天無。古香逸韻似高人, 更野服黃冠瀟。向霜。冷笑暖春,桃李夭。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 。仄仄仄平平

襟期問與誰同,記往昔、獨自徘徊籬。采采盈。此時一段風流,賴得白衣陶。而今為米負初心, 且細摘、輕浮三。沈醉。夢落故園茅。 

變格二

對照例詞:吳文英詞《惜黃花慢·送客吳皋》。

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中仄平 。仄平中仄,仄平仄仄,中平仄仄,中仄平 。仄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

送客吳。正試霜夜冷,楓落長。望天不盡,背城漸杳,離亭黯黯,恨水迢。翠香零落紅衣老, 暮愁鎖、殘柳眉。念瘦。沈郎舊日,曾系蘭。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中仄平 。仄仄 。仄平仄仄平

仙人鳳咽瓊。悵斷魂送遠,九辯難。醉鬟留盼,小窗剪燭,歌雲載恨,飛上銀。素秋不解隨塵去, 敗紅趁、一葉寒。夢翠。怨鴻料過南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宋代楊無咎《惜黃花慢·霽空如水》

宋代田為《惜黃花慢·雁空浮碧》

宋代趙以夫《惜黃花慢·眾芳雕謝》

宋代吳文英《惜黃花慢·送客吳皋》

宋代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清代賀雙卿《惜黃花慢·孤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