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的記憶:紀念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創立50周年

1. 1. 1.

圖書信息

作 者: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 編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43936843
出版時間:2008-10-01
版 次:1
頁 數:210
裝 幀:精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2008年,我們迎來了上海科技情報事業創建50周年。在半個世紀的創業、發展歷程中,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幾代科研工作者艱苦創業、勵精圖治、不斷開拓,為科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1995年上海圖書館與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合二為一後,科技情報工作圍繞新的目標定位加快發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受到了領導部門和社會的充分肯定。通過這本由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新老員工共同編寫的“記憶”,讓我們一起回望這段不平凡的往事。
中國科技情報事業的創立傾注了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扶持。1956年,為了落實國家“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關於建立科學技術情治單位的任務,在周恩來、陳毅、聶榮臻等親自提議下,我國成立了第一家綜合性科技情治單位,即今天的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前身——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目前全國部委、行業、省市自治區以及地市縣等各級政府預算支持的科技信息機構近400個,從業人員近5萬人。我國科技信息事業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系統的中國特色科技信息行業體系。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就是這個體系中的一分子。50年來,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為上海的政策制定、科學決策和科技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和智力支持,承擔著“耳目、尖兵和參謀”的作用,與此同時,科技情報也成為一種無形的生產力,推動了科技、經濟的持續發展。
50年來,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放眼世界,立足國情與市情,服務大眾、科研和決策,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與優勢。在21世紀到來之前,上海的科技情報事業又在圖情一體化進程中得到了新發展。1995年,上海科技情報研究所與上海圖書館合併後,堅持圖情並重方針,追求圖情並茂目標,首先是文獻(信息)服務保障的基礎能力建設凸顯了圖情合一優勢,其次是情報服務的核心能力凸顯了耳目尖兵作用,再次是圖情並重拓展了科技情報服務的內涵和外延,面向大眾、科研和決策,初步形成了科技、產業與文化三位一體的知識服務新格局。

目錄

科技情報是無形生產力(代序)
第一章 光輝的歷程卓越的實踐
一、引言
二、走過半個世紀
(一)創所初期篳路藍縷
1. 開闢國外文獻渠道奠定文獻資料基礎
2. 走出大門情報服務初顯效果
(二)特殊年代堅守陣地
1. 定向培養解決人才不足
2. “開門辦所”為工農服務
3. 艱難歲月堅持對外服務
4. 形式多樣傳遞情報信息
(三)改革開放迎來春天
1. 兩次科技情報會議迎來情報事業發展新契機
2. 技術引領情報情報服務手段現代化
3. 應對激烈市場競爭諮詢服務登上新台階
4. 改革開放政策引領決策諮詢多層次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