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著 者:朱幼棣
書 號: 978-7-5100-4716-9
出 版: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開 本:690*960毫米 1/16 印 張:24.5 插 頁:4
字 數:377千 版 次:2013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3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價:42.00元
內容簡介
大地一次次震動,災難接踵而至……
改天換地、大幹快上,一浪又一浪的衝擊
浩大的工程是否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山川傷痕累累,江河枯竭,湖涸淀乾,鄉關望斷――
失敗和失誤,付出的代價已經太多
真實的隱藏和忽略,歷史日漸變得模糊不辨
人們抗擊命運,又徘徊於前路之艱險
難道一切都沒有追問和反思的必要?
再後望,關河無渡,山川不語
求索和求學,跨越半個世紀的時空
層層深入剖析解讀,秉筆直書
舊時激流已逝。需要人的科學覺醒――
拒絕盲從,轉換思維,矚望未來
山與河,組成了大地構造,組成了遼闊的風景。祖國的山河也是我們信仰與理想的支撐。
周總理說“李四光是一面旗幟!”――大震已經過去,解讀龍門山大斷裂,許多問題仍需求證和回答。李四光曾指出川西是個危險地區,為什麼說地震是可以預報的?從汶川、玉樹,到西南,災難還在一再發生,難道我們還能無休止的開發和破壞、在地震學科中永遠無所作為?
百年海河航運的興起與衰落。“根治”變成了對母親河的刨根斷根。中國北方,北京天津,幾乎所有的河流都斷流了。幾十年里一再在治水和治污、缺水和調水、水災和抗旱中輪迴。不恢復河流的生命與最低的生態流量,能維繫華北的可持續發展嗎?
土地山林也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僅僅過去幾十年,人們便徹底遺忘了:“千島湖”原是沃野,千年古城、無數村鎮,淪為澤國。幾十萬移民半個多世紀的流浪、遷徙,僅僅是為了建一座裝機不大的電站。
從雲夢澤的消失,連天波涌洞庭的形成,再到高峽平湖,欲說還休。長江中游究竟能容幾個大湖?新世紀初大規模的退田還湖剛剛結束,可後三峽時期長江中下游水系生態無情的變化,洞庭湖、鄱陽湖的生死糾結,同樣值得憂慮和關注。
前路曲折崎嶇,失誤和挫折是民族的宿命?悵望山河,愁緒滿懷,希望或許便在再後望之中――一些決策,一些項目,“功”在當代,卻未必利在千秋。歷史與地理、成功與失敗,長遠與短見,難道不值得用科學發展觀重新思考、重新審視?
作者以熾熱的情懷、廣博的學識,嚴謹的分析,深邃的思考,冷峻的筆觸,迎難而上,還原那些被隱瞞或者被忽略的重要真實,引導客觀深入的認知,喚醒人的科學覺醒。――這是朱幼棣繼《後望書》之後,歷時五年推出的又一部震撼人心的力作。
著者簡介
朱幼棣,學者、作家。曾為新華社著名記者、國務院研究室司長。現為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員。
生於浙江黃岩。做過礦山技術員,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歷任新華社國內部副主編,工業採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採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1992年被評為新華社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曾被國家地礦部授予“榮譽地質隊員”,獲首屆萌芽創作獎、首屆地球獎。現為國家軟科學評審委員會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
朱幼棣在經濟、地質、能源、醫藥、文學甚至書法等諸多方面有較深研究,出版過十多部著作。《悵望山河》是繼《後望書》、《大國醫改》後又一部力作。
相關推薦
山河之殤,心靈之震盪! ――許戈輝,香港鳳凰衛視主持人
國朝多聰明,少傻子,多機靈,少認真,多遊戲,少嚴肅。一位才高八斗的學士說,所謂傻子,就是認真、嚴肅,有點兒一根筋做事的人,――不是只求做事不求回報,而是堅持首先把事做好,回不回報還在其次。傻子做事,出於激情不錯,更重要源於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是認真、嚴肅的基礎。以此標準,本書作者無疑屬傻子一類。
透過作品中的激情――憂心與憤懣,執意與取捨,我們讀到的是這個時代少有的認真與嚴肅,它們近乎莊重、華美、尊貴。 ――劉蘇里,北京萬聖書園創辦人
圖書目錄
簡目
第一章 李四光的旗幟1
第二章 “地震是可以預報的”19
第三章 大師缺失的時代43
第四章 河山不能承受之重67
第五章 北京水危機的背後111
第六章 海河,不再入海的河流135
第七章 治理與拔根――引灤、引黃和南水北調165
第八章 天津與海河之殤195
第九章 白洋淀:不僅是一個北方大湖的命運225
第十一章 “借問新安江”275
第十二章 後三峽時期:生態與生存的糾結301
第十三章 後三峽時期:長江水系與河湖的變遷341
後記 一個人的科學覺醒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