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西醫學名阿夫乙廷厄嚨綜合徵(AEAS)發病區間14-30歲
易感人群 大學生、上班族
常見症狀恐懼獨自吃飯,焦躁不安、多動、神經質,行為怪異,情感交流障礙、自閉
併發症狀恐獨食症是多種重度心理疾病的前兆。大部分躁鬱症、妄想症、人格分裂的患 者,在病發前,都曾有過2-10年不同程度的恐獨食症。
治療手段 請吃飯療法
認識過程
20世紀80年代,臨床上首次描述恐獨食症。1983年,英國醫生Janney報導了7例患者,並命名為“恐獨食症”(Afraidofeatingalonesyndrome)。他描述這個病症的患者特徵如下:“嚴重恐懼一個人獨自吃飯;全身發抖、嘴唇發紫;雙拳緊握、眼神狠毒;突然爆發狼嚎般的慘叫;把一桌子飯菜全部推翻在地;像發了瘋一樣跑出房間。”最初,Janney報導的這類患者被認為是精神病的一個亞型而未受重視。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到來之前,又有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數國的醫生和心理學家描述了相似的病例,並冠以各種各樣的名稱。此症逐漸被國際組織所承認,並統一稱之為恐獨食症,被列為罕見病的一種。
2001年-2010年,此病以燎原之勢向各個國家地區、各個年齡層覆蓋。據統計,十年間,全球的“恐獨食症”患者所占比例,已經從0.3%躥升到了1.7%。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其列為重點監測對象。
2010年-2015年,關於恐獨食症的研究進入全新階段。從生物學領域探索恐獨食症的病因,並在臨床症狀的識別和臨床診斷方面將恐獨食症與精神疾病徹底分開。之後,隨著對恐獨食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認識到恐獨食症是一種在後天環境因素作用下,受多種社會因素刺激導致的瀰漫性大腦皮層的後認知功能障礙性疾病。在此認識的基礎上,開展了從神經免疫到功能影像、神經解剖等多方面的研究,人們試圖從這些研究中找到恐獨食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仍沒有任何一種研究能從根本上完美地解釋恐獨食症的病因。
發病原因
雖然恐獨食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生理、家庭、社會三大因素可能與恐獨食症的發病有關。
生理因素
系大腦皮層後認知功能障礙的一種,嗅覺、味覺等在某種刺激下會短暫性喪失,導致食慾減退;同時也與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從而影響人的心情和行為。
家庭因素
與家庭環境有關,如:父母對孩子疏於管教,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受到漠視或虐待。於是害怕與家人在一起,不得已經常一個人吃飯,內心卻極其討厭一個人吃飯的感覺,滋生出恐懼心理,變得更加偏激、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長期衍生出心理扭曲。
社會因素
此症與社會因素有著莫大的關係,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普及把年輕人困在了自己幻想出來的迅世界裡,他們沉迷於線上社交,不善於線下的真實溝通。語言表達與情感溝通功能發育阻滯或出現障礙。
臨床表現
該症一般起病於12個月以內,主要變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無法正常獨自進食、情感交流與人際交往障礙和極端暴力的行為方式。
同時,根據發病時間長短和病情嚴重程度,又分為早期、中期、晚期症狀。
早期症狀:主要表現在生理方面,獨自吃飯時,好像失去了味覺,食之無味甚至味同嚼蠟。一個人在公眾場合吃飯的時候,等餐時間會變得特別不耐煩,東張西望、坐立不安,有時像賊一樣惡狠狠地盯著旁邊的情侶;等餐一上來,就吃的飛快,吃完立馬走人。一個人在家吃飯時,電視必須開著,手機必須在手,眼睛一刻不停地看著手機,耳朵聽著電視裡的劇情,吃飯像吃零食一樣,慢慢悠悠
中期症狀:生理方面的一些症狀會引發某些心理症狀。見到食物就莫名地煩躁,食慾大減,雖然肚子餓的咕咕叫但還是一口都不想吃,或者勉強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必須停止進食,還經常誘發噁心嘔吐,吃多少吐多少。女性會影響到月經減少或閉經,男性則會嚴重影響性慾。一日三餐時情緒大起大落,並伴有焦躁不安、抓耳撓腮、或失聲尖叫等行為,時間長了會致使性格突變,造成抑鬱、焦慮、喜怒無常,還有可能發展成厭食症、抑鬱症或強迫症等。
晚期症狀:由於無法正常進食,導致暴瘦如柴、營養不良,或暴飲暴食,導致肥胖症及各種併發症。皮膚變得粗糙乾裂、脫水、臉色蒼白、心跳忽快忽慢、身體衰弱等。日日被強烈的厭倦感和焦慮情緒裹挾,神經紊亂失常,行為難以自控。還有可能出現厭世或恨世的悲觀情緒,繼而發生自殺或殺人的違法行為。
檢查診斷
由於恐獨食症在有人陪伴的情況下並不會發作,相應的加大了疾病發現的難度,不僅他人難以察覺患者病症,就連患者本身,經常也無法自查自治。又由於部分患者羞於主動治癒,延誤了最佳治療期,導致“早發現、早治療”的方針難以貫徹。
兩種方法:
第一種,早期診斷,除了腦電圖檢查、神經科臨床檢查外,還需做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檢測、血清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第二種,跟患者吃一頓飯,再讓患者一個人吃一頓飯,保持兩次實驗的單一變數僅僅為患者有沒有一同吃飯的小夥伴,根據患者表現分級,判斷患者的患病程度。
應綜合家族病史、身體和神經系統檢查、精神檢查、輔助檢查的結果予以診斷。
診斷要點包括:(1)起病於12個月以內;(2)以無法正常進食、情感交流和人際交往障礙為主要表現;
可細分為四個階段:早期,中期,晚期,末期。
早期,獨自吃飯時,手不由自主緊張地發抖,心情不佳,食欲不振,心不在焉,吃得特別快或特別慢;
中期,表現為食量顯著減少,像是得了厭食症,看到飯或吃一點就噁心嘔吐,情緒極其不穩定,喜怒無常,經常把飯菜打翻,或揪著自己的頭髮蜷縮成一團。
晚期,表現為幾乎無法進食,無法與人正常交流溝通,還偶爾出現幻覺,像精神分裂一樣做出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行為舉止像個精神病患者。
末期,表現為重度躁鬱,想自殺或殺人,急需立即入院治療。
治療
治療原則
恐獨食症治療原則:①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②促進家庭和社交參與,讓父母、朋友、同事、陌生人也成為治療的合作者或參與者,形成綜合治療團隊;③堅持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兩者相互促進的綜合化治療培訓方案;④堅持治療,持之以恆。
治療方法
常見的干預療法如下:
(1)請吃飯療法
請或被請別人和自己一起吃飯,減少獨自吃飯的次數,將恐獨食症的萌芽扼殺在搖籃里,在發病初期就阻止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發展。
與不同的人共食,治療效果也有不同。總的來說,療效與親疏關係成反比:關係越親密,對於病情的緩解越不明顯;相反,關係越陌生,越是有助於病情治癒。所以,陌生人以飯會友,是目前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
研究者稱,這種陌生人會面的情景,會促使人體釋放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加速患者思考的深度和活躍程度,與此同時,血液循環也在加速,帶動了熱量和營養物質消耗的幾何級增長,起麻醉效果的異丙酚濃度也在稀釋。由此造成的飢餓感和多巴胺所造成的愉悅感,會刺激患者的食慾、味蕾以及對食物的好感,從而有效緩解恐獨食症。
理論上,與年輕貌美的異性一起吃飯,刺激作用更強烈,治療效果更明顯。
“請吃飯”App主打“以飯會友”的陌生人社交,是以科技手段治療社會心理疾病的效率工具。
(2)請吃飯群療
陌生人聚餐,是“請吃飯療法”的加強版。它將單對單的請吃飯,升級為單對多的多人聚餐。人數的增多,伴隨著的,是話題數量和互動頻次的提升。這有效地刺激了大腦皮層上激素的分泌,對恐獨食症的緩解大有裨益。“請吃飯”App也相應地開通了聚餐和群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