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譚性教
譚性教,字生伯,號笠翁,又號黃雪居士。萊蕪譚家樓村人。公元1610年(明萬曆三十八年)考中進士,補任河南陳留知縣,在任興利革弊,境內大治。
個人簡介 生平事跡 -
性空長老
性空長老(1921年3月14日-2017年12月12日),俗名楊葆青,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張沐鄉人,1921年3月14日。 14歲到姜堰觀音庵出家,禮東初上...
人物經歷 人物訪談 -
三時教
三時教:依據佛典義理的深淺與佛陀說法的時代,而將佛陀一代教法,分為三個時期,謂之三時教。三時教的說法,依佛陀說法的年月先後來區分的,叫做年月次第;依了義...
說法 概論 介紹 意義 -
空[佛教詞語]
與‘有’相對。音譯為舜若。意譯空無、空虛、空寂、空淨、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實體、我 等,此一思想即稱空。亦即謂事物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
佛學大辭典 佛教哲學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 其他有關資料 大乘思想 -
判教
在佛教中根據義理的淺深、說時的先後等方面,將後世所傳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類別,以明說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又作教判。判教起源於南北朝時代,到了隋唐還繼續盛行。
中國佛教智慧 吉藏、智顗 對比問題 參考資料 -
緣起性空[佛教術語]
緣起性空是佛教用語。所謂“緣起”,就是說: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
解釋1 解釋2 解釋3 -
十八空義
十八空義解釋何以要學空觀?行者修四念處以空法,皆應觀無常、苦、空、無我。因眾生身中多著淨顛倒,受中多著樂顛倒,心中多著常顛倒,法中多著我顛倒。經雲世間眾...
佛教十八空義指什麼 複次十八空 -
五教
五教是孟子所說的五種教育。《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朱熹...
五教釋義 判教用語 -
蒼井空
蒼井空(あおいそら,1983年11月11日—),日本AV女演員、成人模特、影視演員。蒼井空是日本女子組合惠比壽麝香葡萄的初代首領,2010年3月畢業並將...
早年經歷 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個人生活 社會活動 -
真空教
真空教亦稱“空道”,清代民間宗教之一。因創始人廖帝聘(1827—1893年,字達群,號兆空)被信眾尊稱為“仙伯”或“大伯”,故又稱“大伯教”。廖帝聘去世...
概述 道堂 儀式 教義 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