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歷史沿革

明朝萬曆初年思賀鎮境屬信宜縣定康都,萬曆五年(1577年)劃給新建置的西寧縣,仍為定康都。
清乾隆22年回歸信宜縣,為思賀堡。
民國29年(1940年)為信宜縣四區思賀鄉,建國初期仍為思賀鄉。
1952年12月改為信宜縣十五區,轄思賀鄉及新堡的大壩、甘利、華峰、石垌、上雲等5個行政村,後改大壩區。
1957年撤區並鄉,改設思賀鄉,大壩等5個村同時劃歸新堡。
1958年秋屬合水人民公社。
1959年從合水人民公社分出為思賀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改為思賀區。
1986年冬改為思賀鎮。
行政區劃
轄思賀、橫崗、朋候、大䓣、大坪、桑垌、高田、木瓜、八排、崗坳、大垌、三屋12個村委會,93條自然村47068人。思賀村委會轄寨崗、新圩、安塘、垌尾、平田、橫垌6個村民小組,面積14.06平方千米,共1426戶5639人;木瓜村委會轄玉樹坑、光瓦坑、芹菜塘、利坑、龍塘角、社角、葵垌7個村民小組,面積1.059平方千米,共724戶2863人;橫崗村委會轄下寨、上寨、馬山3個村民小組,面積4.22平方千米,共533戶1978人;大坪村委會轄大坪、松木坑、沙木坑、倒流坑、應召坑、頭步水等7個村民小組,面積26.02平方千米,共735戶3026人;雙垌村委會轄大寨、灣角、森木坑、荷木坑、梅子坑、桐油坪、葵垌、埡田諾等9個村民小組,面積21.54平方千米,共1153戶4415人;八排村委會轄白石嶺、長嶺、安充、思高龍、石龍坑、山馬湖、波羅田、謝屋、筆竹河、光占坪10個村民小組,面積15.38平方千米,共876戶3523人;高田村委會轄高田、下高田、高榔、田遼、楓木坪、枚子坑、白石坑、車坑、冷水、吊梘、中心垠11個村民小組,面積24.72平方千米,共954戶3780人;三屋村委會轄三屋、山塘、譚坊、石坪4個村民小組,面積12.14平方千米,共508戶2029人;崗坳村委會轄耀地、三坑、新甫、田夫、蘇垌、樓角、劉屋、嶺腳、架梘、畢休、大沙11個村民小組,面積19.63平方千米,共1287戶5000人。朋候村委會轄朋候口、石橋、田坎、大路村、坳背、朋候寨、秧地崗、九曲嶺、山雞坑、古潭坑10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680畝人口2218人。
自然風景
信宜的“西雙版納”

八排頂

八排頂山上常常雲霧繚繞,雲端觸手可及,“山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山上連片的天然草場,綠草如茵,還有迎客松,龜石,蛇石等景觀,很多旅客好奇地坐在龜背上拍照留影。山頂有省政府立於1992年的信宜、陽春、羅定的界碑。舉步之間,遊客一個轉身可觀三市,多少人為此而陶醉。八排頂又是陽江市的母親河,漠陽江的源頭即在八排頂下的陽春河塱鎮牛溫村。八排頂山上有陳氏的天葬墳。傳說明朝年間陳睿隨軍征戰八排瑤,戰死此地,因山高路險,鄉里唯有叫人準備棺木,到山上去收殮。誰知一到那裡,只見一大群螞蟻正搬動著黃土已堆起了一個小山包早把這位陳公掩埋了。一位地理先生看了看這墳山的形勢,對陳公後裔說:這墳你不要再動了,這是天葬墳。
林洲頂
林洲頂(海拔1008米)位於廣東省信宜市思賀鎮境內,屬雲霧山脈,受貴子弧形構造影響,褶皺緊密山體,岩體由加里東期混合岩化花崗岩組成,風化紅壤。其山頂平坦或渾圓,坡度和緩。山腳森林茂密,松林彬林成片,山頂上樹木稀疏,是典型的亞熱帶高山草旬。
林洲頂峰巒疊嶂、林茂草豐、飛瀑流泉、鶯鳴鳥唱、如詩如畫,這裡山高林茂,流水潺潺,生存著上千種植物,棲息著數百種野獸和昆蟲,是個動植物天堂。2009年4月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建於此。
經濟發展
發展情況
思賀鎮近年來積極實施“四大發展”戰略,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切實抓好以八角和黃欖為主的“三高”農業。其中大紅八角4.3萬多畝,黃欖7500畝,年產八角600噸,黃欖100噸。
該鎮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目前,該鎮民營經濟以毛織工業規模較大,目前成功引進毛織廠4家,最近又與一家400人規模的毛織廠正式簽約,廠房正在建設中,可望在近期投產。
思賀鎮近年來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積極最佳化投資環境,交通、教育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躍上一個新台階。
特產八角

鄉鎮建設
交通建設

一、建設鎮區河堤路。為了解決思賀鎮圩街交通堵塞的“老大難”問題,鎮黨委、政府將投資250萬元鋪設河堤路。計畫建設長1.6公里、寬8米,現路基的農工關係基本理順,現已進入泥土回填階段,計畫於2016年下半年實施硬底化路面鋪設工程。屆時,將可以分流過境人員和車輛,有效緩解圩街的交通壓力。
二、改造入口公路(思太公路)。縣道X462太木線是進入思賀鎮的主要入口通道,由於該路段路面坑窪不平,影響車輛通行,制約了思賀鎮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此,鎮黨委、政府積極向上爭取,目前已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已規劃立項並進行了勘測設計,計畫於2016年上半年開始動工,將全線升級改造為水泥硬底化路面。目前縣道X462太木線水泥硬底化工程已經完工。
三、打通出口公路(思圭公路)。思圭(思賀鎮至陽春市圭崗鎮)公路是我鎮與陽春市圭崗鎮連線的唯一通道,是我鎮的東出口。由於該路段經過陽春市百涌省級自然保護區,該道路建設須經過省林業廳、交通廳、環保廳等部門的審批,思賀鎮和市有關部門正積極與上級溝通協調,爭取在2017年前對思賀鎮至陽春市圭崗鎮公路進行立項建設,以打破該鎮的交通瓶頸,改變思賀鎮“盡頭巷”的歷史,推動該鎮經濟發展。
四、加強村道建設。2015年,在我鎮的積極爭取下,市交通部門的指標傾斜下,我鎮建設了八排鳳梨田、石龍坑、筆竹河,高田中心垠、中垌至梅子坑,三屋大坑等村道19公里。2016年,我鎮將繼續向上爭取,加強村道建設,改善民眾出行交通環境。
人民公園

中共信宜市思賀鎮委員會、思賀鎮人民政府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城鎮擴容提質和建設美麗鄉村步伐的指導方針,擬在思賀村委會平田村思賀河河畔建造思賀人民公園。
思賀人民公園本公園規劃總長度450米,平均寬度11米。本公園規劃大致包含:休閒觀光廣場650平方米、文化長廊36米、觀景亭1個、綠化面積3020平方米、休閒建身綠道400米、健身娛樂廣場380平方米、體育文化設施一批。本公園建設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和純公益項目,建成後將從根本上改變河畔觀光環境,提升思賀人民民眾的文化、藝術修養,提高民眾文化生活的質量;為思賀人民提供一個高品位的觀光、休閒、娛樂和健身場所。
民俗文化
思賀鎮部分地區有客家人聚居,其餘3萬多人講思賀話。客家人崇尚讀書,人才輩出,語言、民居建築文化非常具有特色。著名作家楊乾華即是思賀到堆村人。
古祠

語言
思賀話是粵語的一個分支,屬於粵語羅廣片,是廣東省信宜市思賀鎮的本土方言。信宜話屬於粵語高陽片,思賀鎮是客家方言地區,但因思賀鎮遠離信宜市區,由於羅定一帶的粵語滲透和擴展,大部分行政村也演變為客粵雙方言區,並衍生出具有獨特的粵語方言(思賀話)。凡例如下:
去摟頂/去邊埞(去哪兒)
過來嘸藤(過來了沒)
嘸好盪噶(不好玩的)
落雨(下雨)
廟會
在思賀木瓜等村每3年會舉辦菩薩出行廟會(做醮),廟會的主要活動是把菩薩抬出來供奉、巡遊。晚上舉行文藝活動,有粵劇表演、木偶戲、樂隊和話劇助陣,吸引四鄉八鄰的親戚朋友前來觀看。鄉民通過這種形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連三天的活動,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給民眾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教育事業

著名人物
梁甲榮
梁甲榮國民黨將領,思賀鎮人。國民黨“國大代表”、台北市廣東同鄉會理事長。
梁若谷
梁若谷(1892-1978)思賀鎮人。民國陸軍中將。1928年後,離開軍界,先後出任河源、大埔、陽山、新豐等縣縣長。1948年,曾任廣東省第二專區保全副司令。1949年去台灣。1978年2月27日在台北病逝。故居所在地。
楊乾華
楊乾華(1942—2001)思賀到堆村人。中國共產黨員。一級作家。歷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廣東文學講習所副所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作品》文學月刊社長、主編,廣東省政協委員等職。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7162 |
男 | 13884 |
女 | 13278 |
家庭戶戶數 | 710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7102 |
家庭戶男 | 13853 |
家庭戶女 | 13249 |
0-14歲(總) | 12428 |
0-14歲男 | 6623 |
0-14歲女 | 5805 |
15-64歲(總) | 12645 |
15-64歲男 | 6255 |
15-64歲女 | 6390 |
65歲及以上(總) | 2089 |
65歲及以上男 | 1006 |
65歲及以上女 | 1083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5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