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高中生物

《思維導圖·高中生物》於2010年7月1日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運用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工具。按知識模組繪製思維導圖,有利於幫助使用者從整體上了解、把握本單元的重要概念和知識體系。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4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5555007
條形碼: 9787535555007
尺寸: 25.8 x 18.2 x 2.4 cm
重量: 662 g

內容簡介

《思維導圖?高中生物(第三版)》內容簡介:運用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工具。按知識模組繪製思維導圖,有利於幫助使用者從整體上了解、把握本單元的重要概念和知識體系。用分層級的線條連線概念,可以起到提示知識重點,搭建多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能快速促進知識的整合,利於知識體系的形成,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記憶效率的功效。

目錄

第一部分 必修1分子與細胞
第一單元 走近細胞
01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02 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03 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的理解
04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05 病毒、細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比較
06 細胞學說
07 實驗: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
試題檢測
第二單元 組成細胞的分子
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01 組成細胞的元素
02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
03 從元素水平分析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04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05 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二、細胞中的有機物
01 胺基酸的種類與結構
02 蛋白質的含量及形成
03 蛋白質的結構及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04 蛋白質的功能
05 蛋白質的相關計算
06 核酸的組成元素和分類
07 核酸的分子結構
08 核酸的功能和在細胞中的分布
09 實驗: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10 DNA和RNA的比較
11 蛋白質和核酸的關係
12 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13 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14 糖類和脂質的比較
15 小結:細胞的能源物質及能量供應
16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三、細胞中的無機物
01 細胞中的水
02 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03 無機鹽
04 多種化合物的相互關係
試題檢測
第三單元 細胞的基本結構
01 細胞的基本結構
02 細胞膜的成分
03 實驗:體驗製備細胞膜的方法
04 細胞膜的功能
05 細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06 細胞器
07 細胞質基質和細胞骨架
08 實驗: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09 線粒體和葉綠體的比較
10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11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12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13 細胞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試題檢測
第四單元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01 滲透系統的組成分析及套用
02 細胞吸水和失水
03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04 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實驗的套用
05 判斷細胞是否發生質壁分離及其復原的規律
06 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分析
07 幾組概念的辨析
08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09 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10 細胞膜的成分與其結構、功能特性的關係
11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及影響因素
試題檢測
第五單元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一、酶與ATP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
01 酶的發現歷程與概念
02 酶的種類
03 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04 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及特性
05 酶的專一性的驗證實驗分析
06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07 實驗: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
08 與酶的特性有關的圖解,曲線
09 ATP的結構和功能
10 ATP和ADP可以相互轉化
11 ATP的再生和利用
二、細胞呼吸
01 細胞呼吸
02 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03 有氧呼吸
04 無氧呼吸
05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分析
06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和判斷
07 影響呼吸速率的因素及呼吸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套用
三、光合作用
01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02 葉綠體中的色素
03 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04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及其原理
05 光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同位素標記法
06 光合作用的過程
07 光反應和暗反應的區別和聯繫
08 光合條件改變時相關物質量的變化
09 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10 實驗: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11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套用
12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
13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計算
14 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體過程看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15 不同狀況下,同一植物氣體代謝特點及代謝相對強度的表示方法
16 生物的代謝類型及化能合成作用
試題檢測
第六單元 細胞的生命厲程
一、細胞的增殖
01 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
02 實驗: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係
03 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
04 細胞周期
05 有絲分裂
06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比較
07 實驗: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的有絲分裂
08 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及相應的生理作用
09 有絲分裂過程中有關數據的規律性變化
10 無絲分裂
二、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
01 細胞的分化
02 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區別和聯繫
03 細胞的全能性
04 細胞全能性的套用
05 幹細胞及其在醫學上的套用
06 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係
07 細胞的衰老
08 細胞的凋亡
09 細胞的癌變
10 致癌因子及其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11 細胞的凋亡、壞死和癌變的比較
試題檢測
第二部分 必修2·遺傳與進化
第一單元 遺傳因子的發現
01 遺傳學中的基本概念
02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03 對分離現象的解釋
04 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測交試驗
05 基因的分離定律
06 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
07 基因分離定律的解題方法與機率計算
08 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09 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測交驗證
10 自由組合定律
11 套用分離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問題
12 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區別與聯繫
13 孟德爾遺傳實驗成功的原因
試題檢測
第二單元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01 減數分裂
02 有關減數分裂的幾組概念辨別
03 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比較
04 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
05 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
06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過程的比較
07 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細胞圖像的鑑別(二倍體生物細胞)
08 受精作用
09 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區別
二、基因在染色體上、伴性遺傳
01 薩頓的假說及實驗證據
02 性別決定
03 伴性遺傳與遺傳的基本規律
04 伴性遺傳的方式及其特點
05 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症
06 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套用
試題檢測
第三單元 基因的本質
01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02 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03 噬菌體侵染細茵的實驗
04 DNA是主要遺傳物質
05 DNA分子的結構及其特點
06 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及其套用
07 DNA分子的複製
08 DNA分子複製問題的有關計算
09 研究DNA複製的常用方法
10 基因的概念及其與其他概念的關係
試題檢測
第四單元 基因的表達
01 基因表達的概述
02 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轉錄和翻譯
03 DNA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
04 遺傳信息、密碼子和反密碼子
05 關於轉錄和翻譯過程中的有關計算
06 中心法則的提出及其發展
07 中心法則與基因表達的關係
08 基因、蛋白質和性狀的關係
09 細胞質基因與細胞核基因的比較
10 個體發育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
試題檢測
第五單元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一、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01 生物變異概迷及相關比較
02 基因突變
03 基因突變的原因和作用機理
04 基因突變的特點及結果
05 基因突變的影響及意義
06 基因重組
07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比較
二、染色體變異
01 染色體變異
02 染色體結構變異
03 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04 染色體組數量判斷方法
05 實驗: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06 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
07 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比較
08 三種可遺傳變異的比較
三、人類遺傳病
01 人類遺傳病
02 人類遺傳病的分析判斷
03 遺傳病系譜中患病機率的計算
04 利用自由組合定律預測遺傳病的機率
05 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
06 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
07 遺傳性痰病、先天性疾病、家庭性疾病的辨析
08 人類基因組計畫與人體健康
試題檢測
第六單元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01 雜交育種
02 不同育種目的的雜交育種的基本步驟及特點
03 誘變育種
04 基因工程的概述
05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06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驟
07 基因工程的套用
08 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比較
09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0 幾種育種方法的比較
試題檢測
第七單元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01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
02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03 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關係
04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
05 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06 生物進化
07 生物多樣性
08 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相關計算試囊檢測
第三部分 必修3·穩態與環境
第一單元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01 體液、內環境及其各組分之間的關係
02 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
03 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04 內環境的穩態與意義
05 導致組織水腫的原因
……
第四部分 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第五部分 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第六部分 實驗設計與探究分析
第七部分 題型解讀與應試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