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題鎮江多景樓用坡仙韻

白樸的這首詞,步東坡同調《赤壁懷古》的原韻,描繪登臨鎮江北固山上多景樓所見的景象,抒發世事滄桑的感慨。詞的開頭兩句,總領全篇,意思是說,這裡的江山實在太美了,登上樓頭,盡情觀賞,是平生的一大快事。這是由衷的讚美,也表現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東漢末王粲作《登樓賦》,有“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句,本詞“江山信美”典出於此,但用意則別。“落日”以下五句,具體寫登覽所見的景物。句中的“紺宇”指寺廟。紺,即天青色,一種深青帶紅的顏色。前二句寫陸上。落日時分,太陽的餘暉照耀在金、焦二山上,雄偉壯觀的廟宇建築群,本是一片天青色,現在卻浮動著金黃的顏色,更顯得森嚴肅穆。而北固山岡的前面,當年堅固的鐵瓮城,歷經兵火的破壞,風雨的剝蝕,只剩下荒廢的殘垣斷壁。這兩般情景,既展示出鎮江山川的雄壯奇偉,又顯現出它的歷史滄桑感。後三句轉筆寫長江。江潮生成時,如雲涌而來;潮落則奔騰的江水隨天而去,都是波濤翻滾的壯觀。而當波瀾不驚時,點點雪白的沙鷗,在江上低飛狎游,又是一種悅目的景象。歇拍二句,作者一反物是人非的窠臼。他說,儘管漫長的歷史給這裡留下了一些荒頹的痕跡,但雄壯奇偉的江山依然如故,古往今來,英雄豪傑在這裡也層出不窮。因為這裡本是“物華天寶”之地,也就必然“人傑地靈”,兩者互為因果,是不會隨著歲月的遷移而消磨掉的。應當說,這是作者飽覽鎮江的雄奇江山所激發出來的情感,也很符合社會歷史的實際情形。

作品原文

念奴嬌

題鎮江多景樓,用坡仙韻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覽南州風物。落日金焦浮紺宇,鐵瓮獨殘城壁。雲擁潮來,水隨天去,幾點沙鷗雪。消磨不盡,古今天寶人傑。

遙望石冢巉然,參軍此葬,萬劫誰能發?桑梓龍荒驚嘆後,幾度生靈埋滅。往事休論,酒杯才近,照見星星髪。一聲長嘯,海門飛上明月。

作品賞析

詞的下片,轉而重點抒發作者對歷史變化,興亡相替的慨嘆。這種情懷是由“遙望”郭璞墓所引發出來的。金山下的簰山,相傳東晉王敦幕中記室參軍郭璞即葬於此,故稱其墓為“石冢”。因為這裡巉岩堅硬,並且位於江邊,地理形勢很獨特,所以歷經千年,不管人類社會發生什麼樣的劫難,郭璞墓都沒有被人發掘,至今完好無損。顯然,作者是以郭璞墓的完好,與人世間多次經歷劫難作對比,感慨社會的興亡。接著的兩句,作者正面驚嘆“桑梓龍荒”,亦即國破家亡的社會巨變。而每當此時,戰火紛飛,生靈塗炭。“幾度”一詞點明作者所說的社會巨變曾發生過幾次,實際上也就是概指六朝而言。寫到此處,作者心中十分悲痛,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馬上即以“往事休論”煞住,不再談論人事滄桑,姑且飲酒澆愁。但剛端起酒杯,就照見了自己斑白的鬢髮,兀然現出頹傷的形象和神態。感慨古今的滿腔愁怨,托之於仰天的一聲長嘯來發泄。而正在此時,夜色降臨,一輪皎潔的明月已經飛上了焦山之東江天相接的海門。這種環境,浩渺寥廓,悲悽蒼涼,與作者的心境極為合拍。全詞以景結情,給讀者留下了較大的想像餘地。

作者簡介

白樸,漢族,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朴,字太素,號蘭谷。生於1226年(金哀宗正大三年),至1306年(元成宗大德十年)在世,此後行蹤不詳。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