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橋

念佛橋

《日下舊聞考》記載此橋時說,橋旁有石刻“念佛”二字,故稱念佛橋。 念佛橋實際上,面子橋、面板橋,是針對羅鍋橋而言的。 因念佛橋面平直,形似面板,故以面板橋相稱。

從青龍山欲達寶珠洞、滿井,須涉一澗,澗上有橋,名寶勝仙橋。
《日下舊聞考》記載此橋時說,橋旁有石刻“念佛”二字,故稱念佛橋。然而,當地人卻稱為面板橋、面子橋。因何稱面子橋呢?相傳明弘治年間某年春天,壽王到福惠寺進香進香完畢,從寺內出來,時間尚早,壽王欲到香盤寺一游。一路行來,松濤陣陣,鳥語花香,沿途美景,令人目不睱接。壽王的寶馬香車,在古老的香道上徐徐而行。突然,車馬陷進泥潭之中,且越陷越深。壽王無奈只好下車,隨從將車抬過山澗,壽王回頭看了看山澗,自言自語道:“要是有座橋就好了。”聲音雖不大,卻被身邊的管家聽到了。管家眼珠一轉,心中暗忖:要是真的有橋,下次再來就不受抬車之苦了。想到這裡,管家向壽王深施一禮:“多謝王爺建橋修路!”壽王不過隨口說說而已,這么一來,不修倒不合適了,管家進一步說:“王爺就給個面子吧!”面子橋由此而來。
念佛橋念佛橋
實際上,面子橋、面板橋,是針對羅鍋橋而言的。因念佛橋面平直,形似面板,故以面板橋相稱。橋長15米許,寬3米許,券形單孔,橋以北的崇山峻岭坡上,有塊石碑,碑文記載:明弘治五年(1492),某官員至此,“謂左右曰:此地當造一橋,有利於往來者,可否?左右嘉其善舉,遂建其橋,額曰:吉祥寶勝仙橋。橋內供石佛,乃釋迦如來尊像也。”遺憾的是,碑文磨泐不清,究竟是哪位“官員”,已無法確認。但該橋建於明弘治年間,卻是毫無疑問的。碑文中所記石佛,當地居民將其移至八大處通往香山的山路旁,並建屋以祀之。文物部門為妥善保護這尊古佛,將其移至田義墓院內。碑文雖已漫漶不清,但從斷斷續續的句子中,可知寶勝橋附近曾有一座廟宇,名曰小天寧寺。《日下舊聞考》記載此寺時說:“山後有小天寧寺”。“山後”二字不能確指寺址,使讀者如墜雲霧之中。碑記確切無誤地告訴讀者,小天寧寺故址就在寶勝橋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