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心理邏輯學(psychologic)是由挪威Smedslund教授創建。Smedlund原本也是一位實驗心理學家,但出於對當前學院心理學經驗主義傳統的懷疑,其興趣逐漸轉移到對心理學研究的概念分析上。迄今為止,Smedslund已對自我效能(1978,1982)、社會心理學(1979,1998)、心理治療(1981)、情緒(1992)、發展心理學(1995)等領域進行了分析。《斯堪的納維亞心理學雜誌》1999年出了一期專輯,邀請世界各國30餘位知名心理學家就Smedlund對記憶研究的分析展開討論。本文簡要介紹了心理邏輯學的理論框架及其對記憶研究的分析思路,並就該專輯中的幾方面主要觀點進行了綜述。心理邏輯學獨特的分析思路對記憶研究方法學有一定的啟發意義,可供借鑑。理論框架
心理邏輯學源於30年前興起的大眾心理學(common sense psychology或folk psychology)。大眾心理學有兩層含義。其一認為大眾心理學是一些由非專業人員所提出來的經驗性預言和解釋,是步入科學心理學的開端。這說明,對於心理現象,非專業的理解和科學的理解是有聯繫的。通過對心理現象非專業理解的分析和闡釋,有可能為心理現象的科學理解發展一套概念體系。心理邏輯學的目的也正在於此。另一層含義則認為它是一種"一致認同的不證自明"(consensually self-evident),即所有人都會把這些命題視作當然或必真,而且相信別人也是這樣認為的。Smedslund認為,為了實現有效的溝通,每種語言中都有很多表達是不被接受的、荒唐的(如"她非常害怕蛇,總想親近它"),而另一些則被視作當然(如"她非常害怕蛇,總想避開它"),這即是語言的語義約束性?(semantic?constraint)。在語義約束的作用下,如果獲得了相關情景下充足的信息,人們常常能一致地推論出一個人必將有的或不會有的一些想法、意願和感受。
上述對大眾心理學的理解正是心理邏輯學形成的基礎。所謂心理邏輯學,就是在一定的語言文化背景下,由"一致認同的不證自明"的命題所組成的一個理論體系。這些命題以公理及其推論的形式出現。最新版的心理邏輯學[1]包括22個原始概念,43項技術術語的定義(基於原始概念)和56條公理,Smedslund把它們分門別類編以序號,構成了一個嚴密的理論體系。從這種觀點出發,人們的很多推測並非基於對該類事件以往發生頻率的經驗,而是基於對語言的一般理解上。例如,我們都相信:除非一個更強的別的動機介入,"她非常害怕蛇,總想避開它"必為真。
因此Smedslund提出,在心理學研究中必須首先區分所研究的命題是否能通過經驗的方法來驗證。他認為,一些心理學命題對實驗數據高度敏感,時常被實驗結果所支持或削弱;另一些則不然,實驗結果的不一致只能解釋為理解上的或實驗程式上的錯誤。用傳統哲學觀點來看前者是經驗的、或然的(可真可假),後者是先驗的、必然的(必真或必假)。然而,心理學家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認為他們所有的實驗假設都是經驗性的。
Smedslund還認為,經驗主義的心理學家始終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當他們想闡明一條真正的經驗假設時,為避免必真而落入了一定時空條件的限制,從而影響了經驗假設的效用;另一方面,當他們想闡明一些具有普遍效用的假設時,又難以避免必真的事實,從而形成非經驗的假設。一言以蔽之,經驗假設的效用往往受一定時空條件的限制,而一般性的理論假設又往往是先驗的。
對記憶研究的分析
Smedslund試圖證明:具有一般性的記憶原理趨向於是先驗的、必真的。除非涉及到生物學或物理學變數的心理學規律不能通過概念分析,只能通過經驗的觀察得來。前者如鎮靜劑對人的鬆弛作用,後者如繆勒·萊依爾錯覺。基本概念
覺察和記憶
Smedslund把覺察(awareness)和時間視為原始概念,並有公理:其他條件保持恆定,某人對將來的覺察,在於他對過去趨勢覺察的外推。這一公理描述了學習或記憶的一般過程,即在沒有其它因素干擾的情況下,時空關係、意義、行為的結果等傾向於延續。對於記憶,定義:"某人對X有記憶"等價於"某人覺察到X以前發生過";定義:"某人對X遺忘"等價於"以前某人覺察到X發生過,但現在卻沒有覺察到"。
覺察和記憶都可分為反省性?(reflective) 和非反省性(unreflective)。在心理邏輯學中,反省性和非反省性的區別類似於意識和無意識、外顯和內隱、陳述性和非陳述性記憶的區別。注意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公理h:人能同時注意的範圍是有限的。心理過程可分為注意過程和自動過程。定義g:"注意過程"等價於"涉及反省性覺察的過程"。
線索、目標和背景
心理邏輯學強調線索和目標的主觀性。認為在記憶過程中,從編碼到提取,從線索到目標都是一種主觀經歷,都包含了個人的理解。同時,背景也是很重要的。定義:"某人做行為A時的背景"等價於"某人覺察到的,並與達到目標A有關的所有事情的集合"。
類同、不同和項目特異性特徵
類同和不同描述了兩個項目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通過項目特異性特徵加以量化的說明。定義j:"x對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是X的一個項目特異性特徵"等價於"對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x是且僅是X的一個特徵。"定義k:"對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的顯著性程度"等價於"某人從某時某背景下把X從其它實體中辨別出來的可能性"。由此有定理1:其他條件保持恆定,X對於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顯著性的程度,直接地、單調地與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對X的項目特異性特徵的數目有關。另一方面,對某一對象的覺察或回憶即意味著把它納入到一定的已有範疇或圖式中去。定義m:"對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X和Y有關係"等價於"某人在某時某背景下覺察到了X和Y屬於同一範疇或同一時空整體"。
記憶原理
上述概念和公理為討論記憶形成了"語義約束",由此可以判定有關記憶原理是否能通過經驗的方法來驗證。Smedslund認為,記憶研究最具一般性的原理涉及諸如類似(similarity)、含糊(ambiguity)、顯著(salience)、注意(attention)等自變數;並且,以往心理學研究中有關這些變數的頗為盛行的原理都是先驗的、必真的。下面是心理邏輯學中的一些命題,它們與大量經驗研究的結論對應。
‘類似"公理:其他條件保持恆定,兩個項目越類似,對它們進行區別的機率就越低。結合前面提到的公理"其他條件保持恆定,某人對將來的覺察,在於他對過去趨勢覺察的外推",可得以下推論:
對線索回憶,推論o:其他條件保持恆定,最初學習時的線索和回憶測驗中的線索間相似越高,對目標的提取越有可能。
對自由回憶,推論p:其他條件保持恆定,一組目標越相似,就越容易被提取出來。推論q:其他條件保持恆定,目標的項目特異性特徵越多,就越容易被提取出來。
對再認,推論r:目標與控制項目間越相似,正確再認的機率就越低。
含糊
記憶實驗中有一種線索過載(cue-overload)現象,即線索如在鄰近的時間內與多個目標發生聯繫,則會造成該線索變得含糊(提取效率降低)。然而從心理邏輯學出發,可以肯定這一現象是必真的事實,實驗數據不能對其支持或削弱。
"含糊"定理:其他條件保持恆定,人對正確提取一個給定目標的機率依賴於線索,隨著與該線索時間鄰近出現的目標項目數越多,正確提取的機率就越小。很顯然,顯著的項目比不太顯著的項目更容易記憶。故有"顯著"定理:其他條件保持恆定,某項目對人在編碼時越顯著,人們後來就越容易提取它。
注意
顯然,人能同時注意的範圍是有限的。因此有"注意"定理:記憶任務和競爭任務需要的注意越多,雙任務條件下較單任務條件下的記憶得分就越低。一些具體的實驗假設
上述關於記憶的一般性概念和原理被運用於數以千計的實驗報告。在此基礎上,下面將具體分析幾個現實的實驗假設。其中前五個取自1996年Engelkamp和Zimmer的研究。假設1:其他條件保持恆定,被試操作任務要比言語任務的記憶效果好。證明:被試操作任務比言語任務將產生更多的項目特異性信息,根據推論q將記得更好。
假設2:其他條件保持恆定,涉及知覺目標的項目要比設計想像目標的項目記憶效果好。證明同上。
假設4:其他條件保持恆定,能很容易被歸類的項目比不容易歸類的項目記憶效果要好。由推論p可證。
假設5:其他條件保持恆定,一個任務的自動化程度越高,它在雙任務實驗中受到的干擾就越小。證明:干擾來自於對被試注意需求的矛盾,由公理h可證。
假設6:其他條件保持恆定,具體項目要比抽象項目的記憶效果好?(Ruiz-Vargas?et?al.?1996)。證明:具體項目比相應的抽象項目必然涉及更多的項目特異性線索,由推論q可證。
心理邏輯學認為,在記憶的研究中,實驗者往往憑藉似乎合理的感覺(語義約束)來形成他們的一般性假設。他們認為這種似乎合理性來源於經驗,然而實際上反映的卻是概念的語義联系。其結果是實驗常常對於他們的主假設毫無用處,因為那本來就是一個必真的事實(如呈現物體比想像物體的記憶效果更好)。實驗數據只能說明實驗所涉及的輔助性假設(如時間控制、被試的選取、指導語等)是否正確。這種研究不能增進任何一般性的知識,而只能增進人們對輔助性假設成立的實驗條件的了解。
對記憶研究分析的反響
許多心理學家對目前流行的以經驗主義為特徵的學院心理學抱有同樣的懷疑態度。有趣的是,他們雖然肯定了Smedslund對目前經驗主義心理學現狀的批評,認可心理邏輯學方法的人卻為數不多。眾多心理學家一致捍衛經驗主義的分析方法,指出不依靠實驗數據的概念分析方法存在如下一些困難。(1) 大眾心理知識常常能給我們的研究以啟示,但如果認為科學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建立在大眾心理學之上則不太科學[3]。例如,心理邏輯學所謂無歧義的基本概念在心理學中根本不存在,Tulving(1981)區分出了兩種類似(similarity):知覺類似和情境類似。兩者存在著一些截然相反的規律[4]。
(2) 心理邏輯學指出的所謂"大眾化"的知識,其實也並非想像的那么簡單。如"大眾化"的知識認為再認顯然難於回憶,能回憶的項目必然能夠被再認。然而,在某些條件下卻產生了能回憶的項目卻不能被再認的再認失敗現象(recognition?failure)*。
(3) 心理邏輯學對於輔助性假設的輕視也是不對的,心理學的許多原理正是探討了在一定的被試(如老年和青年)、時間控制(及時或延時)、指導語等實驗條件的輔助性假設基礎上的一些規律[5]。另外,在辯論中Smedslund常把分歧歸結於未滿足"其他條件保持恆定"這一前提(即輔助性假設或實驗過程出了問題),具有很差的可證偽性。
(4) 心理邏輯學認為只有涉及生物學等變數的命題才具有經驗性。然而,現代記憶研究已越來越多地涉及到了生物和物理等變數[5]。另外,心理邏輯學也不能解釋變數間的互動作用[6]。僅僅抽象的概念分析究竟能告訴我們多少東西呢?
(5) 心理邏輯學輕視實驗的作用,認為實驗假設往往都是"一致認同的不證自明"的東西。然而,記憶研究一百多年來的發展表明,實驗假設都是基於一定的理論爭議提出來,然後著手去解決它[7]。
結論
心理邏輯學採用概念分析的方法,首先明確心理學命題中的概念(還原為原始概念),然後判定概念間是否獨立。這種判定是基於自然語言的語義約束。如果概念間有著天然的語義联系,命題將具有"一致認同的不證自明"性,是先驗的;如果概念相互獨立,則該命題是經驗的,需要實驗的驗證[8]。心理邏輯學雖然不能被大多數心理學家所接受,但它對於今後的記憶研究還是有一定啟發意義的。應該說在方法學上,概念分析的方法和蒐集數據的方法同樣重要。在任何研究領域必要的概念分析都是需要的,畢竟在概念和實驗假設上的更嚴密、準確對我們並沒有壞處。特別是當某一研究領域逐漸變得明晰以後,在提出假設前更應像心理邏輯學所指出的那樣,考慮其知識的性質(先驗還是經驗),以確定哪些事情值得我們去做,哪些事情是毫無意義的(即屬邏輯必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