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么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求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王門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門四句教
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閒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於“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苟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聖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並不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並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後,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係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