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竇房結
竇房結(sinuatrial node)是心的正常起博點。略呈長橢圓形,大小約15min×5mm×1.5mm,位於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界溝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竇房結動脈沿結的長軸貫穿其中央。
(二)房室結
房室結( atrioventricular node)呈扁橢圓形,大小約6mm×3mm×1mm,位於右心房Koch三角的心內膜深面,其前端發出房室束。房室結主要功能是將竇房結傳來的興奮發生短暫延擱再傳向心室,保證心房收縮後再開始心室收縮。
(三)房室束
房室束(atrioventricular bundle) 又稱His束,從房室結前端向前行,穿過右纖維三角,沿室間隔膜部後下緣前行,在室間隔肌部上緣分為左、右束支。
(四)束支
1.右束支(right bundle branch)為單一的索狀纖維束,沿室間隔右側面下行,其起始部位於心內膜深面,中部位置較深,有薄層心肌覆蓋,遠側又於心內膜深面走行,經節制帶至右室前乳頭肌根部,分支分布於右心室壁。右束支為單一的細支,行程較長,小的局灶性損傷亦易傷及該支。
2.左束支(left bundle branches)呈扁帶狀,沿室間隔左側心內膜深面走行,約在室間隔上、中1/3交界處分為兩組分支:①左前上支,行向前上方,分支呈放射狀分布於左心室前上部,即前乳頭肌、室間隔前部、左心多前壁和側壁;②左後下支,行向後下,分布於左心室隔壁、室間隔中部和後部、後乳頭肌。左前上支和左後下支的分支相互交織。有時,在上述二支之間有一間隔支,分布於室間隔中下部心肌。
(五)Purkinje 纖維網
左、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內膜深面交織成心內膜下Purkinje纖維網,由該網發出的纖維進入心肌,在心肌內形成肌肉Purkinje纖維網。
房室束、束支和Purkinje纖維網的功能是將心房傳來的興奮迅速傳播到整個心室。
相關詞條
-
竇房傳導阻滯
竇房傳導阻滯(sinoatrial block,SAB)簡稱竇房阻滯。系竇房結周圍組織病變,使竇房結髮出的激動傳出到達心房的時間延長或不能傳出,導致心房...
疾病概述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診斷檢查 鑑別診斷 -
左後分支傳導阻滯
左後分支阻滯比左前分支阻滯少見。因為左後分支較短而粗,長約20mm,粗約6mm,血液供應來自左冠狀動脈的左鏇支和右冠狀動脈,有雙重血供;左後分支又位於不...
疾病概述 疾病病因 診斷檢查 鑑別診斷 治療方案 -
心臟傳導阻滯
心臟傳導系統是由竇房結房室結房室速(His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組成它擔負著心臟起搏和傳導衝動的功能保證心房心室協同收縮。衝動在心臟傳導系統的任何部位傳導...
定義 詳解 分度 流行病學 分類 -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right bundle-branch block,RBBB)簡稱右束支阻滯。右束支阻滯可見於正常人較少見。以兒童和青年人較多,以不完全...
症狀體徵 用藥治療 飲食保健 預防護理 病理病因 -
左束支傳導阻滯
左束支傳導阻滯(left bundle-branch block,LBBB)簡稱束支阻滯,包括左束支主幹部阻滯及左前分支與左後分支雙阻滯。左束支阻滯的發...
疾病概述 疾病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症狀 診斷檢查 -
室內傳導阻滯
室內傳導阻滯(intraventricularblock) 又稱室內阻滯,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傳導阻滯。室內傳導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右束支、左前分支...
簡介 臨床表現 病發機制 發病原因 診斷檢查 -
心導管術
心導管術。從周圍血管插入導管、送至心腔及大血管各處的技術,用以獲取信息,達到檢查、診斷目的,還可進行某些治療措施。導管可送入心臟右側各部及肺動脈,亦可送...
內容 配圖 所屬分類 -
三房心
三房心繫胚胎期原發隔異常發育,形成左心房內有畸形隔膜,使左心房分為副房及真正左心房兩個部分。亦可能系肺靜脈總乾與左心房融合不良,由肺靜脈總乾形成副房。由...
簡介 病因 發病機理 臨床表現 輔助檢查 -
心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
心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intra atrial reentrant tachycardia,IART)亦稱期前收縮型房性心動過速、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
病因 診斷 實驗室檢查 治療 預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