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德順軍
宋置,金改為州,元又改為靜寧州,故治在今甘肅靜寧縣東。
相關條目
1986年羅豐《固原地區歷代建置沿革考述》中卻寫道:“宋代德順軍(金之德順州)位於今之何地,後世人說法不一。《明一統志》認為德順軍在靜寧州,後著述如《甘肅通志》、《靜寧州志》等一些地方志,均謂在靜寧州,現代著作多從此說。”接著引《嘉慶一統志》,一邊承認“元祐八年(1093)於外底堡置隴乾縣,這才是後來的靜寧州”,一邊籠統又矛盾地下結論:“宋、金德順軍、德順州正是今隆德縣城。”顯然,羅文把籠乾(隴乾)與德順軍(州)不同時期在不同地方攪混到一塊。尋其根源,是1982年《寧夏大學學報》第三期魯人勇的《北宋三軍地故址考》:“德順軍以出過劉錡、吳玠、吳璘三員抗金將領而聞名”,“對德順軍的故址,後人的數十本著述一致說在今甘肅靜寧,就連《甘肅通志》、《靜寧州志》亦概莫能外。但是《宋史》和宋人所寫的全部著作卻從根本上否認了這種說法。”作者一口否定了“數十本著述”,而提出的所謂宋人“全部著作”,實際只引了《元豐九域志》、《武經總要》兩本書下的結論:“宋代的德順軍,應在今寧夏隆德縣城附近,而甘肅的靜寧,應是宋代的靜邊寨。”乍看,似乎有根有據,細核卻讓人發笑。《武經總要》開寶八年(975)成書。《元豐九域志》元祐元年(1086)正式頒行,而建隴乾縣遷德順軍在元祐八年(1093),成書早而遷徙遲,超前定義,豈能成立?魯先生似乎發現了矛盾,在1990年《固原師專學報》第一期《固原地區北宋五城寨遺址考》,專門“考訂過去誤考的遺址”,終於承認“隴乾縣置於北宋元祐八年(1093),金因之,元改德順州為靜寧州時廢省”,“北宋的外底堡就在靜邊寨(今靜寧縣)附近。”但作者還是不能自圓其說地作結論道:“金隴乾縣治應考訂在今隆德縣城。”這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1994年新版《固原地區志》建置沿革篇第73頁:“德順軍,治渭州籠竿城(今隆德縣),領縣一:隴乾縣。元祐八年以外底堡(今甘肅省靜寧)置縣,領一城六寨。”這與1993年版《靜寧縣誌》和1995年版《西吉縣誌》完全吻合。1996年7月,李春茂《平涼古地名初探》引《元豐九域志》、《武經總要》、《永樂大典》得出一個縣、軍分治的結論:“隴乾縣治外底堡(今靜寧縣城),德順軍治隴干城(隆德縣城)。”最後又說“元初德順州仍在今隆德縣。”1997年平涼史志辦顧問祝世林《德順軍(州)靜邊寨、靜寧州、隴干城的歷史演變》一文認為,寧夏人提出“德順軍(州)不在靜寧,而是在隆德……這一新觀點《靜寧縣誌》未予採納。我是同意固原意見的……並請靜寧同志作進一步研究。”當時,我任《靜寧縣誌》主編,祝老多次找我,“不要把德順軍寫在靜寧。”認為《元史·地理志》誤記,《大明一統志》、《平涼府志》均誤傳。祝、李二先生考證的結果:一、德順軍、德順州都在今隆德,並未遷至靜寧。其一,他們引用《永樂大典》里程證明:“平涼正西偏北九十瓦亭,四十五德順州,百二十吳家灣”。《永樂大典》是明永樂五年(1407)修成的。明代已無“德順州”一說,大典中的“德順州”指宋金時的舊稱,那個“州”在隆德是對的,並不能說以後靜寧沒建德順州。祝文“還可知道僅有吳家灣(未能查出是今之何地)?”我在近期才核查清楚,今天仍叫“吳家灣”,是古驛道必經之“官道”(今村名官道岔),在靜寧城西岩寺山西南側,現在仍是一條捷道。其二,祝老引隆德縣城外出土的“德順州廣濟禪寺塔下安葬功德記”證明“德順軍”不在靜寧。1980年,隆德縣城小南門外,一民眾打院時挖出一塊高125厘米、寬67厘米、厚17厘米,全文2000餘字的“功德安葬記”,隆德王全甲首先撰文稱“由該碑可證明今之隆德縣城即宋之德順軍、金之德順州故址”,“該碑的發現,正好說明宋德順軍、金德順州故址應為今隆德縣城,因為廣濟禪寺塔按碑文載在州‘南隅’”。王先生以為還不透徹,通過樹碑的達官顯貴和會首信士名錄,“說明廣濟禪院不僅和外地有密切關係,而且是附近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歷史上的宗教中心,多為政治中心,根據這種情勢,從側面也就證明德順州的州址即今隆德縣城”。我沒看到原碑,但對碑記找了兩個版本進行對照,發現王、祝二先生三點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將原碑“城南隅”寫成“州‘南隅’”、“州的西南隅,”一字之改,歧義自生。二是碑上出現“德順州”三字,可以證明隆德曾是德順州的轄地而非州城所在地;三是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所建,”經核查為:大定十二年(1172)四月八日。為了進一步說明“德順軍”不在靜寧,祝老尋找的另一條理由是“外底堡不是靜寧地,是隆德城”,“《大清一統志》對德順軍的考證,主要論點是:外底堡是現在的靜寧縣城,元祐八年遷到外底堡,就是從六盤山下的隴干城遷到靜寧去了。所以查清外底堡在何處,是解開這一錯節的關鍵”。他還說:明代與清代的《平涼府志》都記隆德縣有底堡水、底堡橋,“外底堡”的全名雖已不見,顧名思義應該就是人工建築物的名稱,根據以上所述的數種記載和底堡河的位置,“推定今日的隆德縣城就是當年的外底堡,應該是理由充足、證據確鑿,可以否定《大清一統志》認為外底堡是靜寧縣的論斷,恢復它本來面。”
我一直以為“底堡河”與“外底堡”不是一回事,但當初沒有新的資料做進一步的論證。平涼人的文章,讓寧夏人發生了興趣。在第二輪史志編修中,開始改寫“歷史”。新編《固原市志》出版在際,不但寫德順軍在隆德,而且將生於德順軍的吳玠、吳璘一門及劉錡、郭威等人物全部收錄,因為“平涼人自己都認為德順軍不在平涼靜寧”。時間會澄清歷史,歷史只注重事實。最近,終於找到2005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818頁“外底堡”:“即今甘肅靜寧縣。《宋史·地理志三》:德順軍隴乾,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1639頁“底堡水”:“在今寧夏隆德縣西。為渝河支流。《方輿紀要》卷58隆德縣:底堡水在縣西二里。源出美高山,下流合於好水。”
學術要創新,但不能標新立異,更不可輕易否定古人。
隴干城,又作籠干城、籠竿城、隴竿,從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奏請,到祥符七年(1014)十二月築城,再到隴乾縣建立共79年,址在寧夏隆德縣。
隴乾縣(金統治時一度稱隴平),宋元祐八年(1093)置,到元大德八年(1304)省隴乾縣入德順州,共211年,址在今甘肅靜寧縣。
德順軍慶曆三年(1043)建,直至元祐八年(1093)共50年,址在寧夏隆德縣。德順軍隨隴乾縣遷至甘肅靜寧,金升為州,至元大德八年廢縣入州,到不久的改德順州為靜寧州,歷時要比211年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