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鏡

德性之鏡

作者通過一系列的事物對比所總結出的客觀性較強且有較強的說服力的理論概念。但歸根結底始終沒有跟人們一個嚴謹的觀點和結論。主要探究的是西方資本主義大環境下人們對感情,親情友情,愛情的價值觀點,在這裡又結合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在當今社會要怎樣去看待這個問題的詳細辨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德性之鏡

《德性之鏡》是迄今為止對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與儒學倫理學最系統的比較研究,旨在發展對它們的新的解讀並揭示它們對當代倫理學的意義。它讓這兩種主要德性倫理學體系作為平等對話者,考察了它們在倫理學的性質、人性、中庸說、傳統的價值、自我修養、道德教育、友愛、家庭、德政、道德情感、道德智慧、人生最高境界等主要倫理問題上的異同及其原因,探索了這些異同對當代德性倫理學的影響。《德性之鏡》也提出並展現一種新的比較哲學模式,試圖拓寬東西方哲學比較的視野。

作者簡介

余紀元(JiyuanYu),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哲學系古代哲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山東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曾任英國牛津大學Wolfson學院及中國研究所研究員(1994-1997),美國國家人文學科學中心研究員(2003-2004)。近著有TheStructureofBeinginAristotle'sMetaphysics(2003)等。

目錄

前言及致謝

引用經典文獻說明

導論

第一節兩種復興

第二節比較的意義

第三節比較的可能性

第四節倫理學思維的本性

第五節比較的範圍

第六節本書結構

第一章“幸福”、“道”與德性

第一節人類之善:“幸福”與“道”

第二節德性:德性與“德”

第三節“德”與“仁”

第四節倫理學的開端

第五節從事倫理學與成為虔敬者

第六節倫理學的各種道路

第二章人性:“性”與“功能”

第一節人的本性與人性

第二節功能與善的本性

第三節作為倫理學基礎的人性

第四節人性之證明

第五節人性之實現

第六節從人性到德性

第三章德性、中庸與品質

第一節內在中庸與外在中庸

第二節命中中庸

第三節內在中庸與德性

第四節品質習性與第二本性

第五節德性的構成

第四章習慣化與禮儀化

第一節社會價值:禮與ethos

第二節情感之實踐

第三節政治動物與關係自我

第四節自然與修養

第五節家庭和德性

第六節政治與德性

第五章實踐智慧與義

第一節倫理智慧與傳統價值

第二節倫理智慧的結構

第三節情感與理性的融洽

第四節倫理推理

第五節特殊德性

第六節德性的統一性

第六章最高善與外在善

第一節德性、活動與幸福

第二節思辨與“誠”

第三節人與上帝合一及天人合一

第四節外在善

第五節德性與善

第七章實踐的與沉思的

第一節思辨的活動與思辨的生活

第二節自我與自我實現

第三節自我與他人

第四節思辨的價值

希臘語辭彙表

中國哲學辭彙表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術語索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