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學論流派

德國教學論流派

《德國教學論流派》,李其龍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近幾十年來,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的“爆炸”,這一切給教育科學研究提出了許許多多新的課題,促使各國教育學家們不得不對學校教育的本質、任務、內容、結構、方法和手段等等重新進行探討。

基本信息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範例教學

一 範例教學論的由來

二 範例教學的基本思想

三 基本型、基礎性和範例性原則

四 主動性、發生的學習

五 範例教學的組織

六 範例教學論對我們的啟示

第二章 側重教養論的教學論學派

一 韋尼格的教學計畫理論

二 克拉夫基的範疇教育思想

三 教學論分析

第三章 柏林教學論學派

一 系統池考察教學諸因素

二 教學結構分析

三 條件檢驗

四 授課計畫

第四章 按柏林教學論思想制訂授課計畫的兩個實例

一 關於常識課《飛行》的教學

二 數學——《圓面積計算》的授課計畫

第五章 控制論意義上的教學論

一 教學過程是一個控制過程

二 關於教學諸因素的控制

三 冗餘理論及其在教學論中的套用

四 如何評價這一學派

第六章 交往教學論學派

一 交往教學論學派的起由

二 交往教學論的基本思想

三 交往教學論主張的教學結構

四 交往教學論的授課計畫模式

第七章 聯邦德國教學論研究的發展趨勢

一 各教學論學派趨向一致

二 “批判”的傾向

三 大力開展適應教學實踐的教學論研究

前言

唐代名家柳宗元曾經寫過一篇題為《種樹郭橐駝傳》的佳作。他再文中寫一個被人家喚作郭橐駝的人,此人非常屬於種樹。他種的樹生長得高大茂盛,果實結得又早又多。而別人種的樹與他的相比則大相逕庭。於是有人問他其中的道理。郭回答說,其實他沒有別的什麼好法子,只是按照數目生長得天性,規律性,促使它生長罷了。同時他指出,別人種的樹不好,那是因為他們常常愛之太殷、憂之太勤。這就是說因為他們不能順木之天,結果便適得其反。柳宗元最後在文中借別人之口點明,這個故事講的是種樹之道,實際上是藉以說明洋人之術,即教育的辦法,說明教育人也應像種樹一樣按規律進行。

教學是教育人的最重要工作,當然同樣需要摸索規律,按照規律進行才能取得與人們願望相一致的效果。而教學論就是研究與說明教學規律性的科學。

對於教學規律性的探索自然不是今天才剛剛提出來的,這種探索研究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早在16世紀,一些德國學者,不滿當時的教學現狀,厭惡當時種種糟糕的教學方法,開始了教學論方面的研究。不過那時德國學者把源於希臘語的“教學論解釋”為教學的藝術,對教學的研究也就主要集中在方法與手段上。17世紀,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大教學論》出版了,這是一本系統的研究教學規律性的前驅性教學論專著。接著又有不少影響的教學論著問世。從費斯泰洛奇,赫然巴特,一直到杜威,這些偉大的教育學家都對教學論發展作出了卓著的貢獻。

近幾十年來,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的“爆炸”,這一切給教育科學研究提出了許許多多新的課題,促使各國教育學家們不得不對學校教育的本質、任務、內容、結構、方法和手段等等重新進行探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