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閩邦開士宇,宋室盛斯文”(《龍潯紀勝》清·王必昌)。潯中鎮曾稱歸德、潯中、龍潯等名,自唐貞元年間(785—795年)置歸德場以來就一直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沿襲至今。潯中鎮歷來是陶瓷的主產地,很早就有了“瓷鄉”的美稱,古人謂為“德化瓷都,潯中瓷鄉”。境內有龍潯山(習稱駕雲亭山)和觀音岐(因明代瓷雕藝術大師何朝宗以觀音岐的瓷土為原料雕制觀音而得名)、芹山、西天山、金雞山等山。因龍潯山為德化縣治主山,是德化環城諸山主脈,潯中鎮位於其中,故得名。
簡介
全鎮設有9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委會,92個村民小組、11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8829人,均為漢族。現有黨員744名,黨委2個,黨支部31個,黨小組43個。旅外華僑、華裔1.5萬多人,還有港、澳、台同胞2150多人。土地面積67.73平方公里,耕地10468畝,林地64502畝。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6.34億元,企業總產值10.36億元,人均純收人4073元,鎮財政收入2028萬元。
地理地貌
潯中鎮地處戴雲山南麓丘陵地帶,海拔440—750米,滻溪自西北向東南穿流而過,村莊都分布於河谷階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19℃,年降雨量1800—1900毫米。主要礦藏有高嶺土,遍布全鎮且以觀音岐為最,還有鎢、鈾、瑩石、輝鉬、貝頁岩、鈾石、葉臘石等。
潯中鎮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有建於唐的陳漢墓、北宋的曾宏墓、宋代的西天寺和龍圖宮,有南宋的登龍橋、元泰定元年的通駟橋、清嘉慶年間的駟高石塔,還有許多的古寨堡,如蒲坂寨、唐寨、新寨、東埔寨等。
歷史事件
潯中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歷代進士及第者接連不斷。蒲坂村的鄧啟元,於清雍正年間應禮部會試殿試榜眼圾第,授翰林院編修、武英殿纂修,參與編修《三禮》。潯中村的蔡尚思,為中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歷任復旦等6所大學教授,滬江大學副校長、代校長,復旦大學副校長、顧問,商務印刷館特約編輯,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哲學顧問等,有《中國思想研究法》、《孔子思想體系》、《中國傳統思想總批判》等專著20多部及《李大釗思想評價》等論文300多篇。
經濟產業
潯中鎮經濟一直走在全縣的前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鎮黨委、政府始終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更新觀念,深化改革,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大力實施“科技興鎮”戰略,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年年增產,農民年年增收,吃、住、穿、行、樂等方面年年都有喜人的變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現有企業229家,集團公司6個,其中——福建泉州弘大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全省第一家科技集團公司,產值上千萬元的企業17家,已擁有陶瓷工藝、日用陶瓷、陶瓷化工、衛生潔具、服裝針織、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等多種行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品種日益齊全,其中冠峰耐熱陶瓷有限公司的“福康”牌耐熱瓷煲和第五瓷廠的“釉下多彩精陶”被列為國家和福建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釉下多彩精陶”還被評為1998年度國家級新產品,列入1999年國家級火炬項目和技術改造擴大出口項目。依託一、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交通運輸業、商品流通、娛樂業、餐飲業等迅速發展,信息諮詢、融資等新興產業也不斷發展。
硬體設施
為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鎮黨委、政府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方針,促使精神文明與經濟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多次被省、市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依法治市先進單位”、“科技工作先進單位”、“計生工作先進單位”。1999年鎮區自來水普及率100%,管道鋪裝率100%,生活燃氣普及率90%,電話每百人擁有量達31門,有線電視普及率達92%;德化一中、第二實驗國小、影劇院、縣醫院等均設在轄區內;設有學區1個,在校生數3700人;完全中學1所,在校生數1685人;初級中學l所,在校生1368人;幼稚園11所,幼兒生數610人;成人學校1所,在校生數812人;農業推廣站1個,文化站1個,圖書室1個;開發了飛鳳、新寨、馬丘洋、後所、宏祠坂等11個初具規模的工業區;電力充足,1999年用電量218萬千瓦小時,其中生產用電164萬千瓦時;垃圾處理率90%以上。如今的潯中已是道路四通八達,信息靈通便捷,鎮區環境優美,為該鎮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